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青海茶卡盐湖作为典型资源型地区,在探索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通过跨界转型,打造天空之镜生态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使茶卡盐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分析其成功经验,对资源型地区企业转型升级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发生"资源诅咒"现象已不是个案,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山西经济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问题之一.2010年,"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山西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处于成长期的约占20%,而其余的80%都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国内外大量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事实证明,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其结局截然不同:一类是“矿竭城衰”,一类是“矿竭城不衰”。大多数“矿竭城不衰”城市,是在城市经济有了一定规模和发展后,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所以对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一个个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实践,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相关思路,指出资源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表现出对于资源部门技术和制度变迁路径的依赖,这已经成为了目前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阻碍。在我国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独立性更加的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也更加的突出,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进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经济转型。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的转型来讲,创新能力是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环境下,资源型城市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但由于资源型城市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经济转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制定转型路径及其战略。本文为考虑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熵值法将"工业六废"转换为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数,并作为DEA模型的输出指标。随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多个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借助Excel对2000—2013年包头市的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熵值法获得了决策单元的综合评价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不高,转型成果不明显,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在整体上变化不大,并在波动中有所提高;单位GDP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数下降缓慢;包头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临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由于受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七五”以来,依托铁矿资源丰富优势,形成了以铁矿资源开发及链条延伸为主的产业格局,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主导的城市。面对多年形成的“一钢独大”的产业格局以及产业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的问题,迁安新规划的发展蓝图中,果断提出了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区域优势产业是目前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也是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如何在充分利用资源并且合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探讨利用多种方式培育资源型区域优势产业从而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呼包银榆经济区作为资源地区经济转型试点的代表区域,对其协同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协同理论从企业协同扩展应用至区域发展基础上,使用CITESPACE和PAJEK进行区域发展协同的知识网络与图谱分析,发现领域研究的主要焦点分别是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和产业转移与四类主要问题协同发展驱动力、协同机制、协同绩效以及协同成熟度与评价。综述分析结果对资源型经济区协同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能源、化工、冶金等资源型产业作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主导地位仍不可替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瓶颈,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需要牢牢把握新常态所蕴含的新机遇,以做“大、长、虚、聚、融、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1.
蓝旭鹏 《改革与战略》2012,28(4):155-158
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一、优化提升资源型工业是实现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一)资源型工业是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和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长期发展和积累形成的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吴爱丽 《中国经贸》2012,(20):101-102
摘要:唐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会受到资源开发周期性的影响,同时多年的重工业发展也给唐山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发展是唐山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唐山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鉴于目前唐山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唐山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唐山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枯竭和资源型产品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选择。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实现并不断优化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本文在对资源型区域金融的科技创新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体系及完善配套措施的对策,推动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亚国家独立后经历了从寻求经济转型到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转型叙事逐渐淡出中亚国家经济研究视野,但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进程仍在继续。经过30年发展,中亚各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但各国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转型、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悖论。在中亚五国中,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劳务输出型国家的经济较为困难;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不能令人满意;各国经济呈现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中亚国家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在强有力的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市场经济选择,改善治理质量,继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对外部世界敞开大门,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茫崖属于资源型地区,如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牛胜强 《开放导报》2012,(2):106-109
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甘肃为例,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指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城镇化也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性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黑龙江省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化率、资本、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程度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程度,进而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立足山西省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科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开展了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发展科技战略研究,以求为全国资源型地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分析了山西省资源依赖型经济的现状,探讨了经济转型的有效实施路径,明确了当前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的分布状况,提出了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科技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性,基于“两型”社会背景,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