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业容易守业难,中国企业守业更难,平均寿命只有6-7年。而民营企业更是“短命鬼”身,平均寿命还不足三年。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才能摆脱“短命鬼”的厄运,实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   第一,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中国的民营企业多如过江之鲫,“长不大,活不长”,速兴速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许多企...……  相似文献   

2.
创业容易守业难,中国企业守业更难,平均寿命只有6-7年。而民营企业更是“短命鬼”身,平均寿命还不足三年。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才能摆脱“短命鬼”的厄运,实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第一,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中国的民营企业多如过江之鲫,“长不大,活不长”,速兴速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许多企业都把精力放在内部管理和传统商业竞争手段上,往往忽略了战略的设计与实施,一起步就进入无战略运作状态。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得好:“对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像是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有多长?舆论界和企业界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败流行过“三年周期”说法,是指民营企业的鼎盛时期大约只能持续3年时间,3年的鼎盛期过后就会迅速陨落。在全国第三届MBA发展论坛上,北京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说,权威统计表明,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5年。不管是3年还是5年,总之就是一个结论:民营企业是“短命”的。自1997年以来,“巨人事件”、“飞龙自省”、“三株官司”、“太阳神病情”等等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个结论。人们不禁要问,民营企业为何短命?  相似文献   

4.
国内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不少企业在积累了数亿万资金之后的短短几年就急剧衰退,并销声匿迹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生”,有“死”这本是自然现象,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之“短命”就不能不说有问题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如此“短命”呢?核心竞争理论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全新答案。  相似文献   

5.
大凡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的新兴企业当中“短命”的多,“长寿”的少。据国内最新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岁~7岁,民营企业只有2.9岁。曾经是中国科技民营企业代表的巨人集团,在积累了数亿万资金之后的短短几年功夫就急剧衰退,并销声匿迹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有“生”、有“死”这本是自然现象,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之“短命”就不能不说有问题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如此“短命”呢?最近时兴的核心竞争理论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全新答案,从而揭开了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金融     
中国房地产没有“百亿企业”,我国新生民营企业80%短命。  相似文献   

7.
陈英 《浙江经济》2010,(9):38-39
作为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的理事,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每次峰会,浙江省工商管理局郑宇民局长的讲话总让人振奋不已。在第三届峰会上,郑局长的一句话:“全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7年,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虽然长一些,但也只有7年!”经常在笔者脑中回荡。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刘光明教授在题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到“企业健商”这个词,这对笔者启发很大,也让笔者思考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的战略危机、战略选择与战略保障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内最新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7岁,而民营企业只有2.9岁。民营企业要摆脱短命的命运,除需要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外,更需民企自身进行理性的战略规划和准确的战略定位。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企的六大战略危机现象,提出了四种可选择的战略模式,以期使民企逐步由投机逐利型向战略长寿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陈平 《科学决策》2005,(8):63-64
“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流快递业务为主的民营企业。1993年底,而立之年的陈平带着发展快递事业的信念从日本回到北京,创立了“宅急送”。公司从最初的一间20多平米的简易办公室、3辆红叶车、7个人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2个亿,员工6600多人,车辆1200多台,年货物周转量超过2千万件的大企业。2003年“宅急送”被评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第四名,总裁陈平也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人物”。本期发表陈平先生《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文章,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0.
个体私营经济克服自身不足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新的视角———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剖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短命”的深层原因 ,从而指出 ,我国民营企业要从根本上摆脱“短命”的命运 ,必须从培养核心竞争力入手。接着 ,文章对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决定不做什么 更重要 研究企业战略的关键是要研究它的持久之道。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7.2岁,世界500强平均年龄40岁。 研究战略的持久之道,关键问题在于你的抉择、取舍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调适程度。 中国企业为何如此短命?共性是容易出现多元化,什么赚钱做什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在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又消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草根”怎样变成“大树”?民企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担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的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袒露了他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3.
《民营视界》2005,(2):34-35
2003年全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一份数据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岁。3年里.注册的100家民营企业中就有68家在商界消失了.这不是耸人听闻。作为我国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目前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融资“饥渴症”。深圳市通过扶持为民营及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民营担保机构,从而引导银行资金投入民营及中小企业,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作法.把将近9成的“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到符合条件的民营担保机构中,作为风险补偿.给解决融资难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需要适合自身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凤 《浙江经济》2006,(15):56-56
从权威资料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并不乐观: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0年。在国家积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下,在新的一轮经济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如何继续保持民营经济的健康稳步与可持续发展,延长民营企业朐生命周期,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与战略发展眼光的民营企业领导人努力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要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05,(44):12-12
经确认,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年半。这是中国企业专门调查机构慧聪国际资讯小组进行调查的结果。中国民营企业大约有300多万家。据慧聪进行的调查,其中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仅有10%。据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寿命短的原因是,没有独立开发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只依靠价格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0年对全国私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民(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02年。民营企业的成长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民营企业户数12年里增长了24倍,同期个体工商户增长了79%;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增长了58倍,达到2.8万亿元.民营企业在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也显著提升.统计显示,2003年年营业收入1.2亿元以上的有1582家;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远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民营企业的自然淘汰率相当高.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每隔3年,100家企业中就有近68家死亡;每隔5年,北京中关村100家企业就有近92家消失;每隔20年,中国80%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导致民营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民营企业进行了诊断.就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而言,造成我国民营企业短命的主要原因有:   ……  相似文献   

18.
有一组比较“残酷”的数据:中国企业平均寿命:6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2.9岁;自改革开放以来,活下来的企业:20%。在国外也有一条铁律:大企业的一般寿命小于等于1/2人的寿命。美国19世纪500强,日本战后的100强,现在绝大部分都没有了。对企业来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规模长不大、寿命活不长。那么应该在成长企业中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生命长青呢?  相似文献   

19.
汪哲 《天津经济》2004,(9):48-49,62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尽管从风险来看,前者的偿还能力更低……”新近出版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分析说,民营经济的融资有五难。这五难分别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对不同所有制区别对待;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寻保难”;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诚信,加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缺失,造成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民营企业缺乏战略管理,导致了短命现象。在“二次创业”的背景下,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只有加强战略管理,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