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俊伟 《经济》2012,(7):52-53
近年来,迪拜由于发展迅猛,经济繁荣,建设了不少别出心裁的项目和设施,故有"疯狂城市"之称.金秋时节,笔者前往阿联酋去看看"疯狂的城市——迪拜"和其他几个酋长国的风光.所见所闻,颇觉新奇,乃撰此散记. 人工岛屿——世界第八大奇迹 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有"新纽约"之名.它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世界著名的免税区,因而大大吸引了各国消费者,有力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历史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信息,并且是稀缺有限的和无法再生的资源.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增大,使诸多"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城市历史轴线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城市也不可避免的面对丧失历史特征的危险.然而,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往往又矛盾突出.本文探讨了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和谐共生的保护观,以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中轴线)保护研究为例,提出和分析了从城市到地段再到遗址的整体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兴平 《经济》2022,(1):94-96
我们要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契机,依托高铁站"双枢纽",助力"双城记",融入成渝同向发展新格局,倾全市之力打造宜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亮丽名片,不负时代,不负众望,把宜宾建成人人向往、宜人宜宾的美好城市 当下的宜宾,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成渝地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中国共产党宜宾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宜宾作为"中国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倍加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争朝夕,顺势而为,实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天钢柳林地区既是天津市海河两岸开发改造的重要节点,又是中心城区"一主两副"发展框架中新确立的城市副中心.作为滨水地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典型代表,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来塑造滨水地区的城市形象,达到副中心的规划目标是本次天钢柳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2021,41(3):77-85
城市蔓延问题已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认识和探讨中国城市蔓延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对调控城市蔓延态势、优化城市人地关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城市蔓延指数分析全国278个城市市辖区2002—2017年的蔓延状况,结合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热点分析阐述中国城市蔓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基于地理探测器探讨影响城市蔓延的主要因素,为治理中国城市蔓延问题提供对策启示。结果表明:(1)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低度蔓延状态,蔓延态势呈现了"低—高—低"的演变过程,人口负增长型蔓延有向全国扩散化发展的趋势;(2)城市蔓延的区域差异显著,中西部地区城市蔓延态势较东部地区更为严峻,中小城市蔓延态势较大城市更为严峻;(3)经济发展维度对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城市蔓延影响较大,而东部地区城市蔓延受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两者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期的到来,西部地区以粗放型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矛盾突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城市工业转型的关键.因此,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研究西部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经营城市,在中国既被视作国家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又因其政府主导的特征被批判为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扭曲。中国政府经营城市首先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次属于经济范畴,在城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下,政府经营城市表现为"国家、政府、城市"三者间的相互替代和互动影响。本文借助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范式构建"国家—政府—城市"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研究中国政府经营城市的阶段性主导力量和结构模式,发现中国政府经营城市的历史演进轨迹表现出"国家直接经营城市—适应市场化的转型调整—国家、政府、城市相互匹配治理"的过程;只有形成国家、政府、城市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培育城市力量、坚守行动边界,才能形成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经营城市模式,真正建立推动城市、政府、国家实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健 《经济》2011,(4):32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迩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于此,是全国重要的循环型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大中型全液压汽车起重机、挖掘机制造中心。泸州市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9.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在2003—2007年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指出,过渡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形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强大杠杆;国防战略和防卫要求对城市数量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草原民族势力的收缩与扩张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器;过渡性地理环境基础上的低水平的土地承载力和区域经济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技术经济》2011,30(12):75-80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编辑手记     
正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在本期的"区域经济与城镇化"栏目,平新乔、赵维根据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比较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引进外资的状况,进而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因素。陈强等人以城市发展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外的主要相关研究,进而对未来城市发展质量研究的趋势作出了研判。孙勇、  相似文献   

12.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带动云南省全面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形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势在必行,将起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规模经济和集聚人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也将会受到严重地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建立资源环境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着力点,也是提升城市创造力和影响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结合城市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及西安现实状况,构建了“5维度-12层面-35指标”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选择了15个文化发展典型城市作为比较样本,对西安文化软实力水平作出评价和分析,提出加大文化创新、推进文化交流、扩大文化消费、整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潜力等措施是有效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推进西安创新文化城市建设的未来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剑飞 《经济月刊》2013,(12):124-126
城市的定位和坐标,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决定城市发展水平。近年来,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对长沙发展提出的“六个走存前列”新耍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宴现由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这既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长沙的使命担当,也是长沙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沙将以“六个走在前列”为指引,以更开阔的视野谋划发展,科学选择转型路径,打造长沙发展“升级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迪拜由于发展迅猛,经济繁荣,建设了不少别出心裁的项目和设施,故有“疯狂贱市”之称。金秋时节,笔者前往阿联酋去看看“疯狂的城市——迪拜”和其他几个酋长国的风光。所见所闻,颇觉新奇,乃撰此散记。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取决于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及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对2016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及内部所有地级城市进行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中下游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高于中上游城市群;②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中存在"中部塌陷",处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和晋中城市群多个维度上低于东西部城市群;③城市群内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外围城市;④行政等级高和区位条件好的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受所处黄河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应该加强核心城市对城市群整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市群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彬  余子然 《财经研究》2021,47(6):139-153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增大,对城市生产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人的城市化"阶段,作为改革开放与"物的城市化"的累积结果,经济地理的深刻重塑随着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将释放出城市异质性,并在不同维度上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从而可管窥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具体表现.文章根据纳入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规模-密度-距离"三维城市异质性分析思路,以2003-201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地方财政压力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是否会因城市属性的差异而产生分化.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城市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财政压力每提高1个单位,城市生产率下降约1.0667个单位;考虑城市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地方财政压力总体上会弱化城市规模、密度和距离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具有功能性结构支持和高生产密度的城市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而制度因素因其具有矫治资源错配的基础性作用而显得愈发重要.文章的结论对于识别影响和制约城市生产率的异质性因素,分类引导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促进城镇化顺利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丝绸之路沿线西北区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5城市、西南区重庆、成都、昆明、南宁4城市旅游业为对象,从城市旅游基础竞争、竞争潜力和环境支持三维度构建了3维度-10层次-30指标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对9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进一步聚类为核心区、辐射区、扩展区三层,提出建立"一核两翼六节点"的丝绸之路城市旅游经济带及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突破方向,并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塑造丝路旅游品牌、建立丝路旅游联合机制推动丝绸之路城市旅游经济带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城市土地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城市特点构建了兼有"封闭"和"开放"特征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并发展了经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文章提出的本地性均衡概念弥补了现有理论的不足,有助于揭示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和居住模式以及城市用地特征.对中国630多个城市2003-2007年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差异的88%可以被模型所解释.特别地,政府规划中较少考虑的城市收入、市内交通条件、流动人口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有显著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控制了上述所有经济因素后,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使用了更多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顾名思义,"城中村"就是城市里面的村落."六乱"是指乱摆乱卖、乱占道、乱涂写、乱拉挂、乱停放、乱堆放等制造城市脏乱差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