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调研发现在目前手机市场上,商家在宣传其智能手机相机功能时,大多单从相机本身的属性深入介绍,忽视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用户遇到的问题.本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形成了一套问卷,从而建立用户体验测评体系,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获得一手数据,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试图挖掘并发现iPhone手机用户对于其手机相机模式丰富性的满意度与电池损耗发热情况、 拍摄技巧以及相机像素与功能丰富性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经过中介分析法,作者发现电池损耗度与发热程度,严重影响用户对手机自带的各种繁杂相机模式的满意度.希望这次研究使得iPhone手机开发营销相机功能时能考虑到手机自身电池损耗度与发热程度、 手机特殊拍照小技巧以及手机像素对其使用感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快速普及的消费品,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手机的拥有量已超过4亿部,而且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但是,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质量投诉却面临着"高烧"不退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正>一、"多媒体"融合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数字语言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打破传统分工格局走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媒体、跨行业合作随处可见。"多媒体融合"成为信息社会新的生存法则。网络媒体的出现更加剧了媒体之间整合、融合的速度。而随着跨媒介、跨行业融合的加剧,许多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也应运而生,什么电话广播、网络电视、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等,名目繁多。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的商业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形成,这将带来一场数字化的"商业地震",预示着新商业秩序的形成。我们需要对当前的企业成长环境、成长观念和未来的挑战进行再思考。"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在"大智移云"技术加速应用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手机这个移动终端已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须臾不在身边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慌"。有人形象地说,以前讲"天涯若比邻",现在是"比邻若天涯"。手机的广泛使用进一步促进了人与  相似文献   

5.
谷歌让我们变笨了吗?我们的隐私已经成为Facebook的商品了吗?我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Twitter是不是罪魁祸首?数字文化的未来也就是你、我乃至全人类的未来,而数字文化的前景取决于我们能否很好地掌握利用媒体的方法。如今,媒体已然渗透入我们的世界:它扩充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丧失了心无旁骛的能力;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却让生命变得复杂纷乱。你使用搜索引擎、用手机上传视频或者更新Facebook状态的方式不仅关乎自身,也与所有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裘寅 《上海质量》2003,(4):14-17
编者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主题的确立,既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又是上海结合自身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对"城市病"这一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进行深度思考的结果.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这就需要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处处"以人为本".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大手笔建造绿地,用高科技的数字技术让聋哑人也能"打"手机……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这些闪现着人本主义的都市细节在我们身边已经越来越多.不过,这里权让我们来一次"鸡蛋里面挑骨头",看看我们的上海还有哪些细节不够"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手机几乎跟手表一样的普及,小小的手机的确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目前中国手机的拥有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有将近3亿的手机用户,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都说好马配好鞍,一部合格的手机当然耍配上合格的手机电池才行,但从近期省质监局对市场上手机电池定期监督检验结果来看,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消费者选购手机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三星推出照相手机 三星电子又成功开发一款多功能照相手机SCH V200,它是一款内置无需使用胶卷的数码相机功能的翻盖CDMA手机,使用照相手机的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拍摄到一些紧急情况或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在普通模式下,SCH-V200照相手机能够拍摄20张35万像素北京某药用户先按下手机侧面的相机模式按钮进入拍摄状态,再将手机后部上方的照相易见是几年前的说明镜头拍摄到的景物就会显示于手机正面的彩色液晶显示屏.此时,按动显示屏下方的快门,用户即可得到一张清晰鲜艳的数字照片.  相似文献   

9.
刘彦武  吴俊 《英才》2012,(9):115
用手机支付购买电影票、到超市购物用手机买单、甚至"刷手机"乘坐地铁、公交车……在移动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手机支付功能已经不再是电子达人的"尝鲜"之举,尤其是在深圳这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移动支付更早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深圳公交系统提供的数字显示:该系统推广移动支付近一年来,移动支付用户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你是否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曾有过这样的困惑:电脑越来越聪明,手机越来越智能,生活越来越方便,按道理说我们应该越来越轻松才是啊,怎么就越来越累了呢?对于"压力"一词,每次一提到我们似乎总容易将它与疲惫、负担、痛苦等消极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尽管心理学研究证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今一个处处都贴满了"绿色"、"生态"的标签的社会之中,我们离这些"绿色"的东西还有多远呢?当今,我们好像看到现今生活之中,处处是"绿色"的各种建材,世界到处都是"绿色"的。而在学术界,大家统一为所谓的"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生产制造和应用过程以及之后的再升循环利用等缓解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负荷降低到最小并且对人类没有任何健康上危害的材料为绿色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吴任嫡  景鹏飞 《价值工程》2021,40(12):154-156
研究者通过使用针孔相机模型及凸透镜成像原理,对手机相机进行模拟,仅利用一把直尺,即可计算手机相册中实际物体的三维位置,其中最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对相机标定方法的改进.本文讲述了研究者所作创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终通过固定小球位置,拍摄小球图像分析其位置,比较分析结果与实际坐标,发现二者误差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3.
孙春艳 《经营者》2006,(22):56-59
从“桌面生活时代”到“掌上生活时代”,手机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今,以手机为平台的移动营销又再次颠覆传统营销的桎梏,实现了即时、互动、精准、个性等传统营销无法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手机的强大功能,改变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虽说方便快捷,但使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接受知识面广,引领着时尚潮流、彰显个性,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当代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也是社会一直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和体育锻炼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体,本研究为探讨手机依赖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对337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度比男大学生要高,体育锻炼量与手机依赖的戒断行为、突显行为、社交行为、心境行为呈负相关,大运动量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较高.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知道手机,但未必人人都知道目前大部分手机用户使用的手机的学名叫蜂窝式移动电话,更少人知道它全称是“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但这丝毫不影响手机应用的普及,现在手机已成为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见的耐用消费品。随着手机品种、式样、功能的层出不穷,消费者对手机产品质量的投诉量也是一路攀升。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问大家与自己距离最近、陪伴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大家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父母、想到老婆或者女朋友。如果问到物件呢?答案可能千差万别。然而,只要稍加提醒,就会想到钱包、想到手机。这是我找网友做的测试,结果跟我预想的基本一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钱包,就只有手机与自己形影不离了。而每天放在我们兜里的手机,随着3G时代的到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能够购物刷卡,手机能够拍照传信,手机能够收发邮件,手机能够转账汇款,手机能够当VIP卡、当收音机、当MP3……,手机开始全面融入我们的生活。因此,手机与人,手机与人的内心越来越接近,通过手机,我们可以知道他喜欢什么东西,喜欢什么人,经常跟什么人联系,经常去哪里?手机这个小小的物件,实际上代表了一个人和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7月2日,一场大雨过后,多日密布的雾霾终散去,北京迎来久违的蓝天。这天蓝得着实令人震撼,像极了童话般的仙境。一时间,市民们纷纷拿起相机、手机记录这个"历史瞬间","这种好天,不拍张照都对不起老天爷";微博、微信上也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尤佳  枫聆 《总裁》2003,(9):50-52
购买手机的时候,您可能会非常用心地去选择,到底是该用国产品牌的手机,还是洋品牌的手机,但是你未必很用习关注过这样一个数字,那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国产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51%。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财政部发布的《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4]1号)仅对新闻出版业主营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做了规范,未对数字出版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也只提供原则性的规定,在  相似文献   

20.
手机的出现,使人们的资讯便利了,手机也成了人们重视生活的一种体现。手机功能的开发也使手机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话的工具,如今功能越来越多,有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