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大同市水资源使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天然水资源匮乏和工业污染为主的现状,提出了若干改善地区水资源环境的对策,以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基于山西省阳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人水和谐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水资源发展的思路,提出保护好水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概述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观念、技术体系、市场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河西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点,分析了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河西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总结出了河西地区建立水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现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我国日益污染的水质和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水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当前的紧要任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否则就会形成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的同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因此只有将水资源保护纳入到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去,才能既有效利用水资源,同时又维护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列举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进一步分析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水资源保护立法的瓶颈,由此提出解决的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的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水资源保护的法律系统,但由于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存在偏差,综合性立法缺失,目前仍然采用资源立法和污染防治立法的二元立法模式,导致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缺乏体系性与协调性,重叠、交叉乃至冲突现象存在。同时,现有水资源保护立法的规定较为原则,立法质量不高,欠缺可操作性。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当在一元立法模式之下制定专门的水资源保护法规,完善水资源保护具体制度的设计,使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更加明确,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为严重,现已威胁到整个民族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节约用水,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利普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盖茨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就手持GPS在水利普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建设节约型城市是资源稀缺、资源禀赋不均和经济外部性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客观需要。上海在资源利用尤其是能源、水资源、废弃物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实施一系列节约型社会对策.要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强法制保障来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市,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莱西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落实和检验,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结合莱西市土地利用现状,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测算,就此评判出莱西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引入"障碍度"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宏观分析了中国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现状,然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根据2001-2010年10年间各省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最小方差法、理想点法,得出了全国各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然后再通过指标权重分析,发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为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与效率、资源存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动态综合分析发现,整体上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而部分省份呈现波动。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三种发展水平的省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要求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最终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有相当部分城市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 状况,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水质日益恶化,许多沿江、沿河城市不断受到洪水威 胁,水短缺、水污染、水安全等已经成为制约国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21世纪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造成 了巨大的潜在压力。特别是水资源对于将来的地区和平、全球粮食安全、城市经济的增长、工业的选址、能 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城市规划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都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可是,由于我 国目前的城市供水价格机制不尽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加强水资源使用的宏观调控,降低了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瓶颈。因此,探讨科学的城市供水价格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观,指出了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及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出发,综合FAO提出的土地可持续性评价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提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概念。运用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准则层-指标层-措施层”结构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支撑、资源环境支撑、社会可接受性以及公共政策支撑等4个方面对石家庄市1995年-2006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得出其可持续能力逐渐提升的结论。并根据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针对石家庄市维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描述环境旱化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及旱灾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作物需水特性和环境旱化的关系,论述了人为因素在环境旱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从发展经济、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减少环境旱化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