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稳定提升,我国正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要步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我们必须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策略,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地理景观,这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并且丰富,是我国向旅游强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中,旅游资源是最具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的行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能够大范围开展的优势产业。西部地区的政府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观点,把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努力把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变为经济利益。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想出相应解决对策,促进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崔爽 《北方经贸》2023,(11):1-3
在当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开发地域文化旅游产品的大背景下,金源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深厚,成为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现围绕地域文化特征显著的金源文化,深入挖掘具备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转化,在对黑龙江金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调查及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金源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实现金源文化价值向旅游产品转化,以期对区域旅游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客观地对大九寨自然旅游资源和藏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大九寨自然景观旅游与地域民族体育旅游和谐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喻文益 《商界》2008,(7):87-87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和九寨沟(以下简称“成九线”)有四处世界级文化资源,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本是这一带的经济命脉。灾后重建工作必须抓住旅游不放,重建规划应该包括以旅游为骨干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5.
毛亮 《商业科技》2014,(22):137-138
城市旅游形象标识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可视化“名片”,可以更快、更好地传播城市旅游形象。株洲作为“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设计具有独特地域特色文化的株洲旅游标识显得尤为迫切。文章通过分析株洲旅游形象标识的设计定位,归纳出形象标识的创意策略,进而探索其设计重点,确定创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弘扬世博精神,延续世博效应.在世博年期间,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能否启动“徐家汇土山湾文化特色区域”的规划立项,将“土山湾”文化品牌,和徐光启文史、徐家汇历史文化重镇连动.以在世博期间更多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光临徐家汇.并为世博后的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商业等领域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持续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地域文化的植入与运用为视角,以武陵山片区大型旅游演艺产品为研究范例,通过对旅游演艺产品与地域文化关联性的分析、对武陵山片区大型旅游演艺产品地域文化植入的盘点,研究在旅游演艺产品创新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植入与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收集网络关注度相关数据,分析了“淄博烧烤”的网络影响生命周期、地域范围和对淄博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淄博烧烤”对淄博旅游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使2023年上半年淄博国内旅游客流量明显上升。“淄博烧烤”的网络影响生命周期分为酝酿、爆发、延续、衰退四个阶段,“淄博烧烤”网络影响地域范围广,共涉及31个省份。2023年4—8月,各省对淄博旅游网络关注度共增加14.8万人次,但各省对淄博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增加存在较大地域差异,造成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网络普及率、与淄博的空间距离。本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许多旅游地将文化提升视为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逐渐从以往的景观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而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隐性属性,大多数旅游景区都需要配备人工导游的讲解和文字赘述才能让游客理解体会。基于此,本文提出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的有效视觉呈现,是指将地域文化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向游客讲述故事,已成为今后旅游景区文化发展提升的一种趋势,这不仅有利于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还有利于国民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推动和谐经济社会建设有积极作用,有效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文化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部的一个贫困县,贵州荔波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球同纬度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200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如何围绕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做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北方经贸》2012,(7):124+126
旅游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地域文化在旅游教育中的影响日渐显著。以内蒙古地区的旅游教育为例,对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教育的途径以及对旅游教育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地域文化对旅游发教育展影响不仅突出了地方旅游教育特色,同时也丰富了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许多人在闲暇时候会选择外出旅游、享受生活,度假型酒店也是为此而产生的。我国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度假型酒店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性价比低、未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软件设施落后、市面品牌杂多,营销模式照搬照套三方面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具有庞大、高速、多元以及价值四个特点,促进大数据技术和度假型酒店营销管理体制的融合有利于酒店的长久发展,为此从广纳贤才,招聘大数据专业人才、分析旅客的爱好特征,提供差异化服务、精准分析旅客爱好,确定酒店主体并展现酒店主题文化、促使酒店装饰与地域特色相融合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常德大小河街位于常德市城区穿紫河畔,是集旅游、商业、历史、文化于一体承载常德人民记忆的古街景区,因古街旅游景区同质化严重、缺少创意旅游产品、本土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到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如要有所突破,应从"文化创意"角度融合到旅游产业和旅游开发当中,激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本文以常德大小河街为例,探讨旅游景区创意开发及...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区及其周边12个县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创造出了不少体育旅游项目品牌。但近年来“大桂林”体育旅游仍不少发展制约因素:体育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及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体育旅游项目特色性与独有性不够突出、某些旅游项目适游期短等,因而实现“大桂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有必要的。以资源开发与规划、产品供给与需求、产业经营与管理等价值取向的分析为切入口,寻求“大桂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州古为楚地,又称彭城,两汉时曾有12代楚王及数代彭城王,是中国烹饪鼻祖彭祖的故乡。彭祖以其首创的“养生文化”闻名于世。20世纪80年代,徐州市政府提出“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徐州彭城饭店瞄准两汉旅游文化,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对先秦两汉餐饮文化进行整理与挖掘,让国内外游客在了解徐州先秦两汉旅游文化的同时,又可品尝到先秦两汉饮食风味,在徐州开创先河,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的召开将为报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1月8日—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网”的建设目标,强调“建设利: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将实现文化强同的建设目标分解成“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报告中还首次出现了“全民阅凄”、“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词。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义化强围建设过程中必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费昀佳  王慧 《北方经贸》2023,(9):144-148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受限,历史与文化沦落为娱乐的附庸。“泛娱乐”与“新文创”为当今热点话题,“泛娱乐”型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现从城市旅游视角分析“泛娱乐”化状态下的利弊,探讨城市旅游该如何在商业价值与文化精髓间摆正位置,同时以西安为例,从文化主题、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上总结城市旅游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发展对策,以规范旅游项目的建立,促进旅游城市正面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增加旅游产业创收。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的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意见中还做出了“中原经济区要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要指示。10月17日,河南省旅游局与河南省文化厅签订了《关于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两部门将在七个方面展开合作,即打造一批重点文化旅游活动品牌;提升一批高端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辟一批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上市企业;确定一批重点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创办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玉新 《消费导刊》2013,(9):224-22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旅游地之间的文化竞争。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都加深了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思索,并且在开发中加大了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探索的投入,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从发掘东阿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入手,以“养生文化、曹植文化、吉祥文化、梵呗文化”为主题,整合东阿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使其形成脉络,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20.
基于“ECS”模式并综合借鉴规划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等领域的知识及相关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方面建立合理的规划设计构架,对常宁塔山瑶族乡文化旅游景观形成肌理进行分析。认为民族特色文化在旅游景观发展中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而强有力的“环境支撑、情景融合、意境唯美”的思维理念和政府的顶层引导也为旅游景观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后,针对常宁塔山瑶族乡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问题,从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竞争力发展策略,以期共同探究有关“ECS”模式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