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饮食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物质生存需求,升华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存在。中国饮食经历了几千年的进化,已经由维持个体生命内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艺术理想和仪式感的表征。中国自古以来便讲究"仪礼",饮食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人们对于饮食文化的感知不仅仅有"色""香""味"的需要,更有了对"名""器""境"的追求。中国饮食文化变得更有"味道",也具有深邃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园林景观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园林景观小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造型的优美,而且对园林艺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对城市的形象起到了标致性的作用,更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园林景观小品以其形象特征,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不同社会区域及民俗的审美情趣。园林号观小品具有较高的视觉审美感,符合美学原理,是一种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理论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中国广告》2004,(3):58-5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该理论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后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发挥了独特的效用。"陌生化"理论同样适用于广告创意领域,可以使广告作品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完成广告作品的最终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逐渐繁荣,以及人们消费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日渐提高,这种单纯从技术角度对"包装"进行关照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包装"这一概念中的"装",在当前得到越来越为突出地强调。对中国包装设计进行美学审视,就是要站在"美"之为"美"的高度,从"美"是"真"与"善"的统一,这一高度来审视当前的包装设计,对中国包装设计的一般美学原则进行分析,找到包装文化发展的不足以及对应有的发展方向作出揭示并提出建议,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就产品包装的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这一美学原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一、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必然性;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具体措施;三、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现实意义。对于商品包装来说,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载体,前者是后者的提炼和升华。缺少后者,审美也就成了华丽无用的泡沫;缺少前者,商品也就无法获得必要的审美感染力,在消费文化主导当前商品消费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如天成.其蕴含的深厚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旅游审美中极具意义的一个部分.正是时老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顺道自然、自然无为观点和朴素自然审美观的运用,提高审美情趣,让人们充分享受到了团林之乐,使我国古典园林拥有了可以独立于世界园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音乐传播的视听复合与MTV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商场现代化》2005,(12):183-184
音乐传播的视听复合为音乐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画面.使得这种音乐与现代电子性结合的产物不仅为音乐增加了"视"的一维,它所具有的求新、求变和时尚性特点不仅传播着音乐流行时尚的各种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审美水平的过程,审美教育,核心是情感教育,是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感,净化人们的情操品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高尚、丰富多样的审美情趣,美化心灵。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钢琴审美教育艺术性的基本内容,以及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作用、功能与价值,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陶冶了性情,激发了人们爱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挚情意。  相似文献   

9.
王崇东 《商场现代化》2006,(30):324-325
中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有着多元文化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再加之人们所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个性化物品的审美需求就更为强烈。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餐具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们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开始意识到自我的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的回归。开始关注用个性的审美替代过去那种从众的社会化审美。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超出了仅仅实用好看的范畴,而提高到了文化品位和个性审美的高度了。  相似文献   

10.
茶叶生态旅游是人们接受与茶文化熏陶,实现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而景德镇以"茶、瓷"为载体,体现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生态观和生态审美智慧,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生态主义,给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留下丰富的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阐述形态语义学的概念,结合现代家具设计对"家具"进行了形态语义的分析,指出将设计形态语义运用到现代家具的材料、造型、结构、色彩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使家具产品的设计更加体现消费群体的品位和生活方式,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又满足人们审美的愿望,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  相似文献   

12.
陶梦华 《商》2012,(14):185-185
日用陶瓷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用陶瓷的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器形的造型创新设计急待于加强改进,从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造型创新的时尚元素和个性化发展对人们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方面进行合理阐述,强调造型创新在日用陶瓷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对事物审美能力的提高,日用陶瓷设计与纯粹的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正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模糊,日趋融合,在当代各种门类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设计上在不断地向艺术化方向发展,将成为生产领域和设计领域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导向,不同的设计理念、新材料使用,让当今社会上的日用陶瓷设计向多元化、多样化不断地发展,与纯粹的艺术互融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书籍的设计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对插图亦是如此。人们不仅注重插图的实用功能,而且日益注重插图的审美价值。作为书籍和插图设计者面临这样的新课题,那就是如何创作出既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风尚的插图。  相似文献   

14.
《商》2015,(8)
"陌生化"是一个诗学范畴,是诗歌语言的特质,是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自觉选择。在翻译实践中,"陌生化"手段的运用能向读者忠实再现原诗的意韵,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以《竹枝词》的翻译和徐志摩翻译的几首诗歌为例,向读者呈现"陌生化"处理后的诗歌翻译的效果,以更好地证明该策略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4,(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不仅注重书的实用功能,而且越来越注重它的审美价值。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表现在其视觉要素的构成之美、材料美上,而以人为本的情感设计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因为人们喜欢追求完美事物,高性能与"小汽车"这看似完全不沾边的两项技术产生了结合,MINIJCW、福特福克斯ST以及BMWM135i等兼备高性能的小车推出市场。本来就"短小精干"的车身尺寸,加上高端厂商的性能提升,小汽车反而以优异的操控性和迅猛的动力向人们展示出了劲霸火辣的一面,"小钢炮"这个贴切的昵称也广为流传到人们耳中。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在中国自20世纪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状态,逐渐成为地区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经济利益至上的诱惑以及某些资源开发模式使得部分文化产业出现了大量问题。文化生产本质上是符号生产,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为产品审美意象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就是文化产品的外部符号形象的现代审美问题,出现了例如"婴儿式审美"的误区,进一步造成产品的文化价值下降,导致审美在产业中越来越不受重视,社会审美能力深受影响。但这个问题不光会触及产品符号形象的创意设计,在其文化资源的"婴儿式开发"环节也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1)
现代陶瓷艺术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财富和审美享受,融合了现代性的时代元素,对传统工艺加以保留和创作,实现了对陶瓷艺术的现代性的创作,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本文从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陶瓷艺术的现代性审美创作的具体策略,旨在拓宽完善陶瓷艺术的发展空间,实现大众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郑瑛 《品牌》2011,(Z1):143-144
"化丑为美"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种风格丰富了艺术的审美范畴,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学家王朝闻对美的本质自身存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揭示,无论丑中见美还是美中见丑,都证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美。他强调美与丑是一体共存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使化丑为美的美有了明确具体的内涵,这就是理想的美、形式美和艺术美三者的统一。对于丑中见美的认识离不开读者观众在审美活动中能动的再认识再评价。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4,(6)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拓展课程中,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修炼的是内功。高职院校多提倡"实用"、"够用"的教学定位将专业拓展课程边缘化,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亟待提高。专业拓展的文本审美属性和学科特点也对审美教育提出必然需求。本文通过对专业拓展课程中审美教育意义和缺失原因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现状改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