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构成分类通说中的一种,总则中规定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被认为是修正的犯罪构成。本文反对这一观点,认为一个罪同时具有两个犯罪构成与我国一罪只有一个犯罪构成理论存在矛盾。应引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理论,厘清犯罪未完成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解决这一通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世萍 《活力》2006,(4):120-120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 (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世萍 《活力》2005,(4):124-124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犯罪构成要件的研究中,出现这样一种思潮,认为犯罪客体只是“一个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进而主张将其排除在犯罪构成要件之外。但是,在对“排除论”的诸多理据进行深入反思后,不应将犯罪客体要件排除于犯罪构成要件之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受贿罪犯罪构成的事实评价因素入手,分析了受贿罪客观构成要件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确定了不同的受贿罪类型的客观方面的不同构成要件。在确定受贿罪犯罪构成中的事实评价因素后,笔者导入受贿罪犯罪构成中的价值评价因素,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导出不同的犯罪客体。最后,笔者根据对受贿罪犯罪客体的认识,同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贿赂犯罪的现状,对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长安  丁祖霞 《活力》2005,(10):123-123
本文研究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据规格的紧密联系。并结合我院两年来办理案件的实践,对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证据规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飞飞 《企业导报》2011,(1):167-168
从一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到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客观处罚条件都是独立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存在。现在,从结果无价值论立场上,将客观处罚条件还原为构成要件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主流。由于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的特性导致客观处罚条件没有存在的余地。按照"超过的客观要素"理论来理解所谓类似的客观处罚条件违反了责任原则,也没有正确理解犯罪的过错。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陆法系刑法学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现刑法以作为形式规定的构成要件的犯罪。但是,作为犯和不作为犯的存在结构是不同的,不作为犯以作为犯的犯罪构成处罚存在类推之嫌。要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冲突必须考虑等置问题。但是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这些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多,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出发,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陆法系的理论大陆法系最具代表性的犯罪成立理论是立体化、阶层式的理论模式。德国的贝林格将犯罪成立要件归结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日本的小野清一郎对犯罪成立要件的内涵作了具体阐释:1、构成要件是法律概念,与符合构成要件的事实需要明确区分;2、构成要件是刑法各条中特殊了的"罪",是特殊的构成要件,而不是一般的构成要件;3、构成要件不仅是违法类型,也是责任类型;4、构成要件既有  相似文献   

10.
张婷婷 《活力》2011,(2):63-64
犯罪的本质在于侵犯法益,没有对(相应的)法益造成侵犯的行为不得认定为汨应的)犯罪。基于此,对刑事案件应当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思路。具体应该将犯罪构成要件排序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 (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12.
犯罪构成问题是刑法学的基本问题,从犯罪构成理论诞生开始,学者就对其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本文将对与犯罪构成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际犯罪主体的争议问题主要体现在国际犯罪主体在国际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国际犯罪主体范围的界定两方面上。对这两方面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无疑对国际刑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是发现和判断大案要案线索的基础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第一,犯罪的主体要件。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同时,根据刑法第 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主体。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犯罪来说,行为人的特定身份或职务,也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理论学界提出的犯罪既遂认定标准,无论是“犯罪结果发生说”、“犯罪目的得逞说”,还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都有其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不能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本文在对所有犯罪进行类型化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立法例,提出了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特定的危害行为的完成或特定的危害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缔约过错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形式,对于维护缔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制度,本文通过对缔约过错责任的涵义、理论基础、构成要件作些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缔约过错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形式,对于维护缔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制度,本文通过对缔约过错责任的涵义、理论基础、构成要件作些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影响力交易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的一种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修改了受贿罪,影响力交易在实质上类似于"斡旋受贿"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受贿犯罪.为便于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就这种犯罪的犯罪构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魏巍 《民营科技》2009,(11):69-69
讨论了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客观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以及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空白票据在实务中经常用到,但空白票据只有具备相应的要件方生票据效力。关于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学术界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本文详细分析了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并对我国票据法有关空白票据构成要件的若干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