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贵新 《宁波经济》2007,(10):15-18,23
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宁波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三年处于略微下降态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3%左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自2005年以后被出口拉动所替代,目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位居首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维持在20%左右。为此,今后宁波要打造工业“高产田”,发展总部服务业,加大产业和人力投资,完善出口价值链,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实际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可小觑.文章从实际有效汇率角度,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方程的方法对实际有效汇率对印度产业一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上来看,印度卢比的实际有效汇率的提升在长期内提升了印度第二产业的比重并增加了该产业的就业人数,短期内对第三产业有负面影响,但是长期内依然有正的效应.总体来看,印度卢比的升值对改善其产业结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李淑贞 《北方经济》2011,(12):62-63
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浙江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浙江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一般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出口和民营企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重庆市1987-2009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且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是进口增加的原因,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津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最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长期来看第三产业必将取代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反向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对外贸易呈现调整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近5年,全市出口平均增幅高达32%,2003年,全市出口依存度已达56%,随着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企业不断增多和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贸易壁垒的日益加深。研究破壁攻垒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提升宁波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了四川省1979-2008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贸易和经济增长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口对GDP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则对GDP增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了四川省1979-2008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贸易和经济增长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口对GDP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则对GDP增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对外贸易对西藏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协整检验说明出口在长期对经济影响较大,方差分析说明进口对GDP有较大影响,进出对GDP都有贡献度,应实施有效进口政策,减少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  相似文献   

10.
陈超 《宁波经济》2006,(1):38-40
宁波对外贸易结构现状据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统计,全市2005年1-10月外贸进出口总额276.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182.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完成全年目标(200亿美元)的91.1%;进口9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完成全年目标(113亿美元)的83.6%。宁波对外贸易进出口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呈现了稳定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1.
韩靖惠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75-279
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以广州港为例,把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衡量港口物流的主要指标,选取广州市的 GDP、一二三各产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6项指标代表区域经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广州市进行分析,得到广州市GDP、一二三各产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6项指标对港口物流影响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荣富 《特区经济》2007,219(4):181-183
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选取了安徽省1981~2005年进口、出口和GDP的数据,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在长期存在着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出口与进口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然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1990~2006年度大连市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模型中加入进口、消费、投资等解释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大连市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经济增长与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进口、出口和投资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新疆财经》2008,(2):48-50
本文根据新疆1990年-2005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及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投资和出口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拉动投资、进出口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维  胡颖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33-137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桥梁作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2011—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会显著促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但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强于出口,且东道国GDP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口与出口贸易增加,其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大于出口;而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易限制作用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为邻国、与中国具有共同语言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推动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tra-industry trade adjustment by the 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 after 1994, and links between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employment are examined. The traditional Grubel-Lloyd index is complemented by marginal inter-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measures, and trade expansion of sectors is scaled, related to change in total exports and imports. In three different empirical approaches, large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categorised into resource-based, labour-intensive, scale-intensive and differentiated industries); in the level of IIT of individual sectors in trade with the SADC6,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in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rade expansion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with different trading partners. Trade expansion is dominated by differentiated and scale-intensive industries, 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economic gain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is found in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it economies of scale in a larger market. IIT and marginal IIT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creases in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employment change. Interindustry trade and both export and import expansion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employment gain, but only expor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creased labour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1976~2000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影响的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国家和行业层面的面版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效应受到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仿能力等东道国特征变量的制约。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强模仿能力国家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弱模仿能力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  相似文献   

18.
从国民生产总值、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的角度,采用基于小样本的ARMA最优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山西省进出口贸易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单向正相关关系。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山西省应采取可行措施来提高进出口贸易能力,加快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9.
杨春艳 《世界经济研究》2012,(7):41-45,59,88
本文在中国贸易非均衡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率进步机制角度探讨中国贸易开放影响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就制造业总体而言,贸易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机制和劳动生产率机制来影响行业工资,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具体而言,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进出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于行业工资差距;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扩大工资差距的动因;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出口贸易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