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数智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广受重视。基于“数智赋能—业务流程敏捷性—服务化转型绩效”的逻辑框架,探讨数智赋能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机制。根据219家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传统制造业通过数智赋能提升服务化转型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智赋能通过业务流程敏捷性的中介作用提升传统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从而对服务化转型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双元组织学习正向调节了业务流程敏捷性和服务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界关于顾客中心导向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积极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制造企业不同情境下的服务化战略选择,宜采取何种顾客中心导向以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成功获取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拟从顾客中心导向视角出发,以华东、华中、华南208家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战略选择的情境下,不同顾客中心导向的秉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企业所秉持的顾客中心导向与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企业顾客中心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往往更加显著。即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或实施,如果能在组织内部塑造与企业服务化战略类型性质保持相对匹配或适应的顾客中心导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更大。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在从纯产品供应向产品服务系统供应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其供应网络关系变得愈加复杂,而且供应网络的跨组织关系将导致供应商行为差异化,最终影响制造企业转型绩效。在服务型制造背景下,以制造企业及其嵌入的供应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嵌入性视角分析了服务化战略对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及制造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化战略在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两个方面均对企业转型绩效有正向影响;供应网络关系嵌入性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转型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增值过程,企业客户不仅包括最终消费者,还包括上中下游企业等供应链节点环节,因而企业服务化转型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面向终端消费者,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一种是面向生产企业,以流程为基础的服务化转型.根据这一导向,提出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自营性服务、协作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布和产品服务系统的服务化转型模式,探讨了服务化转型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企业类型-转型模式-服务类型-产品服务系统”组成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体系结构.认为企业价值链和产品服务系统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服务化转型路径,并应在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胡查平  梁珂珂 《技术经济》2022,41(6):143-153
以往研究关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但对于服务化战略转型中顾客满意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受到了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的助推,文献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文章基于过往研究成果,对强化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助推因素进行了梳理,并以华东、华南、华中等四个省份的210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检验了其在助推顾客满意度形成中的内在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产品服务系统个性化程度是实现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基础,即产品服务系统个性化程度越高,顾客满意度的基础越牢靠;处理顾客变化需求的企业战略动态能力是顾客满意度得以不断维系的重要保证,即处理顾客变化需求的企业战略动态能力越强,顾客满意度越具有保障;员工主动服务客户意识是顾客满意度实现的重要背后支柱,即员工主动服务客户意识越强,产品服务系统交付质量越高,顾客满意度亦将越高。以上研究发现,对丰富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研究领域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战略转型以强化顾客满意度,进而确保企业高绩效获取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的关注。然而,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作为企业绩效改良的手段是否不管在何种条件下都可取或者是否都能为企业绩效提升做出贡献?该问题一直是研究界和实践界争论的主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通过使用制造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提供的一手数据,发展并检验了一个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即战略一致性将中介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取决于顾客需求复杂性的调节。该发现为过往含混不清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解释,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8,(3):131-138
构建了以服务网络联盟为传导机制的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以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高省份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机制。结果表明: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改善与提升与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创新网络活动密切相关,即与社会服务网络成员结成联盟获取有助于战略转型的互补性资源或能力在其绩效获取与改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与社会服务网络成员结成联盟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的网络联盟能力对服务网络联盟与服务化绩效的关系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技术经济》2015,(10):1-9
基于前后台运作、界面管理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制造企业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与制造服务化的关系模型。以4家典型的服务制造化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跨案例研究,分析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对企业制造服务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制造企业呼叫中心的在线解决问题能力受到限制;后台支持能力与前台组织资源相互影响,后台组织的支持能力受产品复杂度的影响;总体上,前后台组织配置、呼叫中心服务能力对企业的制造服务化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2—2019年沪深两市668家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交互效应,利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构建数字化指标,研究数字化对两者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和服务转型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关,随着服务化水平提高,交互效应表现为U型关系;数字技术能够显著促进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协同发展,使两者交互的U型曲线拐点向左移动。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型民营企业引进数字技术对两者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产品创新与服务转型协同,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1.
肖挺 《技术经济》2020,39(2):87-98
关注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并不缺乏,但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能出现波动,这就涉及了企业运营的风险。通过采集我国上市制造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拥有良好的研发能力以及开发更多与产品高度关联的服务有助于缓解服务化所造成的风险,但营销活动的增强以及不可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增多会加剧外界对于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担忧从而造成更大的经营风险。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则没有体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上述作用在分行业以及分规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主导路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采用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嵌入式服务化数据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对企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现代服务嵌入对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具有提升效应,传统服务嵌入仅对创新数量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创新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特征,传统制造业和成长期企业能够从服务化转型中获益更多。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嵌入式服务化主要通过调整企业要素结构和优化企业创新行为影响企业创新表现。其中,创新要素投入和探索性创新是主要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13.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化障碍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上海和浙江省15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同群效应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与地区同群效应,且二者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而地区同群效应则会加深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地区同群效应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逻辑,厘清不同类别数字种群环境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服务化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重要内涵之一,按生产关系分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产出服务化反映了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服务环节转型。基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从市场势力和产品差异化两方面探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构建产出服务化测算指标,选取2008-2018年中国1987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但存在明显的地域与所有制差异。东部、中部地区以及民营制造企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西部地区以及国有制造企业绩效的提升在考察期内并不明显,外资企业产出服务化降低了企业绩效水平;(2)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可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和“产品差异化”效应共同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但在地域与所有制上差异显著,东部、中部地区以及民营制造企业存在“市场势力”效应和“产品差异化”效应,西部地区、国有以及外资制造企业产出服务化虽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和产品差异化水平,但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应从市场环境、社会分工、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保障,帮助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战略转型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要素体系,提出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架构,从价值主张维度提出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项目矩阵、可行矩阵,确定项目优先序,以及动态更新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从人力、知识、信息、组织资源等维度提出跨部门人员合作、知识搜集与利用、信息软硬实力提升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化等转型管理方法,以及各要素相互促进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初期战略转型模型,为处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的制造企业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与超竞争趋势下,服务增强和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相比于技术创新,服务增强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将服务增强与技术创新纳入同一框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对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环境动荡性对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支持企业产品的服务增强(SSP)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影响,而支持客户行为的服务增强(SSC)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动荡性对SSP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正向调节SSC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承东启西极其重要的经济纽带,长江经济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是中国的“制造工厂”,作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长江经济带的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利用核密度分布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分布和动态演进进行了分析,发现11省市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有向低水平收敛的趋势,两极分化严重,从稳态分布看,短期内将保持较大差异,难以实现均衡。再从服务化中间投入和服务化水平两个维度对11个省市的3大类制造业进行了分类,发现沿长江经济带从下游至上游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提出了“三步走”的梯度推进路径,并结合上、中、下游的产业、资源和交通等特点,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梯度推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查平 《技术经济》2013,(10):127-133
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顾客企业的视角检验了制造企业集成提供物的相关属性对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顾客企业价值感知间关系的调节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企业集成提供物的创新程度、满足能力、服务所涉范围等属性会强化制造企业服务化与顾客企业价值感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