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7,(12):42-42,50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业正呈现出一派红火的气象,也毫无疑问中国政府要大力扶植和振兴民族车业。但是,中国汽车业真的昌盛了吗?我们的民族车业真的形势大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压锭”?汽车业对你说“NO”!钟东在整个汽车业中,产能大于市场需求是铁打的事实。大家都知道,纺织全行业在艰难地“压锭”,煤炭全行业在痛苦地“关井”,于是大批纺织工人和采煤工人不得不下岗。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汽车业将遭遇“压锭”吗?我认为不会。早先一些...  相似文献   

3.
刘晓芳 《IT经理世界》2013,(2):32-35,10
汽车真的会变成消费电子、遭遇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行业清洗的厄运、退出历史舞台吗?苹果、谷歌、微软这三家公司的行动,正让这样的“恐慌”情绪在汽车业蔓延。  相似文献   

4.
《汽车观察》2010,(10):48-49
并购、联盟至今仍然是个谜。它们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进吸引着企业家。这一进程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都迫使企业家们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孤军奋战,新的产业联盟将如何产生,汽车业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发展?这对未来的汽车业又意味着什么?这将怎样影响着各个行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摩配》2007,(6):49-51
中国汽车业轰轰烈烈的背后,到底缺乏什么?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师直言:“中国没有设计”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在北京车展期间表示,目前的中国汽车业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乏设计。他强调,境外汽车合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市场赢利,以此为基础,他们不可能扶持中国合作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企业自1983年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以来,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企业建立了近600家三资企业,汽车产量己跃居世界前10位。然而,以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为主要目的汽车业合资,在走过二十年风雨历程之后,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前夕,面临着新的课题──外方为什么越来越提高增资比例和期望控股(独资)?这是否应该引起中方合作伙伴的反思?中国汽车业合资之路还怎么走? 增资──大势所趋 不久前,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其合资双方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莱公司签…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社会》2012,(19):20-20
目前汽车业在我国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世界各国,汽车增加率猛增。而汽车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是什么?汽车业过度增长,超出了一个国家对此文化的增长速度时,很多关于汽车知识就会与消费者脱节。  相似文献   

8.
说出来有谁会相信呢?中国汽车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不是上汽,不是一汽,也不是广汽,而是一家名叫“吉利”的民营企业。 “不会吧?就吉利?”初听之下,很多你都会这么下意识的反问。唉。谁让李书福刚出道时不懂“规矩”,  相似文献   

9.
这次上海车展,《AutomotiveNews》欧洲版主编LucaCiferri受刺激了。展馆里,很多中国本土品牌都让他感到意外,无论是设计做工.还是技术品质,原来令这些欧美人士很看不上眼的中国品牌,似乎一夜之间都脱胎换骨了,而且,还那么便宜!难道以后汽车业也将无可阻挡地成为中国人的天下?  相似文献   

10.
通用.克莱斯勒的破产,其供应商的日子是否好过?疾风苦雨过后,汽车业是否已经触底?6月初刚从美国回来的陈以龙博士将给我们解答这些问题。这位AlAG亚太区总监兼驻中国首席代表的此次行程是继续和CIAPE洽谈合作事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想要融入全球采购体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汽车观察》杂志社记者专访陈以龙时他一一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极中的最大竞争者,当推中国汽车工业和印度汽车工业。中国“龙”和印度“象”,谁会成为这场汽车业竞争最终的强者?这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在3年前上汽大通刚发布的时候,市场上有观望,甚至也有质疑。与其他品牌从零开始不同,上汽大通以国际化的品牌和技术的高起点进入中国,是否服水土?上汽能运作好这样一个品牌吗?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买单吗?国际市场的消费者买单吗?经过3年的运作,市场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也使大通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成绩单。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大通的进入是将国际同步的产品带了进来。大通更是为中国商用车品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入世使中国的汽车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汽车业也由此产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嬗变。2002年是中国汽车业可望释放出巨大潜能的一年,也是国人和世界对之充满期待的一年。中国汽车业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无数的曲折坎坷,在满怀激情与盼望中终于有了几许的收获。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使我们的观念日渐开放和成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的成员,中国的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市场交易规则日趋完善,这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高新技术全球范围日益广泛的应用,首当其冲使汽车工业从传统产业跻身于…  相似文献   

14.
《化工管理》2008,(11):91-92
中国的传统文化太强调所谓“智谋”的作用,于是整个中华文化圈有了一个神一般的诸葛亮,而最重要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实力。如果诸葛亮手中有百万精锐,曹操还敢来赤壁吗?司马有胆量到城下听一曲吗?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智谋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如此推崇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铁的成功,引进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引进之初,中国铁路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你买了一张图纸,就叫引进技术了吗?就能引进技术能力了吗?不一定的。市场换技术,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不要太相信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摩配》2007,(10):70-72
中国汽车业已经卷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洪流当中.如何分享广阔的海外市场?本版通过“零部件采购、海外出口、海外建厂”三大热点.回顾了中国汽车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海外”成绩。中国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在诱惑着海外汽车巨头;自主品牌汽车受压于国内激烈竞争.开始了汽车出口之旅:而更有雄心的一些本土车企.则开始奔赴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老总话车市     
国产轿车价格市场放开,加入WTO在即,中日贸易磨擦,车市谁主沉浮。国内经济型轿车价格鏖战,利弊何在?深圳市民对房地产、家装等大件消费坚挺,汽车业能否更上一层楼?…… 面对如此众多有关汽车的话题,本栏目搭建的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请深圳汽车业界的老总们直面消费者,多一份对深圳汽车业发展的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汽车业的“创新焦虑期”内,该由谁、从哪里、怎样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9.
日前,国际汽车业再现购并狂机,汽车工业巨子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强强携手,实现了被誉为“将会改变世界汽车业面貌”的历史性合并。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是世界汽车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企业合并行为。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合并既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破产吞并、兼并,也有别于彼此讨价还价的合并,而是各取所需,两厢情愿。正如双方最高管理层在合并的签字仪式上强调的那样,是最佳合作伙伴之间的理想合并,“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大势所趋。毫无疑问,融合了德国严谨和美国豪放精神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  相似文献   

20.
谷歌宣布退出中国使得一些在华跨国公司的情绪低落,再加上去年的力拓事件、投资环境和政策法规的改变使部分在华外企陷入焦虑:中国对外企不再友好了吗?外企在华不再受欢迎了吗?诺基亚用在华25年的经验告诉你,跨国公司在中国仍然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关键是你要理解和真正融入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