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其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对经济建设起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所以 ,我认为搞城市建设也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十几年来 ,东莞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也有了较大的突破。不但城市化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功能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搞城市建设要有一个好的总体规划建好城市要具备两个起码的条件 ,一要有一个好的总体规划 ,二要有经济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总量 ,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编制一个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安徽省森林防火工作的严峻形势,利用安徽省2004-2014年十年森林火灾的统计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以及GM(1,1)模型对安徽省2015-2019五年森林火灾的发生进行预测,通过验差检验表明GM(1,1)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因此建立GM(1,1)模型对安徽省未来五年森林火灾次数、受害火场总面积和森林火灾其他损失折款进行预测,并结合安徽省当前林场保护政策对安徽省森林防火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8,(13):212-213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更为科学、合理且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当前的城市发展阶段中,由于城市人口增速远超过城市发展速度,导致种种问题频现,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创新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发展,从三维层面定量研究城市扩张对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已有城市扩张研究更多是基于二维空间开展,对大尺度城市三维形态增长预测研究较少,这限制了对城市宏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的立体化认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并预测城市群尺度的三维形态增长。具体而言,基于PLUS模型挖掘2010~2020年间居住、商业和工业城市用地增长规律并预测未来居住、商业和工业城市用地扩张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度驱动因子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城市三维扩张机制及未来形态。结果表明,在存量发展时代,城市群内建设空间增长主要在核心城市的都市圈中外围,外围山区县随着基础设施提升有可能发展成为特色化的乡镇建设空间。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应该加强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既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交通驱动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5.
韩晓波 《价值工程》2021,40(22):41-43
由于城市建设,我国各大城市的扩建越来越多,这种经济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火灾对城市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疏散和救援非常困难,避免火灾的发生,必须本着"预防灾患、消除隐患"原则,加强城市的消防检查及管理尤其是城市防火工作,因为城市一旦发生火灾,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城市建筑.本文对城市建筑消防检查及管理进行了分析,讨论这项工作重要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建筑消防检查及建筑消防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新时代国家战略,从四大方面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前景分析研究。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二是从经济人口、婚姻状况变更、城镇化率、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及三四线城市互补作用进行分析;三是从房地产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四是对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一线城市商品房空置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一线城市的商品房空置问题概述近几年来,关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对未来市场“冷”还是“热”的预测,伴随着商品房价格和空置的“双高”,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是指1992年允许合资试点的五个特区、六大城市)的双高现象,引发了诸多讨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商场火灾一直呈上升趋势,且特大火灾时有发生。如沈阳商业城,6万平方来的建筑和商品付之一炬,损失惨重。有关专家指出,预防商场火灾今后将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加强商场火灾预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商场火灾特点 据对全国商业47起火灾事故的统计,它有以下规律和特点:一是重大、特大火灾不断发生,损失严重。二是商场火灾事故突出,损失严重。三是饭店、酒楼、综合商场大厦等高层建筑火灾多次发生,人员伤亡严重。四是电气火灾比例大,且有上升趋势。五是夜间、节假日(或下班以后)火灾事故多,难以扑救。从各地商场已发生的火灾事故看,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城市用水量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城市用水量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人均年实际收入、水价和用水人口的非线性函数,并采用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法等方法对其进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性对未来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且对天津市的数据作了验证,其结果表明: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推进城市高层建筑消防体系完善,可有效减少高层建筑火灾数量,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城市化建设。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快速扩散蔓延,疏散与救援难度大,且可能因为坍塌事故造成更大损失。鉴于此,需要从完善高层防火设计准备、科学选择高层防火材料、提升高层消防管理水平、强化高层建筑验收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担负着传递信息和输送能量的任务.本文从查找城市地下管线内部燃烧物质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城市地下管线火灾特点,研究了灭火救援技术战术,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以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是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投资对象。但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寻找有潜力的城市进行投资。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人口规模预测,选择人口增长率预测法,对西部的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再结合预测出的城市未来还需要的人口居住需求面积与现有的住房总面积进行供求关系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西部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房地产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但地铁站火灾近年来时有发生,对地铁站运行过程中的火灾风险进行合理评估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前提。论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铁站运行过程中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进行了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许多明 《价值工程》2015,(22):219-2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物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火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火灾探测技术成为了火灾探测领域的研究特点。本文简述了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展望了火灾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现早期准确预报依然是火灾自动报警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建设、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同各种自然灾害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大事,而同火灾特别是同城市火灾作斗争尤为迫切,城市是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建筑毗连、物资集中、人口众多,用火广泛,历来就是火灾危害重点。国外资料介绍:日本东京、横滨、函馆,美国芝加哥、旧金山,英国伦敦等大城市,皆曾因地震、强风、空袭等,造成特大恶性火灾,严重破坏城市经济社会功能,造成居民正常生活混乱以至瘫  相似文献   

16.
彭溪 《价值工程》2012,31(2):75-76
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是威胁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升入的研究,能够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减少火灾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和灾后逃生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磊 《价值工程》2021,40(17):154-155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火灾发生的概率也逐渐的被加大,这不仅会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对城市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城市火灾防控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主要对火灾防控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一些就参考意义的对策.希望以下所提出的观点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城市火灾发生概率,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且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6):245-247
从学习型城市相关因素的协调关系问题入手,综合运用动态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学习型城市协调发展的大系统控制途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运用这些模型,可对学习型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进行定量评估、预测与控制,有利于学习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服务。  相似文献   

19.
利用灰色系统模型改进季节性趋向模型,预测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未来年度值。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7,(17):231-233
水资源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汾河流域城市为例,对流域内城市用水量变化特征、用水量与城镇化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城镇化发展的用水保障程度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未来汾河流域用水缺口将不断增大,成为限制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