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师傅抓来一把砂,掺入碗里,没有溢。“满了吗?”师傅又问。“满了!”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渗入碗里,还没有溢。“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满了吗?”满了吗  相似文献   

2.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车工决赛现场,记者看到一位老技工刚下赛场,就急火火地跑到一边,打开手机,边比划着手势边大声地说着什么……等他通话完毕,记者上前搭讪:下赛场了,还这么紧张?”“咳,心里总惦记徒弟,怕哪点儿没嘱咐到,技术上出了毛病,那可是企业上百万元的损失!”话语间透着焦急。在跟他的攀谈中记者得知,原来这位53岁的师傅正在带一位28岁的博士生徒弟,师傅上赛场了,徒弟碰到了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急需向师傅请教,于是,下了赛场的师傅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指导徒弟,先把生产现场的技术难题解决了。记者对眼前这位朴实憨厚…  相似文献   

3.
师傅有一手绝活,徒弟学会后不辞而别,另立炉灶仿冒师傅的产品,与师傅在市场上公开打擂。为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和合法权益,师傅将徒弟投诉到工商局,于是一场师徒官司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4.
前几次介绍克劳士比的理论时,我们介绍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F)”这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可他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肘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徒弟能否如师傅所愿,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更多的是依赖自身的悟性与造化。但即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徒弟的绝招与软肋多半逃不出师傅的法眼。陈爱莲、何炳珠、梁伯龙走上前台,情真意切道高徒……  相似文献   

6.
当幼虎长大时 老虎小的时候,与猫非常相像,和小猫在一起,很难区分。假如一只小老虎与几只小猫混在了一起,而主人没有发现,仍然像往日一样喂食给他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老虎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主人因为习以为常,没有注意到,还以为自己养了一只“大猫”,暗自沾沾自喜。但虎是有野性的,长到一定程度肯定会伤人。终于,老虎长大了,露出了它的野性,不仅吃掉了其它小猫,还对主人发起了攻击,这时主人才意识到自己每日悉心照料的“大猫”原来是只老虎,然而因为平日照料有加,老虎膘肥体壮,自己再也没有办法阻止它了,终究没有逃脱被老虎吃掉的…  相似文献   

7.
正"师傅带徒"是一项优良传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得到很多企业的推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多元化,当师傅的老职工开始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好带了!师傅们认为,现在年轻的徒弟自以为比师傅多点"墨水",就不把师傅看在眼里,看不起师傅们几十年来辛辛苦苦总结的经验;而徒弟们觉得师傅懂得的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还保密,处处留一手。于是乎,都看对方不顺眼,工作起来别别扭扭。  相似文献   

8.
做好一盏灯     
《财务与会计》2010,(5):72-72
技师在退休时反复告诫自己的小徒弟:不管在何时,你都要少说话,多做事,凡是靠劳动吃饭的人,都得有一手过硬的本领。徒弟听了连连点头。10年后,徒弟也成了技师。他找到师傅,苦着脸说:“师傅,我一直都是按照你的方法做的,不管做什么事,从不多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传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承方式,师徒关系和师徒制的历史可谓悠久.在西方,最早的师徒关系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在出征期间把自己的儿子忒勒马科斯托付给了好友曼托(Mentor),后来“mentor”成为了良师益友的代名词.古今中外,在各个领域都能找到著名的师徒关系,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四代师徒;孔子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鬼谷子教诸多奇才,更培养出了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的张仪、苏秦、孙膑和庞涓等等.在我国的很多行业和工矿企业中,新员工从业之初或进入企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学艺”,师傅不仅要传授徒弟手艺,还常常要给徒弟操持工作之外的各种事宜,从而形成了徒弟对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深厚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某啤酒企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师傅让徒弟刷发酵池前问他,你爹喝啤酒吗?徒弟点点头。师傅说,那你就刷好这个池子,它就是你爹的酒壶,这则故事折射出了啤酒酿造界最朴素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杨迎伟,从武警退伍后分配到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支队,是齐剑斌亲手带出的“徒弟”之一。“师傅刚直不阿的凛然正气,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已任株洲市稽查支队大队长的杨迎伟向记者畅述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2.
来问为什么     
《经营者》2010,(10):127-127
会买这本书的人,一定胡思乱想过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猴子而不是老虎变成了人?”想象一下,如果一只老虎坐进出租车,庄严地把尾巴掖进来:“师傅,去中友(百货)”,那该是什么效果。袁越的解释是:“因为黑猩猩最耐热。”  相似文献   

13.
画说全聚德     
155“鸭子完成烫毛、煺毛、摘毛卮就轮到“开鸭子”了。“开鸭子”包括掏膛、洗膛、挂钩等工序。这步操作,不仅要求把鸭膛掏干洗硪还要处置好可用的内脏杂碎。在旧时代,烤鸭师傅视手艺保密为铁饭碗保险,绝技从不轻易传人。徒弟们在拜师以前,  相似文献   

14.
王海滨 《民营科技》2014,(7):283-283
师徒关系的确定,为徒弟的自身成长和技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及实际工作中的不断创新的反思,徒弟的技能逐渐成长,特别是在师徒密切配合的工作任务中,徒弟得到实际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龚萍 《东方企业家》2006,(4):141-141
《西游记》中唐三藏之所以能取得真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精明能干的徒弟一孙悟空。试想一下:如果悟空在取经路上由于师傅的过错而要离开师傅,那我们会给唐三藏什么样的建议呢?  相似文献   

16.
师徒制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师傅和徒弟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对组织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激励师徒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对师徒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徒弟委托-师傅代理的数学模型,并依据结果为企业的师徒制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师徒制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师傅和徒弟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对组织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激励师徒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对师徒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徒弟委托-师傅代理的数学模型,并依据结果为企业的师徒制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应成为创新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科技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以市场换取技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选择,但是技术引进之后,如何消化吸收,并进一步创新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大量事实说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引进不来的,人们只会“锦上添花”,绝不干“雪中送炭”的事。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的控制与反控制,掌握技术主导权与否  相似文献   

19.
如今,当补鞋、修伞、卖小菜的都互称"老板"的时候,在工厂里依然听到的是一声声"师傅"称呼。"师傅"是尊称,一声"师傅"格外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师徒之间义切,也说明师傅受徒之尊、受人之敬。即使徒弟到了"繁花争笑鬓白  相似文献   

20.
猫是鼠的天敌,是猫终归要捕鼠。但也不尽然,我曾看过这样一幅画:画上有只猫,其“尊容”着实凶悍,足以令大小鼠辈胆寒。但此猫徒有其表,躲在夜幕下“赋闲”。有人高声问道:“你怎么不去捕鼠呢?”猫反唇相讥:“有夜班费吗?”听了猫的反问,令人哑然失笑,再看看猫那副较真劲,不像是随便说说而已。于是我掩笑之余,有感于怀,如 在喉,不吐不快。 论理,捕鼠是猫的先天本能,是猫猎取生活资料的基本途径,缘何节外生枝,索要“夜班费”?想来事出有因,或许某个“实绩突出”的猫,曾得过类似的奖励,孰料此例一开,众猫们看到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