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余新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开展了一场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道德讲堂,镇村干部群众聆听道德故事,接受道德洗礼,感悟道德力量。“道德贵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在《公民道德歌》的歌声中,活动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做老年工作经常要做换位思考,做好老年工作的核心是做好服务。新时期的老年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要服务老年人,传承孝老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在为老服务工作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彭水扬 《乡镇论坛》2011,(35):46-46
近日.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妇联组织全镇865名留守儿童集中开展“三走进、三学习”活动.即组织留守儿童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学习能人志士创业成功经验、优秀社会工作者敬业精神和贤惠妈妈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通过用身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带给留守儿童们最感官、最直接、最深刻的激励和感悟,鼓励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孝,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尺度.但在众人对传统孝文化忽视的今天,出现了文化断层现象,而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是传统伦理在继承上出现脱节、家庭文化错位、社会价值和舆论导向多元化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架构起一座桥梁,来开展孝道文化?通过孝道文化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孝道,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和谐,是本文探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4,(6M):U002-U002
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它历史悠久。几乎中国化一出现,它就存在了。儒家提倡它、墨家、法家也说过它的好处。归根到底,“孝”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首先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首先规范。最根本的首先信条。  相似文献   

6.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孝道意识缺失,这不但引起家庭的不和谐,而且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担忧。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伦理关系、维持社会的稳定,我们需要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11):274-27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传统孝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被打磨,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孝道意识,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本文拟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企业女工组织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女工工作的新机遇、新领域和新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提高对构筑和谐家庭的认识家庭具有情感满足功能、教育功能和培育新风尚功能。和谐家庭,能够提供宽松和睦、亲切协调、幼孝老慈、夫妻恩爱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孝心教育缺失原因1、社会层面原因(1)现代社会孝心意识趋向淡薄,出现"倒孝"、"啃老族"现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社会上大量出现了"倒孝""啃老族"现象。所谓"倒孝",即父母把子女交由老人抚养。有的采取全日制式,  相似文献   

10.
张福红 《活力》2011,(20):116-11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儒家经典著作《孝经》是一部专门论述孝道与孝治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之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孝经》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德之本也”来阐述传统的孝道,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亲情,主要包括家庭亲情、邻里亲情和社会亲情等三大亲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孝敬双亲”、“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国自古以来始终推崇的道德风尚,也是三大亲情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洪娣 《中外企业家》2010,(11):118-119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干多年前,孟子就倡导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以及“四二一”型家庭的增多,养老服务日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养老机构的作用,更好地为广大老年人服务,关键是要做到一切以老人为关注焦点,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教,围绕“六个老有”,积极打造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普遍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到尽忠报国、忠君爱民,从受人以桃报之以李,到施恩不图报、报效天下人,感恩可说是构成历代封  相似文献   

14.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规范,因此,作为唤起人类良知的感恩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然而,如今在我国的感恩教育中,存在理论先行,实践滞后等问题。本文将在比较分析中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对感恩教育的不同影响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感恩教育的实际,提出促进我国感恩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会宽容     
正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的精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以德报怨。可以说,宽容是人与人和谐、家庭与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6.
胡海军 《乡镇论坛》2014,(15):46-46
有言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中,孝子孝女总是大多数,也常常受人称道。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多元的,难免有一些人在各种利益驱使下,不仅不孝,甚至还千方百计虐待老人,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从现实来看,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礼仪之邦的文明而享誉中外,中华文明更以养老敬老爱老的美德而称颂古今。随着人类社会的渐进演变中华礼仪敬老文明会更加发展积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将更加发扬传承。本文从敬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入手,谈谈如何在社区践行敬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诚信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今家庭诚信教育状况并不不容乐观,小学生家庭诚信教育正在被家长们逐渐忽视,本文旨在找到家长忽视家庭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集美集团每年都有个"行动口号"。他们把2015年的行动口号定为"铭恩镌孝,健步坦行"。邓适宁书记对这个口号向笔者做了解读。"‘恩’指的是恩情、恩典;‘孝’就是孝敬、孝顺。‘铭镌’就是深深的雕刻的意思,铭记他人恩德,镌刻孝敬之心。感恩就是爱,感恩就是珍惜。感恩可以带来融洽、带来欢乐、带来坦行,越感恩越幸福。只要持续不断地心怀感恩,就会持续不断地拥有美好,就会持续不断地拥有幸福。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集美集团持续发展的经验总结。‘铭恩镌孝’是传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