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2014年,全球油气证实储量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但美国页岩油行业面临严峻考验,预计今年油价将保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是油气行业大震荡、大调整、大转折的一年。全球油气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进入新的调整期,非常规油气革命带来供需格局逆转。2015年全球石油市场仍呈现较大幅度的供过于求局面,全年的平均油价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6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加快;国际油价触底反弹;欧佩克与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联合减产协议;世界天然气市场供需宽松;全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进一步萎缩;世界炼油能力缓慢增长,乙烯新增产能大幅减少;全球成品油供需持续宽松;油气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下滑;油气招标总体遇冷,并购市场继续低迷;油气合作经营风险上升.中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石油消费增速大幅放缓;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国内原油产量跌破2亿吨,天然气产量增速继续放缓;炼油能力略有增加,地炼市场份额大增;三大石油公司生产指标小幅下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中有增,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走出去”取得新成效;中国陆续发布能源领域“十三五”发展规划;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2017年,国际油价将实质性回升;全球天然气供需宽松加剧;世界炼油和乙烯能力将继续增长.中国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加剧;中国天然气市场总体宽松,国家有望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炼油过剩形势更加严峻;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将全面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3.
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石油供需持续宽松,市场失衡,油价暴跌;天然气供需初现宽松,LNG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油气产储量双双增长;炼化能力继续增长;全球主要油品供需宽松;乌克兰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市场格局;国际石油公司业绩明显下滑,加快战略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石油消费延续低速增长态势;成品油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油气储量保持快速增长,产量油稳气增;炼油和乙烯产能仍保持快速增长;海外权益油气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加快战略调整。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加速,但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低位回稳;全球天然气供需更趋宽松,价格下行;炼油和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炼油能力过剩加剧。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石油需求量继续增长,天然气维持较快增长,炼油能力增速将明显放慢,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全球天然气供需明显宽松;油气产量逆势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放缓,炼油毛利显著改善;全球主要油品供需持续宽松;资源国投资风险明显上升;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球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天然气供应总体过剩;油气储量继续稳定增长,产量增速油增气降;炼油能力首次下降,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定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油气行业改革从局部转向全产业链.展望2016年,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国际油价反弹乏力;天然气价格仍将低位运行;炼油、乙烯能力继续增长,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中国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将加剧,天然气总体仍供应过剩,炼油能力略有增长,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2021年,全球经济与能源消费恢复强劲但不均衡,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石油市场逐步复苏,进入供应受控下的紧平衡状态,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涨至70.95美元/桶;天然气供需转紧,气价屡创历史新高;炼油行业景气回升,乙烯行业运行状况好转;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升,油气产量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油气资产交易恢复性增长,美国页岩油行业继续整合;国际大石油公司业绩大幅回升,低碳转型明显加快.中国原油产量继续回升至1.99亿吨;天然气供应量为3746亿立方米,供需偏紧;油气产储量快速增长;炼油能力赶上美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乙烯新增产能和当量自给率创新高;国家政策围绕保供稳价、市场公平、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发力.2022年,预计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3万亿立方米,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约1.3亿吨/年、新增乙烯产能约1300万吨/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长,部分国际石油公司仍将出售非核心地区油气资产;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7.35亿吨,天然气整体供需偏紧,将净增炼油能力2560万吨/年、新增乙烯产能565万吨/年.  相似文献   

6.
对2022年油气市场的发展状况、2023年又将朝向何种趋势发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2022年,世界油气探明储量小幅上升;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萎靡,其中勘探开发投资额较2021年有所上涨,但尚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油气勘探区块租赁轮次与油气资源收并购活动降幅明显;世界油气价格大幅波动,全年表现出忽高忽低的走势;世界油气供给能力减弱,尤其是天然气供给同比下降;世界油气需求疲软,多地区油气需求明显下降;世界炼油产业利润、开工率及产量缓慢恢复。展望2023年,随着全球政治环境的缓和,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有望稳中看涨;油气价格在经济、油气供需平衡变化的影响下,或将出现短期下跌、长期上涨的趋势;油气供需市场预计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制裁与反制裁政策、OPEC+减产协议等的影响中,进入紧平衡状态;炼油市场的紧张局势将在2022年趋好的影响下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7.
