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广告业的发展迅猛异常。据统计,1990年上海广告业完成经营额近107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百亿元,而2000年度调查显示: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增至8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上海的广告市场年度增长率为17%。新世纪以来,上海的广告营业额都在逐年递增,年度经营额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左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广告业持续发展,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截至年底,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共有4.3万家,比1993年增加1.1万家,增长35%;全国广告从业人员共有40.8万人,比1993年增加9.8万人,增长32%;全国广告经营额达200.3亿元,比1993年增加66.2亿元,增长49.3%;在广告经营额中,外商来华广告为4.6亿元,比1993年增加1.3亿元,增长38%。  相似文献   

3.
’96回望(续)     
广告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我国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下,广告业发展呈现好的势头:广告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稳中有升,广告营业额达到366.6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00年广告经营额达到280亿元的目标。截至1996年底,全国有广告经营单位52871户,比上年增长10%;全国广告从业人员512087人,比上年增长7%;全国广告经营额366637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广东省的广告经营户最多,达7000多家;上海市、北京…  相似文献   

4.
储超峰 《广告大观》2004,(6):113-114
2003年,是中国广告业太发展的一年,全国广告营业颓1078.68亿,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9.44%。电视广告营业额255.04元,比上年增长10.39%。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挑战和应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中国广告活动重开到今天,必须承认已经形成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广告产业初具规模健康成长;第二,消费者的广告观念基本形成。2005年,中国广告经营额1416亿元,与GDP的比值接近1%。虽然2005年的广告业增长速度不及2004年, 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态势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都将是一个增长的态势,因为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拉动因素。从各种媒  相似文献   

6.
王琨 《广告导报》2004,(1):2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发展迅速,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快速增长到2002年的903亿元,增长达765倍。广告营业额始终以GDP增长率高得多的速度快速增长,广告营业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岁末盘点石家庄市广告行业,感到发展虽然快速,但与我国一些大城市比较已明显滞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隐性广告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单 《广告大观》2005,(5):33-36
2005年2月23日,CTR市场研究公司与香港admanGo和台湾润利?艾克曼公司联合宣布:2004年大中华区广告花费达到近3593亿元人民币,较2003年增长了近27%,其中内地约占到54%的市场份额(超过1200亿),香港约占11%,台湾约占35%,调查结果射出国内广告业蓬勃的发展趋势。但就是在国内广告业连续10几年持续两位数增长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李践 《中国广告》2004,(9):24-26
2003年,中国广告业营业额突破了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广告史上的里程碑。 2004年,中国广告以千亿元规模为起点,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广告市场将进入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9.
宋安 《广告大观》2009,(4):88-89
中国广告业连续10年保持10%增长的速度,但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广告收入增长明显放缓。根据CTR市场研究最新发布的年度广告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受北京奥运会的良好预期拉动,呈现活跃态势,总投放同比增长15%,达到4413亿元。但由于面临国民经济持续下滑的风险,广告市场进一步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导报》2004,(10):45-76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复苏,到2004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广告导报》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第10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百人(家)”系列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作出贡献的广告人和广告经营单位。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平面设计师100人”。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3年底,福建全省广告经营单位从26家发展至2700家,增加104倍;从业人员从260人发展到2.7万人,增加103倍;广告营业额从180万元上升到28亿元,增长156倍,年平均增长67.6%以上;广告占国民生产总值0.6%,广告总量跃居全国第10位,人均广告费支出排名全国第4位。目前,全省有专业广告公司2300余家、电视台61家(频道)、报社54家、电台20家、杂志30余家。全省沿海沿线的高速、国道设立高立柱广告牌300多座,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左右,年产值近5千万元。至此,福建省广告业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服务门类、媒介种类较为齐全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产业,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全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突破百亿大关,超过药品广告,名列我国商品广告第一,改变了广告市场格局。2005年受政府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影响,全国房地产广告投放额为127.4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自2002年后。连续3年广告业投放额第一的位置首次下降为第三。房地产广告中存在不少问题,伴随着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现状和预期发展趋势,有不少违法、违规行为正“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全国广告业发展迅速1995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贯彻实施《广告法》,加强广告管理,全年查处广告违法违章案件2.66万件,罚没金额2.5亿元,促进了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截至1995年底,全国实有广告经营单位4.8万户,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4.
写作本篇之时,正逢2013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召开,用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的话形容,"中国广告业重要人物全来了",大家们各具独特视角,但有一点都感觉到了,那就是广告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巨变时代。首先,广告业发展方式的巨变。2012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4698.3亿元,远高于国家GDP9.2%的年增长率。一方面,去年中国广告业创造了50%的经营额的增长,创历年新高;另一方面,媒体的增长仅4.2,创历  相似文献   

15.
谭晓雨 《新财富》2003,(7):116-117
高速增长的传媒广告市场 2002年中国传媒广告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传媒广告收入总额达到903亿元,增幅为13.6%。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26日,中国,北京)中国的传统广告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幅趋缓.根据CTR媒介智讯最新的中国广告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广告花费总额达742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1%,低于2005年第一季27%的同期增长水平。中国广告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传统广告的发展开始显现出瓶颈,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将成为广告业的下一站天后。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虽然中国媒体运营的增长创了十年来的新低,中国广告经营额却达4698.3亿元,年增长50.3%。而截至2012年11月底,20个国家广告业试点园区已完成各级政府投资287亿元。政府以国家广告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广告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意图十分清晰,对此,平成混媒董事长吴晓波在2013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上作了一个精炼的概括。他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中国广告的乐观增长已经被2009年第一季度广告行业的统计数字所证实: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广告市场总花费达到1870亿元,增长9.1%,过冬中的中国广告增长率高过了GDP增长率,第二季度广告市场花费预计增长超过第一季度。相对年初很多广告公司大规模裁员准备过冬的心态,目前,很多业内人士对09年中国广告市场的信心早已恢复。然而在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上涨趋势之前,广告业的强劲上涨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而哪些行业对广告业的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也有待分析。毕竟2009年能否实现返身向上是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一1995年我国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广告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数字上看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95年底全国广告营业额达到273亿269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200亿2623万元增长36.5%,为90年的10倍多。广告  相似文献   

20.
白明  高凯山 《商场现代化》2007,(11):217-2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事业发展迅速,2004年营业额已经突破1200亿元。本文定量分析了影响广告业发展的因素,认为影响广告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对比,认为未来时期我国广告业仍将维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