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高强锚杆支护技术的逐步发展.在煤层留小煤柱大断面沿空掘巷中.锚网索支护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对锚网索梁联合支护在小煤拄大断面沿空掘巷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断面半煤岩锚网支护巷道综掘快速成巷技术一直是煤矿掘进施工的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众专家对于巷道快速掘进和顶板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也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巷道快速掘进和控制技术。对于大断面半煤岩锚网支护开掘巷道而言,支护参数的优化技术直接影响着巷道的快速成巷。在平煤股份八矿丁一上部集中运输巷采用锚杆支护信息动态设计五步法,优化了巷道的支护参数,加快了成巷速度,同时减少了材料消耗,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处于断层破碎带的围岩松软破碎,巷道在单一锚网支护形式下难以形成有效的结构承载体控制围岩变形,巷道变形严重,变形时间长。基于从提高围岩强度、改善围岩物理力学状态和整个支护结构稳定性角度出发,针对围岩深浅部围岩不同破碎程度,对巷道采用深浅孔充填注浆、锚网支护、锚索强化和复喷进行加固。矿压观测表明:采用锚网索加深浅孔注浆加固技术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不超过8mm,两帮移近量不超过10mm,围岩控制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平朔井工三矿东翼辅运大巷穿过煤层冲刷带,围岩软弱破碎,顶板沙化。原锚网索支护方式难以维护巷道围岩稳定。研究提出了高强度铜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技术方案。采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支护方式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性。分析得出,锚网索支护巷道顶板和两帮会形成扇形破坏区.硕板位移量达176mm,巷道不稳定;高强度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可有效限制巷道变形,破坏区域少,应力集中程度小,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5.
马文群 《发展》2012,(10):122-123
金河煤矿综放开采中工作面平巷变形破坏比较严重,巷道维护工程量大,是制约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工作面平巷围岩变形破坏的观测,分析总结了金河煤矿综放工作面平巷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对综放工作面平巷锚网支护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河煤矿综放工作面平巷的合理锚网支护方案,为工作面平巷支护方式及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梁现明 《魅力中国》2013,(19):10-10
锚网喷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采矿巷道支护方式,由于对围岩强度的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加之成巷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简化回采面的端头维护工艺,明显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成为矿井巷道的主要支护形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义马千秋煤矿井下矿山压力逐渐显现,囤岩变形严重,交叉点断面大、支护田难、应力集中、施工难度大等难题,采用台阶法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并采用锚网索喷+36U钢架+千斤柱箱体梁联合支护方法保证支护效果,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安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动力设备基坑支护工程方案设计的实践,阐述了动力设备深基坑支护方案合理选型的影响因素,针对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分段的土钉喷锚支护形式,并对基坑土方开挖和土钉喷锚施工提出合理的施工顺序和要求,为同类基坑支护提供工程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杜勇 《科技和产业》2022,22(9):314-319
为了解决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冒顶、底鼓等支护失效问题,以袁店一井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失修岩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高强锚注综合控制系统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典型岩巷高强锚注综合控制技术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强力锚固约束支护技术方案以及锚注一体化补强支护技术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具体“高强锚注”主动支护技术方案,并且在103大巷进行现场试验。后续监测表明支护效果良好,切实解决深部大规模复杂构造区岩巷长期稳定性控制难题。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开采进度加快,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开采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摸清围岩变形规律,采用合理有效的支护方式,控制围岩的变形,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平煤八矿首次在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采用锚网索支护技术的原理,并介绍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为平煤八矿在同类条件下巷道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昕 《魅力中国》2014,(4):294-295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煤巷支护,是当今地下工程界中一项复杂的技术难题。禹州枣因煤业23081机巷由于断面大、煤层松散、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导致原支护方法巷道推进缓慢、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到了快速安全的掘进要求与回采的使用要求。本文结合23081机巷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原支护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该类巷道支护的难点,并提出了“锚+网+钢带”的联合支护设计方案。经过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方案可以良好的控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煤巷的围岩变形,并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安全效果和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专利平台     
