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建中 《轴承工业》2006,(11):21-27
“十五”期间,轴承行业重要配套产品之一的轴承钢行业,紧紧围绕“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这一“十五”轴承行业攻关主题,在轴承用材料质量的提高、热处理工艺装备的进步、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失效分析和理化检验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晕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轴承工业材料及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宝塔石化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银川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共建"高性能轴承强化与润滑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并举行中心揭牌仪式。联合研发中心是在框架协议指导下共同管理和运作的技术合作联合体,宗旨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发挥技术优势。通过联合研发和合作项目共同开发、研究先进润滑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推动我国高性能轴承产品的开发应用。中心将以轴承强化与润滑一体化表面加工技术、轴承特种润滑油脂新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瓦轴成功试制绝缘轴承近期,瓦轴集团公司成功试制了为某电机企业配套用的绝缘轴承,并开始批量生产。绝缘轴承广泛应用于铁路、电机、煤炭等相关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制,边试验边摸索,相继解决了涂层加工留量、磨加工及装配等技术难题,使产品顺利出产。该产品的研制成功,表明了公司整体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开辟出新的轴承市场,标志着公司在新材料及材料加工、新工艺应用等方面有了历史性突破。(鞠家田)行车专用套装型减速机研制成功据悉,一种应用于起重设备传输的行车专用套装型减速机,由江苏太兴隆减速机有限…  相似文献   

4.
中国轴承工业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国家“六五”——“九五”期间的规划发展和技改引进,使国有企业形成了较大规模,成为轴承工业主力军,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生产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汽车配套的新兴轴承企业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兴的民营、合资企业更是蓬勃发展,且保持了旺盛的投资态势。纵观轴承现状,这种无序的发展,使轴承产品质量不断下降,高档紧俏产品开发不出,普通级大路货产品满街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又给激烈竞争的市场蒙上阴影,给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名牌产品造…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是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支撑和保障。化工新材料产业对提升中国材料工业整体实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化工新材料专题论坛上,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针对化工新材料的重要意义、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领域等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化工新材料举足轻重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国家先后颁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透露,《新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期将正式发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对先进高分了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6人类新材料进行重点支持。力争使“十二五”末新材料的产业规模达到总产值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相似文献   

7.
《轴承工业》2005,(8):1
当前,中国轴承工业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行业发展规划目标,销售收入在全球排名第4位,中国已跨入“世界轴承大国”的行列,正在努力向“世界轴承强国”挺进。然而却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困挠着我们,那就是制售假冒伪劣轴承产品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中国轴承工业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严厉打击、制止制售假冒伪劣轴承产品的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玉金 《轴承工业》2007,(11):26-31
一、国际轴承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美国、中国等经济体的高速发展,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使世界轴承工业又一次走出了低谷。通过兼并收购,新建扩建生产能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世界八大轴承公司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二战以来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之一,表一给出了2002年~2006年5年间八大轴承公司经营业绩统计及主营业务收入中轴承及相关产品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9.
《轴承工业》2010,(4):38-38
3月29日,德国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产品研发总裁ArbogastGrunau博士一行访问河南科技大学,并举行了合作意向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希望通过合作为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经友好协商,双方在人才培养、互派学者、联合开展轴承基础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达成协议。双方还围绕近阶段具体合作项目有关细节进行了深入洽谈。  相似文献   

10.
陈祎淼 《化工管理》2013,(23):49-50
“我国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等一批化工新材料的产能已居世界肓订列。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致使一些企业生产流程打不通,产品质量不稳定。提升创新实力已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当务之急。”在工业和信息化郎原材料司与中国石化联合会近日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化工新材料发展交流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润生对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1.
<正>"由我们研发的碳化硅陶瓷膜新材料,能让过滤网在高腐蚀性、易沉积等环境下仍能有效过滤掉有害物质。"3月10日,武汉工程大学节能材料与膜技术研究所所长徐慢教授告诉笔者,他们开发的碳化硅陶瓷膜技术目前正在中试阶段,今年底就可以投产,到2016年有望实现产业化。届时碳化硅陶瓷膜产品将在国内首次量产。据徐慢教授介绍,碳化硅陶瓷膜是节能材料与膜技术研究所当前产业化工作的重点。该产品是无机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了,这意味着我国轴承工业由闭锁式管理转变为行业开放式经营管理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变化很快也很大,特别是近年来轴承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机械工业当前的发展态势以及这种态势对轴承工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二十年的时光见证了中国轴承工业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发展历程,这其中,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就是中国轴承工业快速发展最有力的佐证,我们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轴承生产大国了。站在新的转折点,我们力求以更科学的发展方式,为早日成为世界轴承生产强国而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轴承之都”的成功申办和瓦房店市轴承产业集群荣获全国50强,均标志着瓦房店市轴承工业向更高更强发展,对提升城市品牌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把瓦房店轴承产业做大做强,瓦房店市政府去年6月制定了鼓励轴承工业发展意见。该意见要求按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大连市政府的要求,建立轴承工业协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19日,Timken宣布与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马鞍山钢铁集团签订金额达38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将为马钢集团提供大孔径圆锥滚子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产品将应用于马钢热轧厂的粗轧机和精轧机上。Timken丰富的产品系列包括圆锥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柱轴承和滚针轴承等产品,能为各种工业应用提供广泛的摩擦管理和动力传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轴承工业》2009,(7):8-9
2009年7月9日至10日,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三种产品鉴定会以及“新乡日升风电轴承装备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国轴承工业协会、轴承行业相关企业领导与专家以及新乡市政府有关领导、新机集团领导等40余人参加了产品鉴定会和战略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经过建国以来近六十年的努力,我国轴承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我国轴承工业正在为建设世界轴承强国而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8.
轴承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轴承工业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即从“十五”起步,经过3~4个五年计划的努力,使我国步入世界轴承工业强国行列。为了实现由轴承生产大国到轴承工业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轴承行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大集团战略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2日,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新建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核心设备最后1台焦炭塔成功吊装就位。该项目是落实中国石油碳材料产业布局、推动锦州石化化工新材料高端化的关键项目。多年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牌石化企业——锦州石化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定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公司开发新一代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扛起新时代的“石油担当”。1—11月,公司累计生产新材料产品14.4万吨。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中,人们普遍看好那些具有良好增长前景的行业。在网络、生物技术和通信股受到追捧之后,大家对新材料板块也寄予很大的热情。 2000年,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一度成为市场的短暂热点。因而,有必要关注新材料板块和有关的上市公司。   一、化工新材料概况   材料是工业的物质基础,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领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工业各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化工新材料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化工新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和优良性能的新近研制或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化工材料,这些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