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散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昕  李楠  王伟 《消费导刊》2009,(8):206-206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和武术散打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体育中已经开展了武术散打教学,这是武术散打发展的结果。但武术散打是一项典型的竞技体育,所以对普通大学生开展散打运动,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还是教学内容设置都应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商》2015,(51)
武术在我国由来已久,作为一项充满对抗性的格斗项目,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和追捧。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开设了武术散打选修课,培养学生对散打的兴趣,也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专业人才。由于武术散打的对抗性,在运动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今后的运动生涯。本课题就武术散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损伤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预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红臣  赵庆彬 《中国市场》2007,(48):123-124
武术散打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对各个武术门派的实用招法进行的提炼整合。针对散打发展的趋势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面对现状,武术散打技术只有向更高一级的技术方向迈进,才能使我国散打技术的优势长存。  相似文献   

4.
《商》2015,(51)
武术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项目之一,然而在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以期望能够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邓清哲 《商》2014,(33):282-282
1.前言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朵的奇葩。它起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散打又名散手,是中华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武术的对抗形式,同时又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武术的精华。当今,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武术套路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且难度偏高,学生学习起来缺乏激情,使得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随着2007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汇聚解放军、武警、公安各路武术散打精英的一场技术比武、战术演练的体育大赛——“情系国防爱在祖国首届中国军警散打精英大赛”将于1月4日、5日晚在北京开赛。  相似文献   

7.
洪浩 《中国市场》2008,(31):98-99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市场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习武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打比赛和上大学是参加训练的主要目的。业余武术班和武术馆校分别是套路和散打运动员启蒙训练的主要场所;基层训练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高水平训练的市场化程度散打优于套路。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但武术的学习必须要有十足的耐力、吃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最重要的是要对武术具有浓厚的兴趣。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游戏特点以及体育游戏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体育游戏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蓉 《商》2013,(5):264-264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且特有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武术方面的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强健体质、增强意志、树立民族自尊心、体验民族自豪感,还能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武术教学,在我国每次大学体育改革中都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从这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对在大学中开展武术教学的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武术在大学中受到大学生关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致使武术作用并没有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为散打项目在教育学院及其它高校得到更好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完善该课程的设置,为其它学院开设散打专项课及学院学生选散打为专项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散打专项班全体学生选散打为专项的动机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以枝击形式表现武术运动的散打项目,不仅包含了踢、打、摔等多种技法,战术运用也是多种多样,擂台比赛的运动形式更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笔者对比赛规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下台"作为一种战术手段,普遍存在于散打比赛中,但并不是每次使用都能够奏效,因此,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战术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薛俊杰  李亚云 《商》2014,(33):271-271
随着休闲体育时代的到来,武术套路的艺术价值越发的重要。本文说明了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是武术套路审美价值体现的基础,并对武术套路的"节奏"做了辨证的分析,并提出提高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对策,完善了对武术套路审美方面的研究,使武术审美观念与时俱进,从而有助指导教学训练、体育欣赏、编排和比赛。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是尤为重要的,在竞技场上,体能是运动员在武术散打赛场上不可缺少的核动力,犹如汽车发动机里的马达。当一场比赛两名遥动员水平实力相当时,输赢很多时候取决于体能的储备和积累,体能能体现一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地发挥,多数运动员是当身体透支时,身体到达极限时才能体现出来体能储备的好决定胜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杨庆荣大师,号信明,祖籍山东省莱芜市,是"盘龙山庄"全真教第二十五代传人、国际一级教练、国家一级功力裁判、国家级散打裁判、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中国武当武术联合会理事、武当"百杰"称号,曾任武警部从内功总教练、盘龙山庄掌门,中华张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武派太极拳莱芜总指导、武当内功武学总部总教官、武当道家武医培训总部校长、"世界杰出华商学院"客座教授、莱芜市和协诚信会理事、《武当》2003年、《武魂》2006年度,杨庆荣大师被选入封面。  相似文献   

15.
散打进入各高校是切实可行的,但各高校在进行散打教学时应结合本校师资、场馆等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同时,应结合时代特点把武德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切实做到对人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16.
鲍伟娜 《商》2014,(48):273-273
散打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而腰部是散打运动中联系上下肢的纽带。古人言:“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更加证明了腰部在散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武术动作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对散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打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腰伤时刻危机着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实施、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与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对腰部损伤的预防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武术的市场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竞技武术套路的市场化今人堪忧.通过对文献资料、网络信息、问卷的调查和理论分析得出缺少消费者是导致竞技武术套路不能市场化的最大问题,武术竞赛规则、技击和套路的背离、"计划体制"下的武术运动管理体制、武术的枝击属性与体育属性被人为的分离都是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的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曹韦华 《商》2014,(47):82-82
武术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但是开封市区散打俱乐部发展的状况不是很乐观,笔者运用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开封市区散打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开封市区散打俱乐部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俱乐部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尝试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开封市区散打俱乐部能有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阶段,都要注意选择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武术项目。毫无疑问,武术项目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通过实验发现,小学武术特色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浅薄的教学学习容易,深入研究就难以推动,如何克服武术的学习瓶颈推进到小学校园使不喜欢武术课有更好的推动发展,是当前研究探索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孙加记 《北方经贸》2011,(3):155-156
武术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武术教学现状已有较大改观,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武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