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利用改制机会逃废债。由于历史等原因,一部分企业长期存在信用意识差的问题,对于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的思想在部分企业中存在,加上信用环境恶化,扭曲了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导致一部分企业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利用各种兼并、承包、破产、改制等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金融部门在建立和完善金融债权管理制度,打击逃废银行债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文在对金融债权管理现状、影响因素、面临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寻提高金融债权管理有效性的现实途径,以配合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秩序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4.
金融债权不同于一般的债权,高比例的不良金融债权,是一个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举世瞩目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仍使我们记忆犹新,虽然其起因于外部货币的投机冲击,但其根本原因是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综合作用.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维护金融债权,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事关国家的金融安全,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遏制逃废金融债务的恶劣行径.  相似文献   

5.
6.
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维护地方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虹 《中国金融》2002,(12):28-28,32
  相似文献   

7.
8.
9.
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债权管理就是金融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发放的贷款予以保护的行为。金融债权管理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加强金融债权管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一、当前加强金融债权管理面临的难点近几年来,金融机构在加强债权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难点之一: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和“宽容”政策,客观上滋长了企业逃废债行为。其主要表现:一是以政府行为而不是以市场行为对企业进行改制,把企业改制搞成“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