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的央行政策很难达到有效控制全面通胀的预期效果,无法有效从根源上遏制通胀的蔓延。因而,对于央行而言,更多的则是从货币数量上进行调控,即采取数量化手段进行紧缩货币供给,即从紧的货币政策趋势已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吴秀波 《新金融》2011,(8):15-19
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得部分成果,但是造成通胀的货币因素并未明显削弱,如外汇占款增长迅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触及存量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并未明显减少等,与2008年不同,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长期看,要彻底治理通胀问题,必须汇率、利率、税率齐动,积极进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3.
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得部分成果,但是造成通胀的货币因素并未明显削弱,如外汇占款增长迅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触及存量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并未明显减少等,与2008年不同,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长期看,要彻底治理通胀问题,必须汇率、利率、税率齐动,积极进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要: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自然灾害、通胀预期、市场投机等短期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有限性、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推动等长期因素.本文认为适度通胀有利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短期还应继续实行适度紧缩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步降低;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  相似文献   

7.
薛杨晨 《福建金融》2011,(10):34-36
当前,新一轮的物价上涨正持续冲击着我国经济,以抑通胀、保增长和调结构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仍在进行中。探究导致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归纳为货币、结构和成本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宏观背景下,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可采取紧缩货币、深化“走出去”战略、调整对外经济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以有效抑制通...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随着全球多数地区经济形势出现反复,英国经济亦增长乏力,主要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通胀压力加剧,商业投资持续下滑,消费需求不足,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等。英国货币和财政政策面临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控制通货膨胀和紧缩财政的两难选择,而外部经济金融的波动,更增加了英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2022年初美国通胀创出40年的新高,国内不少人认为,这是美联储超发货币造成的。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扩表和缩表过程对通胀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中美货币创造特征的比较,发现国内普遍存在对美联储政策特征和美国通胀原因的误判。从历史经验上看,货币因素可能并不是触发通胀大幅上行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而之所以补贴退出后,美国CPI仍创新高,主要源于劳动力报酬的刚性增长,美国这轮通胀实际上是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劳动力成本——带动CPI上涨”这条主线索来实现的,房价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对疫后劳动参与率变动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三分之二的缺口事实上很难回补,这可能会对美国通胀增速中枢带来中长期影响。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于控制通胀较为有效,但政策实施是一个相机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曹军 《中国外汇》2007,(11):23-23
众所周知,对于央行货币政策而言,稳定金融市场与抑制通货膨胀就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能同时兼顾。稳定货币市场需要央行降低利率,加大市场资金供给,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此举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并带来通胀风险;抑制通货膨胀则需要央行调升利率,紧缩市场货币资金供给,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信贷资金枯竭,市场流动性过低,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货币形势和应采取的对策赵海宽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已显著回落,货币形势较好,但仍存在着激化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还应继续执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一、仍需继续坚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需坚持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治...  相似文献   

12.
亚洲终于觉醒,开始直面通胀挑战。最近,亚洲各中央银行纷纷上调利率,或采取其他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启动新一轮的货币紧缩。尤其是印度,该国已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措施并大幅上调利率。  相似文献   

13.
高峰 《金融博览》2011,(12):17-18
亚洲终于觉醒,开始直面通胀挑战。最近,亚洲各中央银行纷纷上调利率,或采取其他措施抑制物价上涨,启动新一轮的货币紧缩。尤其是印度,该国已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措施并大幅上调利率。  相似文献   

14.
2011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回落和政策紧缩力度减轻,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硬着陆"的风险很小。本轮CPI同比高点将在今年年中出现,下半年通胀将略有回落,全年通胀应可控制在5.2%左右。受贷款增长放缓、外汇占款继续快增但对冲力度较大和货币乘数持续较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信贷增长将继续平稳回落,货币供应增速将延续放缓态势。货币政策总体基调维持"稳健",但收紧力度会有所减弱,准备金率、利率运用频率明显降低,信贷总量维持偏紧格局但存在局部、适度放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下半年人民银行应继续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不动摇。在现代信用货币社会,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治理通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利率,这已被多国历史经验所证明。紧缩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过度投资是通胀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投资引起的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到庞氏融资的正反馈,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表现更为突出2010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持续走高,今年7月份达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通胀成因上,大量学者及专家一般认为货币超发、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工资上涨等因素是此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货币超发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将货币供  相似文献   

17.
曲凤杰 《新金融》2008,(9):38-40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价格管制和紧缩货币等;台理措施均因贸易渠道和外汇占款渠道的传导而产生效力损失。为此,认清全球通胀的深层次根源,并在通贷膨胀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漏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紧缩期是现金为王的时代。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央行都增加了货币的供应量。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可以隐约看到通货膨胀的影子。届时政府将提高利率遏制通胀。那时,将是黄金和白银为王的时代吗?  相似文献   

19.
货币强权、金融扩张与全球通货膨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总结研究文献,利用美国1960~2009年的经济数据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政策、经济的变化,实证得出:强权货币导致该国政府可以不受本国财政实力约束进行扩张,财政扩张、赤字膨胀导致了货币供给扩张,通过经常项目赤字膨胀和资本金融项目盈余巨增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而本国却免受通胀之苦;强权货币和大而不倒规则,导致了该国金融机构更具有生产风险的倾向,政府本应实施严格监管、但实际上与政策扩张一脉相承,实施了宽松的监管,加速了而不是抑制金融风险的积累膨胀,强权货币和宽松政策导致了金融危机;强权货币国为解决金融危机而发行更多货币,进一步导致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恶化;别国实施紧缩货币则面临承担强权国治理通胀的转嫁成本。但美国肆意扩张财政、货币以剥取他国利益必然使美元贬值并丧失持有者的信心,也必然逐渐被币值稳定的强信用货币所替代,国际经济多极化下货币秩序必然面临多元化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货币信用经济下,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没有逃脱“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怪圈,只是不同的国家,其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深有浅。我国也不例外,在饱偿通货膨胀之苦之后,现又饱偿着通货紧缩的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