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磊 《董事会》2010,(10):30-30
即便没有陈晓,中小股东仍希望股东结构能够更合理,经营团队能够获得股权激励,因此,支持国美管理层,不应被单纯地认为是支持陈晓。  相似文献   

2.
黄文夫 《董事会》2010,(10):28-28
有人说,即便没有牢狱之劫,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亦不可避免。佐证是在国美的发展模式上,一开始陈晓就与黄光裕有很大的分歧,若要在国美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必须让未来的国美姓陈。还有人说,在永乐被国美收购之后,陈晓来到国美,其目的就是卧薪尝胆。以求日后东山再起。这无疑为日后陈黄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但是,以黄光裕对国美的控制及强势性格,如若没有意外因素发生,陈晓根本就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3.
王坤 《董事会》2010,(10):29-29
国美事件本质是控制权之争,是黄光裕与陈晓权力之争,这里有大股东、小股东之争(黄光裕和陈晓);有创始股东和财务投资者之争(黄光裕和贝恩资本);有大股东和管理层之争(黄光裕和陈晓为首的管理层);还有其他许多的小股东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夹其中。这里有忠诚和背叛、正义和邪恶、江湖义气与铁血法理、旧臣与新主、人走与茶凉、乘人之危与绝地反击。  相似文献   

4.
双输的结局     
高明华 《董事会》2010,(11):100-100
表面上陈晓赢了,但得不到大股东支持的董事会,是残缺的  相似文献   

5.
蔡恩泽 《董事会》2009,(3):38-39
经过短暂的动荡与不安之后,国美正式终结了“黄光裕时代”,开启了“陈晓时代”。通过精细化耕作,陈晓主政终结了国美粗放式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12月17日,国美电器将在香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审议并酌情通过决议案:增加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黄燕虹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一向被媒体认为站存黄光裕家族对立面的陈晓,出人意外地表明立场,支持这些决议案。不言而喻,黄光裕家族与陈晓已经达成初步和解。陈晓也不用再考虑去留的问题。国美终于恢复了平静.但黄氏家族的两位董事入主之后,双方能够其融于一个平台吗?陈晓的位子能不能坐稳,实际上还没定数。  相似文献   

7.
陈华 《董事会》2007,(4):73-73
在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恶狠狠”地减持国美电器(0493.HK)5760万股股票之后,自2月26日始,国美总裁陈晓于数日内便三度增持,其个人增持了1.01%国美股份,这是陈晓上任国美电器集团总裁之职3个月后,被外界所知的最大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8.
张小平 《董事会》2007,(10):38-38,40
从当初永乐电器和摩根士丹利签订的"对赌协议",到投身国美后许下的"2007年不完成1000亿的目标就下岗"的"军令状",陈晓一直把自己置于后无退路的险境之中上任半年多了,国美CEO陈晓到底干得怎么样了? 2007年8月23日晚上,陈晓以国美电器总裁的身份在香港发布了国美电器2007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国美电器今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均得到大幅增长。其中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电工业》2011,(5):22-22
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陈黄之争”最终以黄光裕的胜出而宣告结束。曾经被人们认为是野心家和阴谋家的陈晓将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张祖安 《董事会》2006,(9):65-66
陈晓虽然登上了新国美 CEO 的宝座,但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和发言权,所有的美好意愿都可能被无情的市场所击破  相似文献   

11.
石隽 《董事会》2005,(12):27-28
香港上市 10月14日,上海最大的家电零售商永乐集团以2.25港元每股的发行价,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成为第二家成功登陆香港主板的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永乐掌门人陈晓的身价因此大涨8亿元。在此前不久推出的《胡润2005年中国富豪榜》上,陈晓以20亿元财富位居第66名,比上一年多出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式接替董事局主席一职后,陈晓要让国美重新学会尊重商业规则,改造大中就是改造国美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声音     
《董事会》2009,(12)
政府的支持是民营商业企业最切身需要的东西。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11月5日承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确实对家电连锁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除此以外,我们很难感受到政府对我们民营商业企业的这种倾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董事动态     
《董事会》2009,(8):20-20
陈同海一审获死缓;志高香港上市 李兴浩持股市值8.56亿港元;国美股权激励 陈晓获2200万股;三全食品权力父子交接;紫光古汉高管层大换血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犹如一粒红色的种子,党把他放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钢研所教授级高工陈晓正是这样一粒种子。多少年来,他带领自己的课题组,转战南北,用顽强的毅力和聪明的智慧,先后七次为公司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九个科研课题获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劳模、武汉市劳模和湖北省科技精英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当人们谈到他取得的成绩时,他总是真切地说:"我陈晓没有三头六臂,光凭我一个,哪怕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出几个钉。要说成功的话,可以说是党员责任区活动在我们科研战线发挥作用所取得的成功。"的确不错,这些年来,陈晓始  相似文献   

16.
10月20日,一汽集团召开第三次科技大会,共商创新发展大计。国家科技部政策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杨振声、李万里、宋南平,吉林省省委副书记林炎志、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以及汽车行业、解放军总装备部和相关合作单位的领导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7.
合资热中冷思索陈晓凤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合资热在不断升温,引进技术,引进资金是汽车行业的共同渴望。然而,合资热中应有一些冷思索。手段必须服务于目的,合资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有资产的活力,而并不是削弱之。纵观汽车行业的合资企业,有些合资企业的合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理性之战     
舆论是有欺骗性的。9月28日,就在国美大战投票结果公布的前一刻,本人还相信黄光裕胜局已定,陈晓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从新浪微博对国美特别股东大会的实时播报以及众博主对此事件评判的倾向性上看,黄光裕一方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上风。但投票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10,(9):12-12
"国美现正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刻,在创始人和大股东面临巨大的人生挫折之时,陈晓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黄光裕在致国美全体员工的信中说。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了4个月偷偷摸摸的谈判,经过了1个星期反反复复的停牌,经过了25日当天在国美和永乐办公室内长达4小时的沉闷等待,我们终于等到了黄光裕和陈晓共同的确认。对所有人而言这些已早就不是新闻,只是等待消息从黄、陈二人的口中说出——收购溢价9%,比之前坊间传言还要低——永乐就这么卖了。为了这个瞬间,记者们饱受摧残。先是7月18日国美传出消息,周末要开新闻发布会,时间地点未定,19日就有陈晓暴怒的新闻,称国美在恶意竞购,其实根本没有合并;24日下午国美又称25日将开真正的新闻发布会,时间由永乐定,但是到了25日,永乐的新闻发言人黄建平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