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和引领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催生国民经济新动能的实现,基于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认识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高校双创教育体系能有效推进双创重要战略的实施。针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评价的系统复杂性这一现实难题,文章主要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有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初始52个要素,再依据多种专业数据分析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一个含有31个胜任力要素的指标体系,对此解释命名从而建构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对规范和完善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将模糊不清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能为大学生双创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项目平台支持。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从"理论教育+双创实训+双创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五位一体"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其中每个模块各自独立,又相互依靠,理论教育是所有模块的基础,其余四个模块又是理论教育的运用,通过搭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迈进全面进展的阶段,政府极为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文章在已有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模式基础上,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子,识别"多元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体系的组成因素,分析各构成要素对创新创业机制体系的影响,同时考虑各构成要素的功能定位,运用系统理论知识,从利益相关的视角出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火箭结构模型,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通过各方资源的整合,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业活动的参与主体、创业组织的运作机制、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都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本研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体验式创业教育在“双创”背景下的内涵及特点、高校体验式创业教育对接“双创”背景产生的问题,并对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改进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单子丹  王晓燕  韩姣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40-24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前提,如何提高“双创”教育最终成效是理工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结合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应用现状,构建“双创”教育质量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模型测度“双创”教育的执行效率。选取全国15所高校257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融合式“双创”教育在多学科应用背景下可以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转化,提升创新创业长效发展机制,健全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双创”育人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开展育人工作的新思路。以蚌埠医科大学为案例,从育人思路、实施路径、工作成效等角度对其近7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行剖析。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开展“双创”育人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将图书馆工作与育人理念融合,不仅可以拓宽工作思路,而且可以深化育人阵地建设,实现图书馆建设与双创项目“共赢”。通过营造良好“双创”氛围,激活学生参与,佐以软硬件建设、团队建设等,可以为图书馆育人提供新路径,同时有助于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艺术类大学生主要针对艺术、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等进行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及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相对于大多数普通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创业的优势。为了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的要素,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知识构成、思维构成、能力构成和培养过程方面与传统理论型人才有很大的不同,文章根据服装类专业人才的特点,在分析了其在双创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将双创活动及实践融入服装类专业教育,搭建双创实践平台,整合企业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双创背景下,提高了大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进行创业。但是,创业的过程十分艰辛,创业的成败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大学生职业倾向模糊,没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等。本文通过研究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倾向和心理健康,发现当代创业大学生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端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资源,而“双创”平台则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最佳“舞台”。以公共价值为实践导向,能够为积极推进中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选路径。“双创”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不仅表现在平台的组织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而且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方面也存在脱节与滞后的结构性短板。要有效补齐“能力支撑错位”和“环境支持不足”等制度短板,须借鉴三螺旋理论,坚持“人才驱动”理念,建立“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的非线性多元协同模式,不断完善“双创”平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功创业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比较成功创业的体育人身上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特质"这三种能力在成功创业过程中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但又各自独立构成成功创业的关键能力要素。"专业型创业"是体育大学生最佳的自主创业方式。相对于该种创业方式,"以发挥体育大学生创业关键能力为导向"区别于下岗失业者和海归学子两类创业群体,使体育大学生创业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涵,分析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率低的原因。从共青团工作视角出发,提出扶持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建议:发挥“引导”职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发挥“组织”职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发挥“服务”职能,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挥“维权”职能,维护大学...  相似文献   

13.
“双创”背景下,深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直接参与主体、间接参与主体、创业环境3个构成部分,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19年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度较高的96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度创业生态系统不同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生态系统3个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创业活力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直接主体参与度、间接主体参与度、创业环境均对城市创业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演进与完善可直接提升区域创业活力;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效应是创业生态系统间接促进创业活力提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是时势所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资本、能力、文化。根据SWOT分析框架,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内部优势主要有:团队所依托学科的优势、团队所具有的人才优势、团队有着共同的创新创业愿景;内部劣势主要有:团队文化欠缺、团队经费偏少、导师的能力与积极性有限。外部机会主要有: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创新创业资金的支持;外部威胁主要有:团队可持续发展存有一定障碍、创新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主要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团队的组织结构;树立共同愿景,建设优秀的团队文化;重视人才选聘,打造创新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5.
当前,跨境电商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映射出目前传统、单一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与数字经济大背景要求下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难以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国贸专业构建“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国贸专业“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国贸专业“双创型”跨境电商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方式,聚集“政府、企业、学研、金融、中介”五大要素,完善“场地、商机、人才、培训、导师”五大服务,健全“组织领导、考核评估、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党建助推”五大保障。全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创立大学生创业孵化“青岛模式”,取得可喜成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政策驱动、学校发展需要的重点工作之一,对图书馆的服务参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现状,分析其意义及不足,同时根据各参与对象“双创”服务需求,提出优化服务策略,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旨在为省内乃至国内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章通过对南京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双创人才对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探究分析每一需求层次,针对每一需求层次来提出相对应的针对性的对策,旨在通过满足双创人才的内在发展需求,来促使双创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为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应将“双创”教育有效融入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为此提出一系列改革策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核双驱动”实践课程体系,形成“政产教研”融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实现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经过“双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得到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表明了改革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覃睿  秦雪 《科学决策》2013,(4):54-66
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国家创业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集合体,但对国家创业系统的概念描述和构成要素认识上不尽相同,且未对国家创业系统层次结构及运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给出国家创业系统概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国家创业系统层次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其政策含义。研究发现,国家创业系统的最核心部分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创业事件、创业企业发起人、社会网络、行业结构、创业机会五个要素构成的“强连通块”,而创业事件推动者、高等教育和城镇化三个要素在国家创业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法规政策则是国家创业系统中影响范围最大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