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10,(13):19-21
指数基金是以跟踪目标指数为投资目的的一种基金产品。美国是指数基金的发源地,也是指数化产品最多、最发达的成熟市场。美国先锋集团在1976年创造了第一只指数基金——先锋500指数基金。近30年来,指数基金发展迅速,从面向机构到面向广大投资者认购,从综合指数基金到各类主题指数基金,从单纯的股票型指数基金到不同资产标的的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09,(35):19-19
2009年无疑是指数基金年。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完成募集的指数基金达8只,包括增强型和纯被动型,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在众多指数基金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投资的指数基金呢?著名基金研究专家银河证券王群航表示,今年要重点关注全被动型投资风格的指数型基金。正在发行的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LOF)就是一只纯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1,(8):69-69
在指基业绩整体领先的同时,发行市场也在上演着热闹的指基销售大戏。首只跨市场的等权重分级指数基金给投资者全面把握市场机遇提供了新思路。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王群航看来,目前正在发行的银华中证等权重90指数分级基金,是一只集“被动投资+蓝筹典范+等权重+场内可交易”等多项内在优势于一身、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多种投资方式的创新型基金。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1,(43):63-63
随着市场的好转,指数基金重新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农银汇理基金投资副总监、农银中证500拟任基金经理张惟指出,长期跟踪投资一只较好的指数型基金,获得高额收益并非不可能。若能持有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产品,投资者也可以实现与之接近的收益水平。中证500指数在过去4年10个月实现了业绩翻番,其累计增长率达到116%,大幅领先于同期深证成指、上证综指等其他指数。  相似文献   

5.
指数基金是以哪些优势和特征进入资产配置的篮子的?如何看指数基金的发展前景和近期的宏观经济形势?本刊记者专访了申万菱信投资管理总部副总监张少华. 大众理财:如何看指数基金的发展趋势? 张少华:自2002年末国内首只指数型基金面市以来,国内市场就先后发行了众多的指数型基金.特别是2009年,堪称"指数基金年",多数基金公司在完善产品线的基础上,相继发行指数型基金,在当年新发基金中占比高达21%.截至2012年9月30日,国内市场上指数型基金将近200只,总市值约为3200亿元.  相似文献   

6.
一、指数基金的起源 指数基金是运用一定的跟踪指数的投资方法,使基金本身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指数的收益率基本一致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1971年美国威弗银行(WELLS FARGO BANK)向机构投资者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产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股市日渐繁荣,指数基金逐渐开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至1996年之间,指数基金获得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指数基金并非很多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非常精细.指数基金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募集规模?选择指基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工银瑞信指数产品投资负责人何江. 大众理财:指数基金因何快速发展? 何江:近一两年,指基的发展速度很快是有目共睹的.其原因主要有4点. 首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强,指数基金的优势逐渐显现.诸如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指数基金的占比很高,因为主动型基金很难超越指数,2/3的主动型基金跑不过标普500.中国市场也是在向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发展,指数基金的占比也相应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1,(30):33
周毅曾在华尔街从事多年量化投资工作,在加入银华基金后,将海外成熟经验应用于A股投资实践,相继为投资者奉上了国内首只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银华深100指数分级基金、国内首只类大宗商品投资概念的银华抗通胀主题基金、国内首只等权重编制方法的指数分级基金——银华中证等权重90指数分级基金等创新型  相似文献   

9.
周婷婷 《理财》2011,(12):49
各类基金投资读本常以复读机般的方式说: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投资指数,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数是关键。但是当投资者准备选择一只指数基金时,却发现选择合适的指数并不关键,例如叫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就有20多只。结果,选择指数基金的关键落回到选择公司上。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跟踪同样一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它们的收益率不会相差太多的,选择指数基金就变成了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9,(6):53-55
农历新年后,大盘触底强劲反弹,很多投资者又重新看到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价值;而国内A股市场在经历了长达1年多的深幅下跌后,市场的投资价值凸显;此外,管理层密集放行指数基金,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管理层对目前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同。各种市场因素的叠加,让指数基金再次站到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之上。指数基金或许又到了投资者进行战略配置的恰当时机。  相似文献   

