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现实粮食经济管理层次分为中央、省(市、区)、地(市、州)、县(市、区)四个层次。在这四个层次中,本人认为:中央、省级管理应属于高层宏观管理,地市级管理属于中层中观管理,县市级属于基层微观管理。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中观管理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2.
研讨会综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粮食企业发展(1995年7月28日)四川省粮食学会绵阳片区于1995年7月26日至28日,在阿坝州南坪县召开了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参加会议的有...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吉林省四平市各县(市)相继组建了以县(市)为单位的粮食收储经销责任有限公司。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及朱钅容基总理最近在全国粮食流...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7,(2):4-8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完善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北京市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1)实行政企分开。市粮食局同企业在人、财、物上彻底脱钩,转变职能,确立了全市粮食流通管理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新模式。(2)合理划分市与区县的粮食事权、财权。全面落实粮食市长负责制,从市、区县政府,层层建立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保证了政令畅通。(3)认真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4)消化粮食大库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1999年以来,共消化粮食库存23.5亿公斤,全市…  相似文献   

6.
加强宏观调控 理顺粮食产销关系宁允祯正确处理好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关系,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三个稳定"(粮田面积、粮食总产、粮食库存)、"两个平衡"(总量平衡、地区平衡)的具体措施之一。粮食余缺调节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任务;既要考虑经济效...  相似文献   

7.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情况(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这一阶段,开放了粮食集贸市场,恢复了议购议销,允许多渠道经营粮食;取消了粮食统购,只对小麦、玉米、稻谷和东四盟市大豆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放开了粮食销售,实行了粮食购销同价;开始规划并建立和培育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经营机制开始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食统购统销的流通格局被打破,转变为计划和市场两种…  相似文献   

8.
为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农技人员科技兴粮积极性,河北、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在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后,相继组织开展本辖区粮食表彰奖励活动。据统计,22个省(区、市)共安排表彰奖励专项资金11.5亿元,表彰粮食生产先进市(地)70个、先进县(市、区)495个,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2,(5):1-1
日前,省政府决定在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将三个市的粮食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下一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省其他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企业也将面临同样的选择。粮食企业走向市场,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是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县级粮食储备,县级粮食储备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全省粮食应急保障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目前,全省建立县级粮食储备的县(市)由年初的38个增加到74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54.43%;县(市)粮食储备总量比年初翻了一番还多。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和邯郸市所辖县(市)均建立了粮食储备,邢台市、石家庄市大部分县(市)建立了粮食储备,其他设区市正在积极建立县级粮食储备。11个设区市有粮食行政管理职能的区也建立了粮食储备。  相似文献   

11.
一、粮食购销市场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市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三州三市”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的决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1.全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开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在全省180个县(市、区)中,除了三州三市66个县外,成都、绵阳、宜宾等市30个县(市、区),共计96个县(市、区)开展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2.各级政府对市场化改革试点倾注了大量精力各市州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立了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前阶段我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今年5月以后,我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已陆续在全区各地广泛铺开。四个多月来,各地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得到了顺利进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抓思想统一,形成搞好粮改共识。(二)抓方案制定,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章可循。(三)抓重点,使“三项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四)抓审计,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五)抓市场管理,打击非法经营粮食行为。(六)抓内部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和取向和纵深化发展,特别是对五个主销区省(市)实行粮食市场全部开放,国家储备粮建立垂直管理体系,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到地方等政策出台后,农发行信贷资金将产生一定的风险,如何通过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政策 和办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规避和化解资金风险,是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榆树市2011年粮食总产62亿斤,是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市)的产粮大市。何以至此?调查组通过进村入户,以及与市(县)、乡村干部的座谈,真切地感受到,榆树市利用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通过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打造第一粮仓、构造绿色产业、推进科学发展的"三赢"之路。  相似文献   

15.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35(4):59-6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粮食(含食用油,下同)战略性问题研究的要求,规范对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项目的管理,提高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国家粮食局研究制定了《粮食战略性问题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走向林祥竹粮食流通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正确制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对于保证"三稳定、两平衡",促进生产发展,确保市场供应关系极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认识。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我国粮食流通体...  相似文献   

17.
高安市粮食局党委一班人(以下简称"高粮人")不断反思全面推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管理社会粮食的经验与教训,认为以往高安粮食经济发展步伐之所以不快,是因为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经营者,国有粮食企业与民营粮企,宏观调控与市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体改委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对我国粮食制度改革将作重点研究最近,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组成粮食体制改革专题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粮食制度"进行专题研究,这次研究共确定了九个重点专题。──粮食供求总量分析。主要从需求和生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9年第20届全体大会上作出一项决议,规定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唤起世界公众注意长期存在的粮食问题,号召人们努力发展粮食生产,消灭饥饿。1982年在第二个"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农业经济》1995,(2):20-21
江西省“九五”期间粮食的需求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设想江西省农业厅(一)粮食生产面临的压力我省是农业、粮食大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特别是农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粮食发展上出现了诸多矛盾和压力,集中表现在"三低",影响"三个积极性"。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