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沼气肥包括沼气水肥和沼渣两部分。多年实践经验证明,沼气肥形态不同.其出肥方式不同,利用技术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09,(8):47-47
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在使用电饭煲,而在安徽省肥东县八斗、梁园等乡镇的许多村民家中,则用上了新型炊具——沼气饭煲。这种沼气饭煲除加热部分与电饭煲不同之外,功能与电饭煲没有两样。用沼气饭煲煮饭,只要按下开关,即打开气阀自动点火,沼气饭煲就开始加热了。当达到控制温度时,饭煲便自动关闭气阀断火。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年~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固定面板效应模型,检验农民人均收入和沼气发展关系,找出了农村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显示,农村收入水平和农村沼气发展处在倒U型关系的后期;就当前农村收入水平,农户使用沼气意愿呈下降趋势;农村人口是影响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动因;能源价格和生物质资源影响适宜地区农户沼气利用,能源价格上升增加农村沼气使用,生物资源是决定农户沼气利用的基础;农村能源建设投入影响农村沼气发展,但在沼气适宜地区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沼气发展,本文提出:在制定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时,应基于农村人口;在设计农村沼气发展政策上,要优先考虑生物质资源潜力较大地区;全面评估农村沼气发展现状,重新定位农村沼气优势地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我国沼气发展历史较长,但诸如沼气利用率低、成本较高、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发挥我国沼气资源优势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绿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寻求新型绿色能源,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沼气发展道路,在一系列的新型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沼气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但是,制约于多方管理、实施力度不到位等问题,沼气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总结我国沼气产业发展历程和模式,对成功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对推进我国沼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方法 文章结合我国沼气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针对河南漯河地区沼气3种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分别计算不同模式下典型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 (1)特大型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综合产业园模式的典型项目、大型养殖场综合利用模式的典型项目和户用沼气—沼气服务公司模式的典型项目中的单个农户的综合效益的净现值分别为4 626.25万元、874.11万元和1 737.73元,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6.04%、40.19%和24.76%。(2)户用沼气—沼气服务公司模式中的沼气服务公司也可以通过灵活经营决策实现盈利,保持其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3)排除政策因素,3种模式的综合效益的内部收益率仍可达17.48%、20.80%和14.76%。(4)3种模式分别适合沼气原料丰富、易于产业化的地区,养殖场等原料产生、产物利用需求稳定的地区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较差但交通相对较为便利的农村地区。结论 我国各地沼气产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着眼规模生产、政策执行和盈利模式等实际发展问题,参考漯河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型秸秆沼气技术》 沼气既是一种可再生的生态能源.同时也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沼气技术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应用.特别是秸秆沼气技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随着秸秆沼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秸秆沼气工程开始在国内逐步建成.  相似文献   

6.
农村沼气建设民生工程的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受益农户共同投资。国家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补贴力度非常大,让农民朋友减轻了很多压力。沼气建设补贴的标准有四类:一是农村户用沼气。以户为基本项目单元,建设沼气池,同时进行“三改”,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指导建池户开展综合利用,取得综合效益。二是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一处固定服务场所,新建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配备一套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购置一批沼气配件。三是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四是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依托现有社会化服务机构或县级农村能源办,建立自主经营、自主服务、自负盈亏的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种植业十分发达,农作物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但是对秸秆的利用率十分低下,发展秸秆沼气是可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秸秆沼气生产中仍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目前对秸秆沼气进行预处理是提高沼气的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以及在我国沼气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我国秸秆沼气处理情况做出总结,对未来发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视觉下建水县农村沼气建设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来说,沼气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新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发展沼气不仅能减小环境压力,还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破坏,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以建水县为探讨对象,从其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入手,分析经济发展视觉下建水县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也已在农村与日俱增,农民朋友用沼气做饭照明的越来越多,但有些农民还不知道沼气可用来储藏粮食,达到灭虫的目的。沼气储粮是利用沼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基本不含氧的特性,将沼气输入粮仓,置换出其中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省沼气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就当前沼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认识的观念转变问题:全省沼气发展很不平衡。赣州地区、萍乡市等发展快一些,多数地、市的沼气发展速度仍较缓慢,这在相当程度上是认识差异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地方没有看到沼气在农...  相似文献   

