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蕾 《工程经济》2023,(1):47-5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逐渐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商业银行服务视角出发,在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面应当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提供全周期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体制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式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着“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发展困境,如何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的核心环节,中国正在兴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高技术产业园等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本文依托跨组织知识集成平台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构建了创新主体间的灰靶双边匹配模型,并采用平衡计分法建立了以创新能力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代表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在阐述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辽宁省的自身特点,对辽宁省九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军民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结构转型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性.本文结合产业经济的内容,采用产业生命周期和国家经济部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从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边际理论出发,探讨了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最后联系中国实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产业基础;军民融合式道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突破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推动,政府创新支持资金的具体投向以及投资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按照来源分成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分别考察两者不同的创新特点,采用Bootstrap组间差异检验方法研究了企业进入时机、企业规模对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点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传统转型企业与新生企业相比具有较小的研发创新激励。通过区分企业不同的研发激励特点,政府才能更有效的对企业实行创新支持政策。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对于需要在传统产业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为了弥补传统转型企业的研发不足,政府创新基金投向重点应是传统转型企业;而对于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形成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政府创新基金投向重点应是研发激励较大的新生企业。政府创新基金还需针对传统转型企业和新生企业的不同创新特点对其采用差别化的创新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涉及宏观经济形势、工业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产业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前沿进展等内容,反映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魏倩 《化工管理》2012,(5):19-20
<正>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以来,通过六大政策措施的初步落实,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发改委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着重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引导和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认真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引导,提出对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宏观引导出台七个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决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  相似文献   

9.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文章在阐明创新平台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概括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产业选择和布局不合理是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交集,既有一般产业的共同特征,又有“战略”和“新兴”的特殊性.文章从“战略性”和“新兴性”的经济学内涵出发,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特征,构建了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选择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搭建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国家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结构优化的有力抓手,通过对资金的优化配置,同步实现对产业的资金支持及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及调整市场投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促进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主体-技术”协同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分类模式。在结合2-模网络理论基础上,从核心技术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为单核心实验室型、单核心产业链型、单核心辅助型、单核心复合型、多核心实验室型、多核心产业链型、多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复合型。同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单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辅助型之外,其它6种模式均存在,并进一步对其创新网络的分类模式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科技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以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创新,增加创新投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带动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进行界定,以2011~2017年两类产业的49个行业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两类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 结果发现:(1) 近年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虽然在个别年份出现下降, 但整体上存在一个上升的趋势,现阶段全国整体上两类产业处于中度协调阶段, 且处于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阶段的跨越阶段;(2) 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对劳动力就业有着正效应, 且影响作用最大。 传统产业的 R&D 经费内部支出对劳动力就业也有着正效应, 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就业效应是负的;(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的就业效应是正的, 而工资的就业效应是负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端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2003~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一哄而上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因此亟需规划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可以为产业布局决策提供现实依据.高端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本文利用修正后的E-G指数实证研究了其在2003~2009年的空间结构变动.结果显示:高端制造业集聚空间结构呈现出聚集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东部沿海地区是高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河北、湖北和四川成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要体现出“适度集聚”和“因地制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变得更加密不可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内涵的新兴模式正在蓬勃兴起。“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国家应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中国,聚焦未来发展机遇,培育先导和支柱型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体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在“数智化”时代浪潮中,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至关重要。基于此,归纳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创新效率和协同创新,以及与“数智化”创新机理和路径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耦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基于现有优势、国际形势而选择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一种成长与竞争实力的体现,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探讨如何促进、加速我国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耦合系统的特征、耦合内容、耦合过程,构建了耦合系统耦合模型,最后以28个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发展新兴产业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我国2020年减排目标的需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指标的分析,认为降低能耗强度和减排是产业价值实现的重点,开展低碳经济转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声音     
2013年,我国将强化创新驱动,重点工作包括:启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同时,2013年我国将落实并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展市场空间,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相似文献   

20.
胡冰 《工程经济》2015,(11):81-86
随着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方案》的推出,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策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金融支持合作机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需重点在吸引和培养高技术科技人才、提高新兴产业中观管理水平、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区域股权市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