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部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原始凭证的签批书写胡来。一、胡来的主要表现(一)批语模凌两可。一些单位负责人习惯性将批语写作“报”、“准”、“核”、“同乙”、“审核后报支”、“按规定报销”、“手续齐全拨款”、“经电话请示领导同意暂借”等。有的干脆不书写任何批语,签上姓名完事。  相似文献   

2.
报销凭证签字应规范化江西省余干县财政局张振华笔者在财务检查工作中,发现很多单位原始凭证上的签字不够规范。有的只有领导签字而无经办人签字;有的领导只是签了个姓,没有注明日期和是否给予报销;的有签在单据的左上方,装订后看不到所签的字;还有的图省事,用复写...  相似文献   

3.
外地出差差旅费的报销工作,作为财务人员,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在报销实务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正之风:有的多借旅费,拖欠公款,有的乘机游山玩水;有的绕道办私事;有的擅自乘飞机、“先斩后奏”;有的滥报开支;还有各种名目的会议费、包车费,等等。其中有的不合理开支,先经领导签了字,再来财务部门报销,这就更使经办会计感到棘手。 针对上述情况,我厂对报销制度先后作了四次整顿,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可以用  相似文献   

4.
报销凭证应先审后批张马群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有将开支凭证先交有关领导签字后,再由会计人员审核报销,即先批后审。这种作法弊端较多。其一,不利于会计监督。因为对经费开支标准,会计人员掌握比较全面,领导同志往往不了解得那么具体,因而有些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开支,...  相似文献   

5.
对财务报销签字实行"一支笔"的规定是各单位工会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执行好这项制度,确实能控制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我们在对下级单位财务汇审时发现了"一支笔"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单位在报销时只有领导一个人在发票上签字,但无经办人员及相关人员签字说明;还有的负责报销签字的领导自己经手的业务,自己签字报销等等。  相似文献   

6.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7.
王文章 《会计师》2012,(9):72-73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8.
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支笔”审批报销由来于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这项制度的实施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财务审批“一支笔”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少单位内部财务实行封闭管理 ,并严格要求财会人员“保守财务机密”。这样单位也就变成了某些主要领导的私人家园 ,会计自然成了私人管家。个别领导与会计共同作案 ,侵吞私分公共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暗箱操作 ,浪费严重 ,分配不公导致基层单位干部职工之间矛盾突出。“一支笔”审批财务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支笔”审批…  相似文献   

9.
王俊岭 《理财》2003,(2):9-9
目前,一些单位原始发票在使用和理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原始发票的单位舞弊现象严,不按实际发生的经济内容开具发票。这一现象在商业企业尤为突出。2.报销凭证不具备法定内容。如印章不符,内容不全,以发票的非正本报销,先盖图章后复写等。3.部分单位以虚假发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违纪违规现象严重。4.有些单位或个人不择手段涂改原始单据以达到某些目的。如涂改数字、抬头、年月日等。5.个别单位以领代报、以借代报、以拨代报,形成账外资金。原始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也是会计记…  相似文献   

