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全国度假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育和维持忠诚的游客、不断提升游客忠诚,成为每一个旅游度假区正在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探究亚布力旅游度假区已到访游客的具体特征,对已到访游客发放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此研究可以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在制定和实施管理营销策略时提供参考借鉴,以期不断促进东北甚至全国相似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和控制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城市旅游发展和管理越来越关键。国内外研究综述表明,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尤其对城市特征因素的研究。城市特征是城市旅游的必要组成,作为客观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言而喻。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二元Probit离散选择模型计量法,以长沙市477名游客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城市特征、个人特征和旅游动机三大变量下10个影响因素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假设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Probit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研究假设得到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绿化水平、环境保护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游客月收入、游客是否主动到访等因素对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游客主动到访因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作用最小。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使城市管理者更多关注城市发展与旅游质量,最后,从满意度改善系统、城市要素建设、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游客营销引导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偏好和兴趣特征研究已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满意度调查和细分市场展开,在研究时效和话题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借助网络大数据研究分析方法,基于游客情感分析理论,以赴澳中国游客发布在国内旅游网站的评论为素材展开分析,比较其与国际游客的差异性,继而解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游客在吸引物类型和旅游活动两大要素上与国际游客存在较大差异;(2)目的地要素和吸引物类型均有可能引发中国赴澳游客的正负面旅游情绪,地标性景观和多样化特色较能引发中国游客的正面评价,而中国游客对澳文化资源和冒险性旅游活动评价较低;(3)中国游客对澳大利亚旅游城市的情感喜好,与其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城市基本职能存在一定关联.这些发现与当前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较为吻合,但与现存针对中国赴澳游客的满意度调查不一致.研究的意义在于开拓了研究游客偏好和评价的新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国际旅游目的地改进针对中国游客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亲景度的概念,利用亲景度指标,以美国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度美国游客旅华的人数.分析了美国游客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昆明、桂林六大热点城市的亲景度,揭示了美国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的偏好程度,提出了深层次开发美国客源市场的对策,从而确定针对美国客源市场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野生动物观赏旅游在唤起敬畏感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值得研究者多加重视。本研究以斯里兰卡大象旅游为例,试图对敬畏感所包含的4个维度(时间感、联通、浩瀚和适应)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或旅游行为特征以及到访不同野生动物生境下的旅游者所获得的敬畏感差异进行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旅游者获得较强的敬畏感,但旅游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女性、中年人或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者能够获得更强的敬畏感;与大象拥有特定文化联系的斯里兰卡和印度游客体验到的浩瀚和适应感明显高于西方游客。此外,自然情境在旅游者获得的适应感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对携程旅行网上有关湖南长沙的游记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进行量化研究,以网络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游客个体特征与行为分析、高频特征词归类分析、游客情感分析及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四个方面入手,定性分析并归纳游客关于长沙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情感及总体形象的感知规律,进而针对游客的负面评价提出长沙旅游形象优化策略,以期为长沙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意象在增强游客感知、提高区分度及扩大竞争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游客凝视"的视角出发,以无锡拈花湾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网络游记及评价为研究样本,对游客凝视度高的旅游意象进行梳理分析,从而为提升拈花湾感知形象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入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境旅游者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在游客满意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的研究方法,并选取了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宾馆饭店、餐饮、交通、娱乐、购物、导游服务、邮电通讯7个方面对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了测度;最后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各地区朱来入境旅游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企业节事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形式,对旅游市场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文章以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为例,从游客参与感知视角,测评华侨城文化旅游节的节事效应,探究企业节事活动中游客体验评价的具体表现。研究设计并构建了节事活动游客参与体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测度游客参与体验。研究结果显示:文化旅游节带来的效率价值、功能价值具有竞争优势,可进一步强化;基于认知价值的游客参与体验评价亟需提升。在之后组织节事活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性和特色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运用结构方程,从情感与认知两个视角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运用LISREL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游客的"满意"是认知与情感两条路径综合影响的结果。消费前情感因素显著影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体验评价与属性评价(γ11=0.23**,γ21=0.24**),消费后情感因素显著影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知价值评价(β43=0.41***),感知价值进而显著影响满意度形成(β54=0.73***)。游客对产品的体验评价较产品属性评价更显著地影响消费后情感、感知价值及游客满意度(β31=0.54***〉β32=0.22**;β41=0.46***〉β42=0.22**;β51=0.18*〉β52=0.17*)。而消费前期望与消费后情感及感知价值并无必然联系。同时发现,游客对审美体验与教育体验的感受更强烈地影响他们对产品的体验评价。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顾客满意度及购后行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冯捷蕴 《旅游学刊》2011,26(9):19-28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钟洁 《旅游学刊》2012,27(8):95-103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合理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游客参与博彩消费行为的现象日趋普遍,但对于中国游客博彩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却极为匮乏.该研究将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引入中国游客的博彩消费行为研究领域,建立游客博彩消费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以到澳门旅游时参与博彩活动的中国内地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270份有效问卷,并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游客博彩消费行为意向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游客的博彩消费态度、博彩消费的正向预期情绪、博彩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以及游客过去的博彩行为对其博彩欲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博彩欲望会进一步正向影响游客的博彩行为意向.同时,游客的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博彩行为意向亦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是,游客的博彩主观规范、负向预期情绪对于博彩欲望的影响并不显著.该文的研究对于检视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在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以及丰富和发展博彩消费者行为理论文献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我国的出境游客数量高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消费高达1045亿美元,我国游客成为全球众多目的地竞相争抢的客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在中国游客受到追捧的时候,我们也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主要是国际社会对部分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诟病,比如缺乏秩序、不尊重当地文化、不尊重服务员工等.这些负面评价的扩散很容易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众以及国家形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该研究依托机会主义行为理论和制度环境理论,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规制性制度环境在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治理方面的作用发挥情况.以保定、天津、北京、济南、杭州、昆明等地556名参加过包价旅游活动的游客作为样本,运用PLS路径建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互依赖不对称与环境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游客对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的感知,游客会因为机会主义行为感知而降低对关系质量的评价.总体来看,规制性制度环境能够降低游客对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的感知,但是作用相对有限.而对于游客机会主义行为感知对关系质量的负面影响,规制性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感官是人体收集信息的核心工具。游客感官体验是旅游体验的组成部分,通过接收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而形成。目前游客感官体验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尚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论述与展望。本研究在对游客感官体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游客感官体验的研究态势、内容、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主题,包括概念界定和测量内容的完善、挖掘游客感官体验内在形成机制,以及丰富不同旅游阶段、目的地和不同游客类型的感官体验研究等方面,旨在丰富和提升游客感官体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推广和旅游营销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系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4个层级和技术支撑构建了4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的31个省市级旅游官网进行了评价.评价发现,我国省级旅游官网总体的营销功能较弱,在信息提供方面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其交互、技术、关系、交易的功能都较差,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游客需求,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在不同层级的旅游营销功能上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8.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熠 《旅游学刊》2012,27(2):72-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以携程网的在线评论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基于“认知—情感—总体”的三维理论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游客对玉龙雪山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表明:游客对玉龙雪山的认知形象主要表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景区环境与氛围四个方面;情感形象以积极为主,消极情感主要集中在天气因素和景区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看,游客对玉龙雪山旅游形象的评价比较高,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玉龙雪山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游客如潮般涌向美国的繁华都会,法国的浪漫乡间,西班牙的阳光海滩时,国际游客的视野也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中国这片朝气蓬勃的旅游热土。习惯了身边的繁华似锦,习惯了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当国际游客挎上行囊,在地图上圈下中国这个目的地的时候,他们心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