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湿地保护同环境保护一样,也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在中国的湿地保护大事记中有这样一件事,1996年8月湿地国际(WI)中国项目办事处在北京成立,这是在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湿地保护的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以来,30年内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明显改善,管理及保护体制日渐完善,湿地立法取得明显进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会议。展望未来,中国应以举办此次会议为契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核,在展示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国湿地生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1992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以来,30年内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明显改善,管理及保护体制日渐完善,湿地立法取得明显进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会议。展望未来,中国应以举办此次会议为契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核,在展示中国湿地生态保护成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国湿地生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湿地保护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湿地保护区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指出社会化管理使社区成为保护区工作的共同合作伙伴,将湿地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社会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湿地管理模式,值得在湿地自然保护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战略目标和四大具体任务,提出"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新要求.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为全国湿地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到2020年湿地工作的战略目标.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20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一半以上的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和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策略.本文认为,合理的湿地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湿地产业发展纳入湿地保护工作中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水"、"文明的发源地".湿地对调解气候、涵养水源、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防浪固岸、防止土壤沙化、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50年时间内,中国已经损失了近50%的滨海湿地。在未来的5年内,滨海湿地由于围垦与基建等原因还将损失11.5万公顷,即便是不考虑滨海湿地之外的其他湿地减损,中国的8亿亩的湿地红线也将被突破。"湿地之失"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湿地状况的真实写照,湿地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湿地作为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30日,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在京成立。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出席并讲话。他指出,建立湿地研究所是根据中央对林业的新定位、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林业,努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荒漠、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需要,是保护湿地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履行湿地公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银川湿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和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密度大、范围广,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少见.多年来,由于公众对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导致银川湿地退化明显.通过退田还湖、湖泊清淤、调控水位、恢复植被等措施,恢复、治理和保护湿地水禽栖息地,并建立湿地公园,使湿地保护和湿地合理利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切实做到保护湿地,发挥湿地功能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韩国在湿地保护政策的演进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目前,我国湿地政策的演进正相当于韩国的第二阶段,分析韩国第二阶段湿地保护实践中应对矛盾的策略,对我国现阶段湿地保护是一种有益的借鉴。同时,应立足我国国情,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完善和创新湿地保护政策,使我国湿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丰富,区域特征显著,生物多样性复杂,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成为GEF在我国的四大项目之一,为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江苏沿海湿地类型齐全,包括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及水库湿地、草甸湿地和海岸湿地等,其中尤以海岸湿地面积之大、生态条件之独特而闻名。江苏沿海湿地保护利用的对策: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快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湿地保护区,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另外,对沿海湿地资源还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适度控制沿海湿地的围垦和开发规模,坚持以生态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在武汉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取得了卓越成效。此次缔约大会在武汉召开,也充分说明了湿地保护中的“中国贡献”和“中国方案”对于全球湿地保护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江苏沿海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探讨了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中国城市湿地存在面积缩小、功能退化、污染严重,特别是富营养化现象突出。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和城市湿地公园维护的原因和意义,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并在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维护对策,并就当前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维持系统,而我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但湿地的资源价值并没得到广泛的认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没有全面开展,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极为不利.在湿地保护过程中,湿地的现有形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本文分别对这三类情况下的保护工作进行博弈分析,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提出我国今后开展湿地保护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湿地破坏的根源在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信息失灵、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文章探讨了促进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经济手段运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湿地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为湿地保护和恢复者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对湿地破坏者和湿地资源的利用者收费或收税,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以及建立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湿地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洋淀湿地总价值为2171.80亿元,其中非使用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在开发、利用和保护白洋淀湿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间接使用价值,使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谐起来.由于湿地资源功能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实现湿地价值的充分利用.白洋淀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可以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来利用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业来利用湿地的间接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保护与开发" 并举的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赵树丛 《经济》2013,(Z1):30-32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湿地作为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