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文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以及内部控制的目标阐述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局限性,介绍了现代企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并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两年时间过去了,中央企业是否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采取实质性措施健全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2008年,财务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笔者对内部控制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内部控制不等于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制定合理发展目标。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防止内部舞弊,防范外部风险。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仍然存在对内部控制理解认识、实质把握上的偏差,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2006年7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来自监管部门、实务界、理论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期望研究、制定一套具有公认性、统一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11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拟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讨论稿)。在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我国也逐渐开始探索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述制度及规范的出台预示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进入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确立了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意味着监管的重点从只注重财务报告本身可靠性转向同时注重对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受托者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财政部于2001年6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会计法》第27条也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些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笔者现就企业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建设谈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研究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总体思路》、《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关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暂行规定》之后,已在理论界和社会各界掀起了研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高潮。本拟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角度。探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有关问题及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过程中,应明确理解内部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目标,董事会、监事会、全体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主体,把全体员工列为控制主体是基本规范的一大特色;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日常控制的基本目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内部控制原则。正确理解和运用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10,(6):50-50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制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引,实现了与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的趋同,对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堵塞管理漏洞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提出新的要求,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找寻更加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宣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基本规范》的发布,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财政部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文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以及内部控制的目标阐述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局限性,介绍了现代企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化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四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许多企业单位都相继设计和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财政邵、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政策制度层面为我国企业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供了指导。分析内部控制施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车萍 《新疆财会》2010,(2):50-52
2008年6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没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企业规范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了指导,足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敲门砖。该规范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20.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货币资金(征求意见稿)》(以上统称《规范》)的出台,是单位内部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是我国单位内部货币资金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