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并实施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让农民自愿接受并主动尝试应用是推广农村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出发,简要阐述了当前几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电商视角提出了"政府+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农村电商平台"模式和"自营式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机构"模式两种新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针对农村地区推广这两种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形式,其中以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在电商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模式难以覆盖新需求以及互联网金融高效率低成本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商金融快速发展.电商金融在个人、商户两端业务中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通过乘数效应放大了平台的交易规模以及活跃度.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电商金融同样存在着一些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和监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阳 《河北企业》2015,(3):47-49
<正>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金融业的渗透逐步加深,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互联网金融以其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及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面貌和人们的金融需求,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发起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多年以来以稳健的经营承担着国家最主要的信用中介、信用创造的职能,一旦商业银行体  相似文献   

4.
自李克强总理于 《政府工作报告》 中推出"互联网+"概念,"互联网+"创新引发热潮.随着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供应链金融也逐步从线下向线上化演进.文章在厘清供应链金融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出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化发展的三条主要路径.并根据各自特征差异,将三条路径分别命名为传统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化、电商供应链金融、基于电商平台的银行供应链金融,最后结合国内实践案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所受到的冲击也将更加明显。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借贷平台以及互联网创新理财产品使商业银行流失部分客户群,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分流,并推动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存、贷及中间业务都受到了冲击。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应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第三方支付、网络在线平台、金融理财、P2P融资的出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产业创新,迎接挑战。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理论,结合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5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互联网金融发展迎来关键窗口期,大学生消费信贷分期成为市场各方争夺的新热点.各种消费金融公司、 分期平台、 电商机构等争相布局这个破具有潜力的市场.本文探索目前大学生消费分期的主要模式和特点,从互联网金融环境、 分期平台、 消费者这三个角度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了稳住地位,自建“互联网”平台或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反击互联网金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竞合关系,讲述两个行业的合作现状,尝试从产业链运行的视角探索商业银行反击互联网金融的新路径,达到实现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竞合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互联网金融则以其"开放、平等、共享"的特点将以商业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垄断地位打破,并给传统金融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的金融体制变革刻不容缓,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将走向融合。本文以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理论支撑,多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以其为背景探讨了传统商业银行所应对的挑战以及应当采取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物流科技》2014,(2):I0001-I0001
正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合型互联网的影响深入到各行各业,这种将各行业顶尖技术紧密相连的新型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现代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也给各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从事物流行业多年的姚冬梅女士凭借敏锐的眼光察觉到了该领域的潜在市场价值,率先创建了"中国物流公司"平台,成为国内首家抢滩3G网络市场的电商平台。据姚冬梅女士介绍:中国物流公司电商平台的推出,主要目的在于对行业进行研究、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商业银行传统小微贷款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电商平台网络金融给小微信贷带来的变化,就银行小微信贷转型以及未来与电商平台在小微信贷业务上的合作与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消费信贷产生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构成部分。互联网消费信贷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政府、机构的管制往往跟不上市场节奏,随之不断暴露出信用和监管等风险。于2014年在京东商城上线的"京东白条"可以说是电商平台下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典型产品之一。通过对"京东白条"的分析,对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分析,并在监管系统、技术发展和消费者意识3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殊途同归     
当前,网络金融已呈加速布局之势。不论是传统金融界向新兴互联网的渗透,还是互联网新贵同金融界大佬的联姻,双方似乎都嗅到了未来网络金融的巨大商业机会,尽管各自的产业出发点不同,但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最近有两则消息再一次印证了网络金融大势中的“殊途同归”。其一,前不久民生银行的股东们聚首前海,成立了民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公司发起人为民生银行的七家主要非国有股东单位和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业内人士称这是“国内第一家与商业银行形成对应关系的银商紧密合作型电商”。民生银行高层表示,此举是借助电商这个平台,提高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效率,把现在产业链金融的部分环节搬到线上,而不是把电商平台做成传统银行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14.
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下游消费者和上游企业,以此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可能产生较大的风险。本文梳理了当前主要的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模式,分析其存在的技术风险、监管风险、法律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迅速崛起,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借贷、理财平台、虚拟货币平台、众筹平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模式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分析了在互联网金融挑战中商业银行发展中应注意的重点及战略变革中应采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8,(9):68-69
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战略下,我国互联网金融更是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商业银行重视,并不断提升发展能力,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最后就商业银行如何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国逐渐成形。2013年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阿里金融版图不断扩张、腾讯开启基金战略、京东发力供应链金融,在各家互联网巨头纷纷以一种低调而又迅猛的姿态快速渗透到中国的金融业中,同时传统金融巨头们也不甘示弱,银行"电子商务"上线一周年,工行即将推出"融e购",打造"大电商平台",农行成立"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平安银行则深耕线上供应链金额服务,招行的小企业专属互联网融资服务做的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开发》2015,(10):96-98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尤其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生较大冲击,为研究应对之策,文章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梳理业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与认识,包括简要发展过程、概念界定及业务范围等;其次,是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分析三个"脱媒"对商业银行产生的挑战;最后,分析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应对策略建议等。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以金融领域为例,出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大众生活带来较多的便利.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下商业银行所受到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需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次研究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做简单介绍,并分析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影响,且明确商业银行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极大冲击。传统商业银行是否会变成“恐龙”?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重新布局?文章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双方竞合关系的形成机理,指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应着力于构建有效竞争合作的战略模式,共创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