11.
经过10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多元化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它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防范其存在的风险?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是否是布局指数基金的良机?本刊记者专访了国泰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章赟. 大众理财:近年来,指数基金的市场发展状况如何? 章赟:A股市场指数基金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数量上从2007年的17只扩展到2012年的172只,占比从2008年年底的5%增加至15%.今年以来已成立49只指数基金,首募规模达到了756.7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吴振翔 《理财》2011,(4):50
近来时常有朋友问我:"现在通货膨胀的厉害,能不能买些指数基金?应该选哪个指数?"听到这些,我一方面为指数化投资逐渐被广大投资者接受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觉得应该加强投资者指数投资方面的教育,让更多的投资者学会如何在琳琅满目的指数基金里"淘金"。指数代表了股票市场的全部或某一部分,或者说是代表了全部或部分上市公司的价值。从长期的国内外历史来看,股票指数是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彼得·林奇曾言"长期而言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总是一枝独秀,历史数据证明股票投资收益率要比债券投资收益率高很多",因为"投资  相似文献   

13.
指数基金阵营日渐壮大,ETF凭借投资指数更高效、费用更低廉、交易更方便、操作更灵活等优势日益得到投资者青睐.从2004年底上市的华夏上证50ETF到现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40多只ETF,规模从原来的52亿元增加到了现如今的1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0%.相较于普通指基,ETF既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交易所二级市场买卖,又可以像开放式基金一样在达到申赎起点后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可谓是集合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14.
投资基金最好进行组合投资,而不是全部买入一只基金,这是很多投资者都认同的投资方式.但是怎样才算组合投资呢?不少投资者对此并没有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数字财富》2014,(5):8-8
指数投资正遭遇身份危机。38年前约翰·博格(John Bogle)推出第一支指数基金时,是把它当作常识性的低成本个人股市投资方式。先锋500指数不是要打败股市,只不过是为了保证投资者不落后于市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指数投资从常常受到批评的创新转变为无数个人投资者、理财顾问和投资机构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改进我国优化型指数基金的投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的三只指数基金总体上并不“优于”股价指数,其中“5:3:2”的投资结构是制约指数基金的“紧箍咒”。对我国指数基金的投资结构应做如下修改:基金资产的30%以上必须进行指数化投资,具有仓位大小由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确定。其余资产可进行积极投资,投资于基金管理人看好的股票、债券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7.
黄金一直受到中国投资者的特殊偏好,认为黄金具有保值的功能,在经济下滑时受到投资者欢迎。那么,中国投资者的黄金投资行为与投资者对市场的情绪和观点有没有相关性?本文以消费者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为衡量中国投资者对黄金市场的观点指标,以黄金价格为因变量,来探讨中国投资者黄金投资行为与市场情绪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09,(31):26-26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赚钱效应令市场掀起了一股指基投资热潮,但目前股指从3400重回3160一线,指数基金还能投资吗?投资者该怎样选择?针对这些疑问,银华基金公司将于近日起在公司网站举办"指  相似文献   

19.
ETFs跟踪误差产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美国发展迅猛,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青睐的指数化投资创新产品。投资者若看好某个市场指数,就可以投资以该指数为基准指数的ETFs,以期获得与该基准指数相近的收益率。投资者在投资ETFs时,考察ETFs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ETFs组合(以下简称复制组……  相似文献   

20.
在获批7亿美元外汇额度之后,国泰基金一只以跟踪纳斯达克100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破茧而出,该指数涵盖了包括苹果、微软、英特尔、星巴克、谷歌及百度等全球最具创新成长潜力的100家上市公司。这将是国内首只投资海外市场指数的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