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五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安排。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规划》出台的背景、如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记者: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国务院发布农业现代化规划,有什么重要意义?韩长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  相似文献   

3.
程郁 《中国发展观察》2023,(Z2):197-199
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应遵循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各自规律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另一方面应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相互联系的情况出发,坚持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迈向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一书阐述了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评价体系和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策略,对种养结合、种业创新、耕地质量建设、乡村数字化治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针对丘陵地区和城郊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如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给出了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报告会于4月11日在京举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作了题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报告。记者采访了韩长赋。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请问"十三五"农业现代化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总体思路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周建良 《企业研究》2012,(21):74-76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的支撑保障任务日益艰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由此,发展农业现代化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镇企业》2012,(2):10-12
<正>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促进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休闲农业发展形势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潜力,有力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精神,农业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工作。《意见》强调,要按照"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整合共享"要求,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31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了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农业现代化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同,将走一条符合国情和农业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发展模式将由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兼顾劳动生产率,转向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兼顾发展。这种认识是基于对主要先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借鉴,对于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和路径的剖析,对于中国现时国情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当今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在农业科技装备、绿色生态、专业化产业化、产权改革和政府财力反哺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由于投入不足,基础十分薄弱,提高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首要工作是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物流发展。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公顷耕地,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也代表着综合国力的强弱。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本世纪初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农村的小康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施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农业标准化活动历史悠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唐代陆羽的《茶经》都是我国早期的农业标准化著作。建国初期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物流直接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及农村消费品流通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举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要闻资讯     
2021年1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年1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增强农业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和“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来源:新华社网站)  相似文献   

14.
李世超  罗雅楠  魏力 《价值工程》2019,38(26):45-47
文章以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部分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提升山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飞 《活力》2011,(21):11-11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五大连池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报告精神为指导,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步伐,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努力使五大连池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建议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农业的涵义、特征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李高东 《企业导报》2011,(6):249-250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初步探索;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化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发展战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作为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农业。本文介绍了设施农业的概念以及特点,概述了齐齐哈尔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齐齐哈尔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任志  安赵  静静 《企业活力》2014,(3):87-91
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