专利号ZL03235919.5索引号050225专利权人:武汉化工学院深基坑肋桩竖拱喷锚组合支护结构深基坑肋桩竖拱喷锚组合支护结构,由超前疏排肋桩、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竖拱面层与预应力锚杆三部分组成,用于深基坑开挖边坡支护。首先将肋桩置入土体,然后分层开挖,开挖后的边坡经人工修坡成竖拱后,再喷射成竖拱钢筋网混凝土面层,并施做预应力土层锚杆。支护结构合理地利用了拱传力机理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性能,有效地节减了支护桩与锚杆个数,对基坑位移可实行有效控制,适应性强,兼具有传统桩锚和喷锚网支护的优点。专利号ZL0320103532.5索引号050227专…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某水电站左右岸边坡锚筋桩支护施工,主要对边坡锚筋桩的孔位布设、造孔、桩体加工、安装、注浆等施工工艺进行浅析探讨,希望对同类工程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浅谈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双鸭山矿区随着开采浓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条件也在不断地变化,矿压显现剧烈,巷道支护越来越困难.双矿集团不断研究优化巷道支护,大力发展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率由1995年的50%,发展到现在的95%以上,锚固力由原来的不足5吨,发展到7-13吨,目前大部分为端锚,这就要求锚杆的外部构件必须与锚杆的支护能力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锚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铁的埋深受不良地质现象、技术条件、地下管线、建筑物基础及其地下工程等制约,一般以20m左右为界划分浅埋和深埋两种.地铁修建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分为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等.其中盖挖法又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等;浅埋暗挖法根据工程结构和覆盖层地质条件又分为矿山法、管棚法、盾构法、顶管法、冷冰法等.地铁车站、区间的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或阶段,一种是早期采用的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中矿山法的喷锚支护、控制爆破钻爆开挖施工;第二种是近几年采用的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中依据新奥法设计原理的喷锚支护、微震动控制爆破钻爆开挖和无钻爆机械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建设中顺层边坡的工程病害频现。通过工程地质分析和数值计算,基于滑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顺层边坡支护前后滑面应力、位移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验证桩锚组合结构加固顺层边坡的适用性;通过施工全周期现场监测,获取边坡深部位移、抗滑桩桩身弯矩和锚索应力的时效特征。结果表明:开挖扰动下顺层边坡具渐进性失稳破坏特征;自坡脚沿滑面向后缘,位移呈指数型平滑递减,剪应力先增大后降低,滑面损伤变量自剪应力峰值位置开始同频衰减;采用桩锚组合结构加固顺层边坡后,滑面位移最大值降低88.62%,最大损伤变量降低84.75%,稳定系数提高25.20%;坡体深部位移、抗滑桩桩身弯矩、锚索应力等监测验证了桩锚组合结构加固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向东 《科技和产业》2021,21(4):310-313
断层破碎区巷道有效支护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九鑫煤业有限公司205工作面运输与回风巷道过断层为试验对象,采用分析法对工作面运输与回风巷道过断层进行分析.提出冒落区顶板注浆治理、破碎围岩超前预注浆、锚杆+锚索+网的联合支护方式并对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下沉量为60 m m、底鼓量为50 m m、两帮移近量为81 m m,巷道变形量较少,巷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美元一直是亚洲区域内的显性货币锚和隐性货币锚,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是否会部分替代美元成为亚洲区域内货币锚呢?文章在理论上探讨人民币成为区域内货币锚可能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锚,得出以下结论:中期内人民币不会成为亚洲区域内的单一货币锚,可能会出现折衷的结果,即亚洲一些国家转向"混合驻锚"以人民币和美元构成的货币篮子为锚。  相似文献   

20.
屈家奎 《科技和产业》2022,22(9):301-307
砂质泥岩由于强度低、易扰动等特点,导致其深基坑支护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开展相关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轨道10号线兰花湖明挖地下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深厚砂质泥岩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变形曲线在开挖初期呈现出三角形分布,开挖至中后期表现为抛物线的特征;随着基坑开挖,周边地表沉降逐渐增加,沉降曲线大致满足正态分布曲线,沉降影响范围距基坑边缘约50m;锚索轴力在砂质泥岩深基坑施工前期变化较为明显,距离锚索位置15m后的开挖对锚索轴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