11.
沼气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生态、节约能源、美化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举措。沼气国债项目政策有效解决了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对农村沼气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然而,市场约束已经成为新的制约因素,它对沼气国债项目政策效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建立沼气后期物业管理体系并对沼气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沼气产业链优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产业链视角来界定沼气产业和沼气产业链的内涵。第二,揭示沼气产业具有原料来源特殊性、工艺操作安全要求高、经济外部性以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特征。第三,基于产品链角度分析由"原料——沼气发酵装置——沼气产品加工——沼气终端产品销售"四个主链构成的沼气产业链。第四,从参与实体角度讨论沼气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上、下游产业以及关联产业。最后,以实际案例来说明沼气产业链价值的具体实现模式并选择沼气集中生产、供气与沼气工业两种较好的产业链路径。  相似文献   

13.
“做饭照明用沼气,省掉几百元人民币。”“沼气用得好,幸福生活早。”这是目前在元阳县农村广为流传的两句顺口溜,也是近年来元阳县打造沼气生态家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沼气贮粮     
正利用沼气贮粮、贮粮容器一定要密封不漏气,可采用塑料袋、坛子、旧铁筒等,也可修建密封的贮粮仓。在贮粮容器或粮仓的上下两端安装沼气导管,沼气自上而下通入,沼气出口接沼气灶或灯,并不影响沼气的使用,也可采用只有进气管,分别在盛梁容器顶部留一小孔,让沼气沿进气管到容器底部,每天通气两次,连续通气8~10天,便可达成防虫蛀食的目的。害虫死亡率100%,发病率提高4.7%。实践证明,采用沼气气调  相似文献   

15.
推进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基于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将生猪养殖、芳香樟种植、清洁能源生产等不同主体通过沼气工程枢纽纳入一个统一分析框架,建立农业循环生态经济模型,以政府补贴、污染物排放征收费用、沼气价格,沼肥价格,芳香樟油价格等作为外生变量,考虑在不同情景条件下,通过对这些外生变量进行赋值,利用调研数据来模拟各生产者在不同情景下的效益变化,进而分析集约化养殖企业养殖模式及其生产行为和政府对保护环境的成本,从而寻找到能使政府调控目标与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行为相吻合的政策。当存在国家补贴及相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猪-沼-林(果)"循环经济模式是养殖企业进行废弃物处理的最优策略。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政府、沼气企业、养殖企业、种植大户、终端用户等五位一体的循环经济生态模式,才是实现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沼气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新乡农村实际,分析沼气工程发展的必要性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沼气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沼气经济效益评价》一由专门从事经济研究的同志以四川沼气建设为背景,从生态、环保、能源和综合利用等各方面,对沼气建设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了全面分析。全书分为概述、农村沼气经济效益评价、城镇沼气经济效益评价、国外沼气发展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以农户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沼气技术推广的现状,通过对四个省499户沼气使用农户的调查,分析了农户对沼气的使用情况、使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参加沼气培训的情况、对沼气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沼气技术的推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全国5省754户生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方法,借助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沼气补贴和粪肥交易市场5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结果表明:沼气补贴、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和粪肥交易市场4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显著,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不显著。农户对不同的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对沼气补贴政策的偏好程度最高,其次是牲畜粪便处理全面技术支持政策和牲畜粪便排污费政策,之后是牲畜粪便处理一般技术支持政策,最后是粪肥交易市场政策。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农户对不同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沼气的推广使用越来越被广大的农牧民群众所接受,这是因为农村沼气不仅是农副废弃产品得到再利用,而且节约大量的煤炭液化气资源,具有安全、清洁、环保等好处。2006年以来。新疆昭苏县洪纳海乡部分菜农率先在昭苏高原尝试自制沼气,他们利用蔬菜大棚内的桔杆垃圾和人畜家禽等粪便自制沼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