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魅力中国》2014,(25):94-94
陶瓷雕塑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汉代陶瓷雕塑变成为了古人装饰与墓葬的重要器具之一。而到了唐宋时期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本文基于以出土的汉唐陶瓷作品对其分类以及艺术价值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分析能够为后续的考古与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孟继乐 《魅力中国》2010,(26):265-265
秦兵马俑作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引发了考古界、艺术界对此的大量研究。在已发表的研究文章中,多为秦兵马俑写实特征的论述。笔者则从秦兵马俑的肇造时代背景入手,将其艺术造型风格与西方雕塑进行对照,与秦朝同时代出土的文物造型相比较,进而得出秦兵马俑造型所具有的造型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海书杰 《魅力中国》2013,(20):118-118
摘要:在当代钧瓷设计制作不断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国钧瓷传统造型太多的涵盖了钧瓷的各个领域,可见传统钧瓷造型对现代钧瓷雕塑设计师的影响,而随着西方雕塑的进入.在取代中国传统雕塑的同时,随着人们追求的不断提高与审美的国际化,而西方雕塑的进入与发展由南向北逐渐的也对钧瓷的造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钧瓷雕塑艺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渐渐的雕塑越来越多的进入了钧瓷造型审美领域.使传统的钧瓷造型与现代的雕塑完美的融入在一起.为钧瓷注入新的血液,使钧瓷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与希望,促使钧瓷的未来能够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4.
张皛雨 《发展》2013,(7):53-53
武威汉代雕塑作品以其鲜明的时代风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以骏马为题材的作品,又最具特色。马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尤其在古代社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马被列为六畜之首,特别是在被称为封建盛世的汉唐时期,养马规模更大,后世有"汉唐之所以能张者,皆为畜牧之盛也"。  相似文献   

5.
<正>根雕造型构思贯穿宇宙、超越时空、联系古今、横掠万物,既给人以生命的复现,亦予人以哲理之思考……根雕造型是根雕创作者源自自己的情感、趣味艺术和潜意识文化生活的反映。根雕造型讲究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根雕创作者,在中国古人原始性格中,喜好从人性与自然、作品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明确根雕艺术创作的指导方向,强调创作前要接受大自然熏陶、领略天地、自然之道、仔细验看品味树根的形态、肌理、可突出的亮点,可利用、借  相似文献   

6.
陈忠和 《魅力中国》2013,(20):98-98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充实,精神文明也日益的提升,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雕塑也不断地涌现出新颖的作品。装饰雕塑也在不断的进步,笔者在此文中阐述了自己对装饰雕塑的认识和想法,全文论述了装饰雕塑的基本概念、装饰雕塑的表现种类、装饰雕塑的表现形式、装饰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装饰雕塑的艺术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景观塔结构设计缺乏统一的原则和标准,造型设计突破性不强,塔重指标偏重和经济性欠佳的问题,以藏区牦牛造型景观塔为例,分析总结了景观融合思路、造型深化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构布置和节点优化方法,为后续景观塔设计提供思路。重点对牦牛造型景观塔的结构布置方案进行了介绍;结合真型试验数据,基于虚功原理,对酒杯塔曲臂K节点的变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曲臂结构;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优化了曲臂K节点构造。提出的一种新的曲臂结构,K节点相对变形小,避免了瓶口节点正侧面受力不均,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文革时期的景德镇陶瓷雕塑作品类型多样、品类复杂、做工精美,这些作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术特色,本文主要从种类、样式和色彩三个方面来阐述文革时期的陶瓷雕塑的美术特色,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姜鑫 《魅力中国》2010,(3):265-265
张欣是当代作家,以创作爱情小说著名,其作品力求通俗、贴近生活。本文将从人物平凡性、情节平凡性、话语平凡性等方面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张欣的这一作品。通过平凡小人物的成长历程,真实反映其背后的宏大历史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富含砂姜黏土层地下工程施工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历史地质资料,根据富水性、黏土层厚度等条件将研究区分为四种类型,同时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等对相应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风险分级,并通过实际在建工程验证分级成果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工程进行风险预测,并分别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不同风险等级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2006—2016年收录在CSSCI的836篇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从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前沿时序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梳理研究脉络,直观揭示了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客观数据和图谱为依据,对农村金融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村金融研究发展的3个阶段,旨在为后续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网络旅游的内涵及层次结构,并对旅游网购、旅游电子商务、虚拟旅游、网络游戏等易与网络旅游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构建网络旅游系统;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完善网络旅游产业链。希望能为网络旅游后续研究与现实开发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成 《魅力中国》2010,(32):258-259
塞尚之前的造型艺术,从根本说,是模仿自然或是再现自然的艺术,衡量艺术的高低主要取决与再现自然的逼真程度如何。而塞尚的出现,则打破这个惯例。在塞尚看来,作品中描绘的对象都是为了实现他的艺术理想:将物体归结为几何形体,至于描绘的实际主题是不重要的。这是他艺术风格具体的表现。他还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塞尚的绘画作品来浅谈塞尚的绘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蔡莉 《老区建设》2009,(6):52-53
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创作相对薄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尚德义先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以《火把节的欢乐》此首花腔女高音作品为例,从风格与演唱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郝强 《黑河学刊》2011,(5):41-41
结构,是电视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组织方式。电视作品的叙事常为段落为单位展开的,段落是组织情节材料的自然单位,也是展开作品叙事过程中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自然步骤。  相似文献   

16.
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与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本文首先对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从几个方面提出怎样使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17.
物之灵     
提起焦兴涛的作品,似乎大家首先就会联想到矗立于重庆杨家坪商圈最繁华地段上的两座标志性雕塑——近7米高的购物手提袋。就是这个被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日常器物,被艺术家以放大的尺度,巧妙的造型,凸然置立于公共空间里。在阳光下,在熙攘的人潮中,它们以色彩的交错和叠线的扭曲来表现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群的关系,闪亮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传统雕塑技法概述 中国传统佛教雕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佛教自西汉末传人中国以来,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教造像自然也成为最为兴盛的艺术形式.传统雕塑技法大多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古老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而有很多技法业已失传,只能靠残存的作品对当时的制作方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唐铭键 《魅力中国》2014,(6):308-308
公共雕塑建设蓬勃发展,新的文化背景要求城市雕塑者考虑到雕塑的感悟性、参与性、交流性。雕塑设计者也必将从提供单纯的点缀装饰转变为: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境、人文关怀,且自然和谐的的高品质”共在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美国女雕塑家珍妮弗·梅斯特里10余年来用众多削尖的彩色铅笔创造了众多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梅斯特里来自马萨诸塞州.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创作以铅笔为材料的作品。虽然被称为雕塑家.但她的这些“笔雕”其实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制作过程十分耗时:她首先需要给每支铅笔打孔并将它们削尖.然后再用特殊针法缝制出造型备异的雕塑品。据悉,这种能将铅笔缝在一起的神奇针法叫做仙人掌针,能够有力地固定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