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川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系的主要分布区。通过研究延川南地区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因素,认为延川南地区煤层具有层数多、主力煤层厚度大、储层含气量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构造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是中高煤阶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与已获得较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效果的大宁—吉县和韩城地区相比,延川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资源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量。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其资源量为基础的,客观地评价煤层气量,用科学的方法计算煤层气资源量,准确地预测区块的煤层气资源量,是煤层气开发利用评价的重要内容。煤层气资源量是影响煤层气有利区评价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阳城县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煤层气综合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煤层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煤层气实际开发的基础数据,并在价格补贴从0.2~0.6元/m3以及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所得税的减免条件下,对煤层气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根据经济评价结果,对煤层气开发利用财税制度设计了六种方案.建议将煤层气开发财政补贴提高到0.5~0.6元/m3,并对煤层气生产企业所得税自开发项目盈利起实行“二免三减半”政策;免征煤层气开发的土地使用税.建议地方尽快出台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就是人们常说的“瓦斯”,是与煤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份是甲烷(CH4),含量大于95%,热值与天然气基本相同,在8000大卡/立方米左右。煤层气与天然气可以混合输送,混合使用,相互替代;是一种优质洁净的气体能源。在美国,生产的煤层气往往直接进入天然气管道进行销售。煤层气除了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外,可以用于发电,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炭黑等。近年来,随着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突破及其日臻成熟,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和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煤层气有望成为21世纪补充或替代天然气的洁净新能源.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刚刚起步,在能源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加快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作为非常规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有效开发。然而,煤层气井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位置分散,导致接入国家电网系统的成本高。所以,煤层气井场一般采用燃油或燃气发电机供电。但是,燃油或者燃气发电机存在燃料供应不便、故障率较高、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等问题,导致煤层气井场停电停产。虚拟电厂可通过整合燃气发电机发电、光伏发电、农用电网、储能设备等供电资源,形成多能互补的综合供电网络,构建稳定、经济、低碳的煤层气井场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7.
孙华超 《魅力中国》2010,(35):373-373
煤层气是一种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洁净能源,其赋存在煤层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地质与常规天然气的不同与联系,常规天然气的地质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煤层气地质研究还需要很多工作。但煤层气地质的研究可以借鉴常规天然气,因此,对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进行地质成因、气藏地质类型与赋存状态以及运移特征等地质特征的比较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煤层气地质研究更快的完善,还对煤层气含气性评价工程、开发工程以及煤储层模拟软件开发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清洁能源,我国煤层气的储量十分丰富,但是受到煤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渗透率低等条件的影响,我国煤层气开采效率较低,限制了煤层气的开发。因此,如何提高煤储层低渗透,从而提升煤层气的开采效率,成为相关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作为优质的无污染能源,被广泛应用到发电、汽车燃料等领域。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的生成、富集和运移等环节都与地层含水量、地层水离子成分等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产生的作用不同,煤层气在生成、富集以及运移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开采企业必须基于水文地质条件,优化煤层气开采的各个环节,实现煤层气的科学开采,切实提高其利用价值。当前,开采企业频繁遭遇水文地质问题。针对此情况,相关企业必须客观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明确两者的关联,对煤层气进行科学开采,切实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从地面钻孔,抽采煤矿井下工作面中的瓦斯,以达到降低井下瓦斯抽放压力、促进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是,由于地面井不断抽采利用瓦斯,煤层气的甲烷含量不断下降,氧气含量不断上升,使得集输利用面临较大的困难。为此,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可以增加煤层气的提纯设备,从抽取的气体中提纯煤层气,提高甲烷含量,降低氧气含量,切实提高煤层气的集输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废弃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井下瓦斯的抽放压力,还能显著提升地面煤层气的采收率,实现煤矿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抽采利用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煤层气是一种赋存于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21世纪新型环保洁净能源.新疆煤层气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利用这一能源新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对于新疆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新疆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现状,并对新疆开发利用煤层气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剖析,提出新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日前,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今年山西省财政部门将出1亿元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为鼓励企业抽采煤层气,我国启动了煤层气补贴工作。企业每抽采1立方米的煤层气,将得到012元的补贴。对此,山西省也制定鼓励政策,对开发利用煤层气,省财政补贴0.05元/立方米。预计今年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将享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1亿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市场的调查和研究,从SWOT角度,深入分析了山西省煤层气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其优势主要有资源与产业规模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其劣势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煤层气基础设施薄弱等。分析结果显示,山西已成为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并展示出良好的商业性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煤层气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用Excel、Ucinet分析工具,分析评价了我国煤层气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科研合作模式。具体包括:专利申请趋势、IPC研发技术分布、专利高产申请人合作网络三个方面。根据分析结果为我国的煤层气技术发展方向及合作模式提供建议,并对今后我国煤层气技术发展提供决策性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层气储量约36.86万亿立方米,作为清洁能源可与天然气媲美,煤层气产业无疑是个诱人的大蛋糕。然而,用什么方式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用煤层气作化工原料更适合生产哪些产品,相关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不同浓度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我国现在每年排入大气的煤层气约为60亿-8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俗称“瓦斯”它是在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的自储式天然气。煤层气是高效洁净能源,是能源行业中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煤层气钻井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首要工程,由于其地下施工的特点及施工环境的影响,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使钻井企业的利润下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7.
邵莉莉  周乾 《北方经济》2011,(12):34-35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深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能源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效和清洁,并且要不断开发新兴能源,煤层气就是一种很好的接替能源。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壮大必将带动和促进能源改革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本文主要论述了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对于坏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煤层气产业兴起的机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带给大家一点启示,以促进我国煤层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煤层渗透性是影响煤层气含量及能否持续高效抽采的重要因素,裂缝是煤层气藏主要的渗流通道,识别出煤层裂缝空间展布可为研究煤层气储量以及煤层气开采生产井密度和位置、布置注水井网、控制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油气勘探中岩心定向方法,提出一种将古地磁岩心定向技术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新思路。结果表明,通过获取黏滞剩磁(VRM)来对煤心定位的方法可以实现。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定量化、操作简单、成本低、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为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储层普遍渗透率低,吸附性强,基本无自然产能,目前,主要增产技术手段是采用压裂构建复杂的人工裂缝网络,增加采出通道。超临界CO2具有低黏度、高扩散、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可应用于压裂改造,增加采出效果。为研究煤样中不同温压、相态条件下CO2对CH4的置换能力,评价超临界CO2压裂强化煤层气高效开发的作用,本文以韩城矿区煤层气为例,开展煤样孔隙结构特征评价及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CH4,CO2在煤样表面具有更强的吸附性,CO2具有竞争置换能力,可用于强化煤层气高效开发;CO2在煤样中的吸附性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高压时,增加幅度趋于平缓,并表现出极大值;CO2吸附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20.
《天津经济》2009,(7):80-80
目前中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项目——“山西沁水顺泰能源煤层气LNG项目”近日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投产后可日处理天然气50万立方米,生产液化煤层气约合366.9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