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价值空间和发展前景。社区商业的开发和运营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重点分析社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和商圈的辐射力,从而确定合理的社区商业规模和商业业态组合。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商业的含义及开发运营的要点;接着分析了社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从商圈理论和饱和指数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社区商业的合理开发规模;最后对社区商业的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业态组合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商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商业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商圈分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业企业的发展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商圈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经营业态、商店规模、竞争者的位置、交通条件等许多因素.对于多数门店来讲,商圈分析应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商圈内商业组合的分析及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商业业态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中国商业领域中,市场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复合型商业业态通过不同业态的组合和协同,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将业态价值与供应商和顾客的价值结合在一起,通过共赢的价值体现将成为主流商业业态。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工作重心实现战略大转移以来,北京市商业体制机制经历了不断调整变革的过程。从放开所有制控制到大规模引进外资,北京市商业业态也经历了从单一传统模式到多业态竞争并存的现代业态格局。改革开放至今,北京市商业业态的变迁成为北京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和缩影。通过北京商业业态变迁历程的研究,试图总结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经验和规律,探寻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选择零售业态的准则及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零售业态选择的因素是广泛的;业态模式的效果是许多因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本质上讲,不同的业态模式实际上是这些因素的不同选择、定位和组合。本文在分析零售业态效用及其所决定的零售业态选择的基本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零售业态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分层互补、均衡分布、适度竞争的零售商业格局,连锁经营、特色不同、定位不一的零售业态、优质规范的服务质量,概括了美国零售商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7.
现代北京商业的发展以1956年公私合营为起点,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走过曲折,也创造了辉煌,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商业在变革和创新中走向现代化.本文从北京现代商业企业的崛起、商业发展业态的升级、商业所有制结构的创新优化、国际商业品牌的强势发展及商业老字号的发展创新五个方面对北京现代商业的发展加以研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影响零售商业形态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实际,论述了我国零售商业形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零售商业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大型化的特点,连销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场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零售业态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9.
社区商业是城市流通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在零售革命背景下,"互联网+生活服务"成为社区商业新的增长点,本文针对当前社区商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提出建设社区商业新生态——现代生活广场的构想,并从发展目标、关键点、政策支持及企业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业业态多元化是市场放开、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零售商业流通领域目前已呈现多种业态互相并存、互相竞争、互相配合的新格局。超市、便利店、仓储式超市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成为流通领域新的亮点。在这一格局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零售业态以赢得竞争优势显得十分迫切。业态选择应该转变观念,实行业态多元化;业态布局科学合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互相配合;多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