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09,(3):69-69
主持人: 2007年6月,我省某供电公司职工李某因工外出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其家属获得交通事故民事赔偿21万元。其家属又要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等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1万余元。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答复:根据省政府令规定“由于交通事故等民事伤害导致工伤,除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外,其他相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按照‘分相对应、累计相加、总额对比’的计算办法,由经办机构或者用人单位按规定补足差额”,  相似文献   

2.
<正>2024年,山东省将实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由于目前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由省、市、县各自经办,在前期劳动能力鉴定阶段和后期领取待遇阶段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3种隐患。一是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支付伤残待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保障》2010,(10):62-63
某职工2008年1月进入单位工作,单位为其缴纳了各项社保费。该职工5月份发生工伤事故,4月份被认定为工伤,5月份因自身原因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单位终止社保缴费,6月份被鉴定为8级伤残。7月份,该人员向社保机构申请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遭拒。理由是单位在鉴定结论作出前已终止社保关系,属于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该损失应当由单位自行承担。该人员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还是用人单位承担?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占工伤保险基金总支出的绝大部分,在90%以上。其中工伤医疗、伤残待遇支出和工亡待遇支出又是工伤保险待遇支出3个主要组成部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中享受待遇的伤残人数所占比例最大,通常在70%~80%,因工死亡人数所占比例最小,仅为2%左右。  相似文献   

5.
工伤康复早期介入工作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工伤康复不能早期介入,会耽误工伤职工的救治与康复,人为增加伤残率,降低工伤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积极推进工伤康复的早期介入,最终实现工伤职工“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作为《社会保险法》颁布后第一部修订的配套法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新《条例》)完善了工伤保险的适用和认定范围;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和工伤待遇标准,同时。也对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规范化和精确化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联社会保险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2,(6):60-61
某职工在甲统筹区参加了工伤保险,在此期间发生了工伤事故死亡。几个月后,其单位改到乙统筹区登记注册(仅仅是单位所在地变化了),并在乙统筹区继续参加工伤保险,在甲统筹区的工伤保险缴费同时终结。其后该职工被甲统筹区工伤认定部门认定为工伤(单位注册地变更前申请认定的)。该职工的工亡待遇应由哪个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保障》2013,(1):56-57
案例回放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条规定:“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2011,(5):62-63
案例回放 某未成年人因未满16周岁不能参加工作,遂借用成年人身份证到某单位工作。该单位以身份证姓名为其办理了参保手续,缴纳了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该人员在工作时因工作原因遭受伤害,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在审查待遇的过程中发现其属于童工,拒付工伤保险待遇。而用人单位也表示,他们在招工时只做形式审查,对该未成年人冒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工作是没有责任的,也不愿意赔偿。他们的意见是否正确?应如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保障》2011,(3):66-66
主持人:我单位有一职工,工伤伤残四级,已参加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请问,他是否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他的伤残津贴低于当地养老保险费缴费下限,如果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如何确定?如果从伤残津贴中扣减养老保险费,则其领取的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怎么办?如果伤残津贴由社保机构直接发放给工伤职工,而其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费怎么办(单位无法强制他缴纳)?  相似文献   

11.
工伤补偿是工伤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其核心问题是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即:伤残津贴、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待遇水平(以下简称三项待遇)。科学确定三项待遇的调整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统筹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保障工伤保险制度健康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 我单位从2004年1月起参加了工伤保险,但一直未缴费。2004年12月份一次性补缴了全年的工伤保险费用。 2004年6月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社保机构说我们是12月份才参加统筹的, 不能由社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我们认为社保机构的做法不对,“既然让我补缴费了,那就应当把已经补缴费期间发生的事故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对吗? 内蒙一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规范的管理是工伤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基础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与缴费单位、工伤职工(也括工亡职工的遗属)以及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各类工伤保险关系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保障》2013,(6):64-64
主持人:有位朋友,原在部队因公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已经退休。现在原“公”伤复发,不知能否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职业病可以在退休以后认定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我们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应当认定为工伤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保障》2010,(2):65-65
主持人:我公司一名职工因工伤,住院治疗共花费11万余元,全部由单位垫支。在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销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经办机构要求提供明细等单据,而医院出具的各类单据不符合其要求。如:外固定就花费了三四万元,医院的理由是外固定属于一次性耗材必须买,根据职工的伤情也必须使用,而经办机构则认为外固定不在报销范围;经办机构要求出具四肢多普勒血流图中文报告单,而医院出具的不是中文报告单,  相似文献   

16.
享受待遇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22万人次,其中享受医疗及康复待遇占5l%,享受伤残待遇占24%,享受工亡等其他待遇占25%。 2011年享受待遇人员163万人,比上年增加15.55万人,同比增长10.54%。其中伤残职工占86.14%,因工死亡占1.23%,供养亲属占12.63%。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2,(3):67-67
主持人:《工伤保险条例》只规定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并未规定一至四级工伤伤残人员养老保险费缴费截止时间。我们作为企业破产清算人员,在执行《工伤保险条例》和计算工伤职工待遇时,很难确定,能否按人民法院裁定企业破产日作为缴费截止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24,(1):58-59
<正>核验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资格是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群众办理社保业务的高频事项。《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对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期“条例解码”栏目对此进行深度解读,并提供相关参考案例指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规定第二十五条个人出现国家规定的停止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形,用人单位、待遇享受人员或者其亲属应当自相关情形发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实后应当停止发放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 劳动者退休后因为退休前从业期间的职业危害接触史而被认定为职业病,在尚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时死亡.从技术上看,其伤残等级应在1—4级.其家属主张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工伤待遇.相关人员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包括一次性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0,(8):65-65
主持人: 一煤炭国营企业职工1986年因工受伤,一直未做劳动能力鉴定,其受伤后一直在原企业工作。原企业于2009年11月申请破产。现经劳动能力鉴定,该职工伤残等级为5级。破产清算组向其发放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安置费。现在其又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主要是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请问,能否再给他这两项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