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丽 《中国经贸》2009,(20):181-181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用欺诈性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致使会计资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银行资产安全、完整,维护存款人利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银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程序和方法。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会计业务、企业管理活动及投资活动等经济活动产生决策影响的经济信息。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就成为上述会计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否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白俊 《北方经济》2005,(11):56-57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控制,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中,由内部控制人(不仅仅局限于财会人员)依据一定的理念和一定的程序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环节进行监督的过程.近年来,许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相应制定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把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要求结合起来.然而在实践中,会计控制工作一直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企业内部权力和约束的失衡产生的"内部控制人"现象,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问题导致会计监督形同虚设以及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等制约因素的客观存在,诸如"做假账"、贪污、挪用等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这种需要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两项主要质量特征。但近年来一些企业的会计舞弊、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会计行业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的信誉。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管理者的盈余操纵动机,使得管理者可以利用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把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失真,误导信息使用者。市场监管不到位及财务会计的固有缺陷更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建设的现状和会计基础工作实施的现状和对内部控制与会计基础工作的结合与促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危害,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对策: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准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真实性在维持与发展企业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实现资源合的理配置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会计的信息质量并不让人满意,严重的造假现象影响着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会计信息除了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情况之外,还可能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而造成经济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浅谈会计信息为什么失真,并简单的提出我认为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8.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惩处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实行会计委派制,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黄雪 《辽宁经济》2009,(2):95-9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建设。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真实性 从会计真实性角度,会计的信息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些会计人员钻《企业会计准则》的空子,打“擦边球”,这种隐秘的方法会使一部分人铤而走险,为了利益而钻空子.二是一些会计人员视法律法规为无物,为了自身利益随意违反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演愈烈,会计监督弱化状况日趋严重,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因此,探讨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及其对策实属当务之急.所谓会计监督,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二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由此看来,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既与会计人员自身有关,也与单位领导密不可分;既有体制上、法规上的漏洞,也有监控系统和宣传上的不力之处.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一)会计管理体制不合理.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主体不明确,企业会计人员一直被赋予“双重身份”,即一方面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对企业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又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成员,行使管理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主体日益增强,这必然要求其内部机构及人员服从企业最高管理机构的约束,为企业谋求最大利益.由于企业利益往往与国家利益不一致,具体结果是会计人员倒向企业一边,从而丧失了行政监督的职能.近些年财税大检查查出的违纪金额越来越大的事实也表明了这一点,会计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向国家负责.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危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要治理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增强法律约束,培育和发展外部的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规范会计中介行业行为等.  相似文献   

13.
娄淑敏 《中国经贸》2012,(14):224-224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况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与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危害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业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会计违规操作,造假账等行为大行其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会计职能恶化,会计职业道德较低等,这些必然给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给企业组织、银行和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我们越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尽快地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而且能防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治理此现象,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成因、重要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必须从基础控制、纪律控制、实物控制等三方面着手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行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姜昕 《辽宁经济》2003,(1):55-56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和非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规等原因,人为主观或客观地造成会计信息不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象,其会计信息虚假的程度之深,不真实的范围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反映出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报告虚假,偷税逃税等现象的严重性,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乃是我国当前会计工作中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基础,是经济决策的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更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监管的内在需求,企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得到有效执行。本文在对我国企业信息质量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为如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其监督国有单位或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目前,该项试验性制度改革重点实践于国有行政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这一会计管理制度,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整治当前会计管理失控、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监督财经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信息存在问题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对其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和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医院应该重点建设的项目工程之一.医院的会计控制制度,关系到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关系到整个医院的长久稳定的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加以分析认识,从而提出制度建设的一系列建议,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设等等,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