10.
凭证摘要颇能体现会计人员的基本功。一份高质量的凭证摘要,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且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又不能“简而不明”。笔者试举三例加以解释:举例一:“张三差旅费”本摘要过于简单,若仅根据摘要看不出该笔经济业务的实质是借款、报销或是其他内容。建议将本摘要作如下改进:若张三因出差而预借差旅费,则可写成:“张三借差旅费”;若张三因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则可写成:“张三报差旅费”;若张三因故取消出差而退还预借的差旅费,则可写成:“张三退差旅费”;这一字之差的“借”、“报”、“退”将该笔经济业务的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会计审据歌     
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根据会计法规的要求,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向会计人员介绍依法审核单据的“会计审据歌”。防范“病从口入”关。一审法规来对照,非法开支要顶掉;二审单据发生时,时间日期要对号;三审印章不能少,章印不全不能要;四审项目要齐全,项项联系是关要;五审单据要规范,白纸发票严禁报;六审经办和经手,签字盖章方有效;七审单据真与假,谨防单据有伪造;八审领导签上字,未经批准不能报;九审大写与小写,金额不能差分毫;十审预算与决算,各项规范可结报;审查单据不马虎,依法堵漏放好哨。会计审据歌@王志涵$江苏省射阳县…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到新疆乌什县检查退耕还林工作,看到县林业局有关财务账目中,由纪检委出具的“接待通知单”,里面详细列出了被接待单位来人、级别、人数以及陪同人员、开支、审批报销等有关内容。该县财务规定,接待单位只有凭“接待通知单”才能在“招待费”中列支。 这张“通知单”使人深有感触。乌什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行政或企、事业单位中,资金报销大都是采用以下程序:先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查后签批,再找出纳报销,然后经会计机构负责人(一般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后由具体会计人员制单及记账。在具体工作中,此种签批程序暴露出很多不足,尤其是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原因是审批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手中,小到一张纸、一支笔,大到汽车、楼房。在单位负责人签批之后,会计机构负责人很可能会迫于情面或其他压力而不能正确行使其监督职能,这就致使一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工会财务审计活动中,发现有几个问题在多个县工会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现与笔者的意见一同提出,以期引起有关单位充分注意,加强财务管理。   一、无汇款单作书刊征订单位的附件,不得报销。审计中发现,有多个单位直接将书刊发行部门的《征订单》作报销凭证。主要原因,此类订单中印有提示:“此联已加盖收款单位财务章,可作报销凭证……”,这种提示给订阅单位经办人钻了空子,是否订阅了书刊,谁知道 ?笔者认为,订阅单位不得受理此类订单而予以报销;这些征订单位不要作出“可作报销凭证”的提示,而应象多数书刊征订部门那…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财务会计界沿用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即一切财务支出由主管财务的行政领导“一支笔”审批,即可报帐列支。也有一些单位采取较小限额内的财务支出由财务科长“一支笔”审批。这两种不同限额形式的“审批一支笔”办法,有较多的弊端,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以行政领导“审批一支笔”而言,其一,削弱了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职权、地位和作用,使会计监督职能名存实亡。行政领导大笔一挥,出纳员服从命令照付,记帐员照数入帐,等主管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会计凭证发现有不真实、不完整、不合法的情况,也来不及了。其二,法律责任界限模糊。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原始凭证规范难。 一是从市场购买的商品,有的凭证不是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二是有的上级部门向单位收取管理费,不出具财政部门监制的统一收据。三是个别单位有用白条作支出的现象,由于款项已付,领导也只好签字报销。上述支出尽管凭证不规范、不合法,但会计人员很难拒绝。  相似文献   

17.
强瑛 《上海会计》1997,(11):48-48,43
发票,本是结算费用的一种凭证,而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一些素质不高、律己不严、守法意识不强的公职人员,往往利用因公出差、经手购物、公物检修或接待来客的便利条件,钻单位(部门)领导审核批报不严、财会人员监管不力的空子,想方设法在发票上造假做“手脚”。发票在他们手下竟成了牟取不可告人私利的手段。发票造假花样多大头小尾有些单位公职人员,在检修公物时,往往通过开“大头小尾”发票低价修理,高价报销。有的司机在维修公车时,往往请修理厂职工在休息时间或节假日修理,按工时收费标准的一半或更低标准付给修理费,修…  相似文献   

18.
马善记 《财政研究资料》2004,(13):F003-F003
襄樊市襄城区欧庙镇胡河村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把“同意报销”公章分成4个章.由4人保管,即支部书记保管“同”字,村民小组长保管“意”字,党员代表保管“报”字,村民代表保管“销”字,村里一切开支必须4个章子拼在一起方可报销。  相似文献   

19.
浅谈财政会计支出列支问题●蒲玲一、财政会计对支出处理的现状按照现行《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拨出时,列入“经费拨款”科目。每月和年终,汇总各单位所报银行支出数转列“预算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拨给的经费除按实际支出...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结算凭证上的开户银行栏只写“县支行”三个字,哪个县看不出。我们还收到一份汇款单,汇出单位栏内写“平人支”三个字。我们想。“人支”可能是“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简称,“平”字又是哪里呢?仅我们山西就有平隆、平顺、平遥和平鲁等这么多带“平”字的县,究竟是哪个县无法判断。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