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梁卫国李福根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有些国有企业处境比较困难,经济效益不好,既有经营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内部管理差的原因”,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在全国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  相似文献   

2.
化解企业债务包袱有对策宋剑锋,黄良高当前国有企业债务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债务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厂一法,一类一策,清收盘活。总结已有的清债经验,分析企业包袱形成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化解对策:首先...  相似文献   

3.
一、跨国并购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影响 (一)跨国并购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 1.跨国并购有利于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和历史包袱。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难以顺利推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非常沉重,以及由这些政策性负担而造成的预算软约束。  相似文献   

4.
杨德庆 《经济论坛》1996,(19):15-16
让“最活跃的因素”真正活跃起来杨德庆造成国有企业不活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从外部看,有资金不足、社会负担太重、历史包袱遗留问题多,等等;从内部看,有市场营销上的问题,有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技术装备上的问题,等等。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人的问题。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李建武  陈明 《经济师》1997,(3):28-29
当前企业破产热给金融带来的影响●李建武陈明罗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包括政府、银行、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采取措施化解企业历史包袱,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扫除障碍。然而,目前政府、企业为摆脱企业历史包袱掀...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放宽对民营经济的限制,启动低迷的民间投资,使民营经济在促进内需、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当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时,我们的国企却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国有企业曾经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人们羡慕的“铁饭碗”,而如今,国有企业却陷入了困境。沉重的包袱包括人员包袱、债务包袱以及企业办社会的包袱等等,让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庞大的历史责任更是拖得他们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7.
“贷款难”问题浅析张付梅,刘延军一、“贷款难”的原因(一)从银行的情况看1、实施了新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2、贷款管理严格化,贷款程序规范化。3、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4、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得银行在投放贷款时谨小慎微。5、信贷宣传力度欠佳...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是在计划经济模式指导下一乡一社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多年来形成资产结构单一,创收渠道单一,盈利过分依赖贷款利息收入,导致风险相对集中,由于受历史包袱、政府行为、自身管理等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出现“三高二低”现象,即负债高成本、资...  相似文献   

9.
尹世杰 《经济纵横》1994,(11):13-16
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个问题尹世杰一我国过去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两统”(统包、统配)、“三高”(高就业、高补贴、高福利)为基础、按产品经济模式建立的体制,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削弱了企业的活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势在必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大都形成了一套“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封闭的生产管理体系,生活服务组织与生产经营混合运行,社会与企业的职能交叉错位,服务单位难以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已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任晚舟 《经济纵横》1997,(11):10-11
国有企业要善于学会和运用资本经营任晚舟常说国有企业包袱沉重,所谓“包袱”,其实都体现为企业的资本状况,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分析,都是作为资本质量和结构来衡量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解决企业包袱问题,别无他途,唯有资本经营。因此,企业要...  相似文献   

12.
赌博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赌博游戏花样繁多,可以简单到孩子们玩的“包袱、剪子、锤”,也可以复杂至技术含量极高的赌博机器,但万变不离其“一翻两瞪眼”之宗。  相似文献   

13.
超前决策与全面公关──访廊坊市纺织厂厂长韩庆林明乾廊坊市纺织厂是一个国有中二型企业。在纺织工业由“摇钱树”变为“苦菜花”的困境下,她也无可避免地几度濒临绝境。然而,在厂长韩庆林的带领下,他们却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原料翻番涨价、历史包袱沉重等困难,实...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债务经济”的成因据测算,国有企业资产总值约为35000亿元,负债率高达74.3%。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总额达25967.8亿元,而同期居民储蓄为21518.8亿元,这表明国有企业欠银行的债大于银行欠居民储蓄的债,大批国有企业已陷入“债务经济”的泥潭,这是事实。分析其原因,大体有两个:①历史包袱。几十年来,在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了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先投办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一头没有养肥的“克朗猪”,就开始向其索取,拿税、拿利、拿折旧,实行这样的“竭泽而渔”的索取政策。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15.
顾卫平 《经济论坛》2001,(14):43-43,51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比较大,但投放的质量较差,旧的贷款风险尚未消除,新的贷款风险又已出现。只有深入地挖掘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逐渐化解。一、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从最近进行的银行贷款五级清分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历史与现实两方面的原因。1历史原因。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历史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行为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银行只是财政的补充,上一个项目基本上都是“政府点菜、计委写单、财政银行出钱”这样一个模式。此外,企业生产资金周转不灵、发不出工资、…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金融机构自身带来的风险。一是在贷款时,对贷款对象的资金实力等情况没有详细摸底和严格审查及评估鉴定,形成风险;二是关系、人情贷款,仅凭着关系好、情谊深,礼尚往来密切而发放贷款;三是金融机构对贷款单位贷款后的资金运用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经常性的有效监督、控制。企业、单位造成的风险。一是企业、单位一些主要领导上任伊始,新人不理旧帐,借口不知不管,给金融机构的收贷工作造成严重困难,导致金融资金产生风险;二是一些单位借体制改革、机制转换之机搞“金蝉脱壳”、“改头换面”的把戏,把“老包袱…  相似文献   

17.
论金融机构的债权管理□杨毅刘丽娟李志君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分散布点、重复建设的问题,是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复建设导致不少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生产效益下降,乃至亏损,包袱越背越重,发展困难。由于...  相似文献   

18.
一、故意拖欠的形成原因 所谓“故意拖欠”,一是指企业一方面以“一百条”,理由述说企业困境,另一方面正常开支照花,就是没钱缴费,不想缴费。  相似文献   

19.
解开企业债务链的探讨龙新国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由于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引起的。近几年来,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想了不少“招”。但兼并也好,重组也好,绕来绕去都甩不掉债务这个包袱,互相拖欠的链条越扣越紧。我们认为只有国家统一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最近 ,我们到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对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项目建设机制 ,提出了对策建议。一、当前企业上项目动力不足、效果较差的原因1 企业包袱沉重 ,效益偏低 ,上项目力不从心。唐山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 ,国有企业比重较大 ,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 ,历史遗留和积累的问题也多 ,尤其是在重型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重复建设 ,使国有企业包袱更加沉重。2 一些企业领导者的不当行为 ,导致项目建设乏力。调查发现 ,一些企业领导者在项目建设上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盲目上项目。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掩盖潜亏 ,不经过科学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