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正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急性传染病,鱼类一旦感染细菌性败血症,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与品质,重者导致鱼类死亡。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应该以预防为主,只有有效预防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我县养鱼户频频报道鱼类发生细菌性败血病(又称暴发性出血病),尤其是小水库养殖鱼类发病普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了部分鱼病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共同学习。一、细菌性败血病的病原菌及致病条件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多种病原菌。报  相似文献   

4.
<正>如要养鱼富,防病是基础。随着养殖环境的慢慢恶化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的几率大大提升,带给了养殖者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以及探讨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细菌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1.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是淡水鱼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鱼在患病初期,其两侧、口腔、鳍基以及上下领则会发生轻度出血,  相似文献   

5.
<正>一、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败血症是由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急性传染病,最早称为淡水鱼暴发病,有的地区又称出血病。该病于1980年代出现于我国广大淡水鱼养殖地区,1994年前后暂定名为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当前仍是淡水鱼类和其他养殖经济鱼类的主要疾病。根据我国农业部发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的规定,淡水鱼细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比较频繁,发生面积也较大。因此,搞好鱼类细菌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极为必要。1、暴发性出血病1.1症状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病体一般表现为,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容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黏液;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1.2病因鱼池底质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养殖管理不善,加上投喂霉变的劣质饲料,是造成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3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按…  相似文献   

7.
<正>(4)感染类型特征细菌性感染的类型包括多个方面,在鱼类的细菌性病害中,现在归纳起来至少显示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非单纯感染的病例在增多。现在所报道的鱼类细菌性病害,有不少是两种细菌或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或二重感染。②症状轻缓的温和性感染及病程较长的慢性感染的病例在增多③全身性感染的病例在增多。就现在所报道的鱼类细菌性病害资料来看,  相似文献   

8.
<正>(二)细菌性疾病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常称为草鱼的"老三病",常发生并发症,两病或三病同时发生。因此,要进行综合防治,内服、外用并施。1.草鱼细菌性肠炎病草鱼细菌性肠炎病,主要指的是2龄草鱼的肠炎病[Enteritis of grass carp at the age of two(EGC)]。草鱼、青鱼最容易得这种病,鲤、鳙等偶尔也有发现,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又严重的鱼类细菌  相似文献   

9.
<正>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原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一些藻类等,其中细菌引起的鱼类常见的症状有烂鳃、白皮、赤皮、竖鳞、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疖疮、打印病等,甲壳类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红腿、烂鳃、瞎眼、甲壳溃疡、荧光病等,鳖类常见细菌性疾病有爱德华菌病、穿孔病、红脖子病、胃溃疡出血病,蛙常见细菌性疾病有爱德华菌病、红腿病、链球菌病等。下面简单概述下鱼类常见的几种细菌性疾病。烂鳃病:本病为鱼类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疾病。病原为柱状纤维菌。在全国各地终年均有发生,水温15℃以下的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中,烟叶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而且疗效彻底,无耐药性且残留低,安全环保,可供养鱼者选用。  相似文献   

11.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8S):52-52
一、8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月份,广西水产养殖动物仍处在病害危害高峰期,养殖对虾病害依然以白斑病、桃拉病及弧菌病为主,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7月份略有下降;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尤其是出血性败血症的危害更加严重,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养殖鱼类,其死亡率将与7月份持平,爱德华氏菌病的危害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仍将继续危害养殖生产,其死亡率与将较7月份略低。  相似文献   

12.
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也被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该病是我国水产养殖历史上危害鱼类多,受害鱼类规格范围大,流行区域广、季节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关于鱼类这种疾病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10日淮安区石塘镇建淮片区张虎塘口的鱼类陆续发生死亡现象,经初步确诊为细菌性出血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鱼类死亡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参考。一、发病及诊断情况据养殖户介绍,从6月10日开始塘口养殖的草鱼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6月17日向区水产站咨询,经现场检查初步诊断为细菌性出血病,立即使用药物治疗至23日基本停止死鱼,摄食量恢复正常。此发病草鱼平均规格为700g、死亡量340尾、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 鱼类“三病”即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赤皮病。“立秋”后,农谚曰“交秋三日,水冷三分”。这时气温逐渐下降,水温也降低,适应鱼类长膘,吃食量增加,“三病”易发,如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据养鱼户的实践经验,采用下述方法治“三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高温季节后,鱼类摄食量增加,新陈代谢、生长速度加快,肝胆解毒能力下降,同时,水体负载增大,水质趋于恶化,水中各种病原生物大量滋生,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又称"出血病")开始大面积流行,做好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是决定全年  相似文献   

16.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7S):50-50
一、7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7月份仍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的危害仍比较高,但随着气温进入平稳期,以及海水盐度的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比6月份低;而淡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危害依然比较严重,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的“老三病”等细菌性病害仍然是危害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溃疡病、细菌性综合症、打印病等病害也依然危害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温上升,天气变化无常,气压多变,池塘内的水质容易发生变化,易引起养殖水体中的鱼出现应激性浮头、虾蟹发生脱壳不遂等症状,加上去年暖冬的影响,鱼类寄生虫、细菌性疫病较上年同期相比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乌鳢作为一种名优鱼类在池塘高密度的养殖,已被人们所接受。但乌鳢疾病时有发生,也是人们头痛的事,尤其是细菌性的腐皮病,又称溃烂病。  相似文献   

19.
<正> 抗生素的应用几乎是与病原菌耐药性的发展相伴的。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类药物都发现了相应的耐药菌株,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正面临着细菌耐药性的巨大挑战。在将抗生素药物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部分抗生素类药物就被应用于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目前,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应用得最多、最广的抗菌类药物之  相似文献   

20.
<正>四、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肠炎病是金鱼、锦鲤等鱼类的常见疾病,每年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危害相当严重,是鱼类"三烂病"之一。【病原】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流行病学】此病均发生于一足龄以上的锦鲤、金鱼和热带鱼,比较少呈急性型流行,但是,一旦发生此病,延缓时间较长,累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为4~9月。最先发病的锦鲤和金鱼,身体均比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因子之一。特别是饲养环境条件恶化,淤泥和污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