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体的一颗闪耀之星。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它促使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得以优化配置。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也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闸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崛起,21世纪的企业立身及持续发展究竟该何去何从?21世纪企业的经营管理究竟该做何种创新?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论述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讨论了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颖 《经济界》2006,(6):70-7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应以“大我”的视野、“共赢”的心态和“和而不同”的胸怀,通过创新来整合全球资源而跻身于世界级企业之林。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世界经济形式变化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如何实现突破、打开瓶颈,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打造世界工厂的目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底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情感管理,而西方企业文化重视制度管理、理性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联系将日趋紧密,企业文化也将出现趋同的趋势,文章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良好发展,需要对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本文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得益于互联网网络经济的快速渗透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战略合作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规划。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进一步探究了促进就业,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日益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并面临不同的会计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和金融的全球化,虚拟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迅速发展,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活动正在迅速地虚拟化,虚拟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发展势头.虚拟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革,造成社会财富在世界范围重新分配,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使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了新的特征,加快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此背景下,为了应对虚拟经济全球化,我国应协调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重新审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战略,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大国际金融合作力度,强化对虚拟资本的监控年口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外物流》2008,(5):64-64
第三届港口与物流发展国际会议和2008世界航运经济学家年会于4月l曰、2曰相继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来自中欧港口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云集大连海大,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及世界航运、港口及物流业的发展,谋求中欧港口物流进一步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波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已经透支。在扩大内需条件下实施深度全球化战略是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议题。如果说第一波全球化的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那么第二波全球化的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本国的创新经济"。抓住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消除在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产能过剩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通过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加速引进高级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中国的创新经济。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来自内部与外部的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维护本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发展里程, 全球化实质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探讨,论证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发展的历史说明,闭关自守没有出路,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只有变革,主动参与适应和积极主导,才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坚定地走中国自己的道路,直面问题,务实改革,科学规划,推动经济开放渐进式发展,利用外国智力,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验,为我国经济开放事业增添力量。开放越是深入,面临的难度和阻力就越大,因此,开放中的问题要在开放中解决,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开放思想对于今天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时代潮流.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剧的变革着,急剧变革的世界给各国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棋局上,只有赢得挑战才能赢得机遇,因此世界各国积极谋求自身在这个大棋局上的现实方位和实践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全面、透彻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棋盘中所占有的分量、所彰显的活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许晶岩 《活力》2011,(3):60-61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时代潮流。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剧的变革着,急剧变革的世界给各国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棋局上,只有赢得挑战才能赢得机遇,因此世界各国积极谋求自身在这个大棋局上的现实方位和实践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全面、透彻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棋盘中所占有的分量、所彰显的活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还开始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参与经济全球化。相比以往,企业虽然获得了更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但是在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同时,遭遇的危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深。金融危机尤其昭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更大、更多的危机。因此,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危机,既直接影响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广大中国企业的利益,亦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企业遭遇到的新的危机类型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特征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就是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揭示了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持续了近两年的疫情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涌现,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似乎呈现了一种"逆全球化"状态。然而我们也并不需要过多担心,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是短暂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从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的角度讲,"走出去"和全球化依旧是后疫情时代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胜兰  喻俊 《企业经济》2002,(12):21-2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加入WT0,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经济环境、竞争规则、产业分工格局、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转化等方面的新变化,是摆在当今企业面前的深刻课题.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注意力在全球化时代也必将转移到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为此所制定的全球竞争战略上来,这对于中国建立"世界工厂"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直接的"催化剂".没有经济全球化,中国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