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深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E&P)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北美墨西哥湾、西非海域或南美巴西海域成为深海勘探开发的投资热点,亚洲和澳大利亚海域也正在成为新的深海油气富集区。2005年,海上E&P总投资已从2001年的约690亿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深海油气E&P投资从2001年的约92亿美元增加到约140亿美元。全球深海钻井投资随之不断增加,水深纪录不断刷新,深海重大油气发现不断获得,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全球深海油气E&P投资将达到约200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43%;全球深海钻井支付将从2005年的84.3亿美元增加到161亿美元;深海油气量占全球海上油气总产量的份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11.4%和7.2%上升到2010年的20%和9%。我国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我国的石油公司应把进军深海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并加肾落实;同时还应走出国门,参与境外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尽管有经济制裁和资源控制,2012年世界油气工业依然在坚守与创新中取得不俗表现。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会完全跳出危机的阴霾,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还将延续,高失业率与低增长依然困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缓。由此预期世界油气储产量保持小幅增长,油气供应结构将出现中心的变化,非常规油气、海洋油气受资源国政府和石油公司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低碳发展模式成为油气行业共同选择。与此同时,围绕资源问题展开的对峙和斗争依然会延续,给世人带来更多的悬念。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但复苏大势不变;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我国油气产业、财税、价格等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国内炼化行业格局、油气企业发展、海外油气资源利用、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均将产生一定影响。世界石油供需处于紧平衡,预计2011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仍将高位盘整。世界天然气供需"拐点"可能提前到来,天然气价格逐步走高。油气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多数资源国对外合作政策持续收紧。由于市场环境变化,2011年油气并购市场活跃程度明显下降。国际大石油公司坚持资源为王理念,优化资产结构,加强风险管控,寻求与国家石油公司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展望未来五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向绿色转型,低碳能源占比将提高,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世界石油供应持续偏紧,炼油能力更加过剩,国际油价将进入100美元/桶时代;世界天然气供需处于平衡略紧态势,天然气价格将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0.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走出了一波"步步惊心"的下跌行情,目前已经腰斩过半。国际油价一直牵动着全球油气工业的"主神经",油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袭扰全球油气工业。国际油价的此次大幅跳水,无疑对全球油气工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也极大推动了全球油气业务并购的开展。在此因素驱动下,2014年全球油气业务并购额超过3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从时间点来看,2014年第三季度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而从地区来看,北美代替了亚洲及里海地区,成为了2014年世界油气业务并购量最大的地区。预计随着国际油价企稳并开始走强,全球油气业务并购还将掀起更高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众多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利用前两年储备的资金,将各有关项目付诸实施。总体来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在不断得到加强,全球海上勘探与生产预算均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2.
3月11日以来,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害,造成社会经济重大损失。日本经济短期受重创,中期将提振,但长期低迷的局面不会改变;日本地震不会改变全球经济复苏大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但影响有限。地震重创了日本能源体系,将引发全球油气市场供需出现一些新变化:日本部分炼厂关闭致使亚太地区石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轻重原油价差可能扩大;核电危机将促使日本大量增加LNG进口,并将影响全球能源结构;日本化工产品生产受到冲击,带动全球部分化工品价格升高。日本核电危机造成各国对核电安全的担忧,可能影响世界各国核电发展,导致油气需求增加、中长期油价走高。日本大地震启示中国:应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天然气;适当调整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结构,统筹运作;推进与资源国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湾正成为众多石油公司的投资热土,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望被世人所用。随着全球陆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的下降,海洋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全球油气大发现主要来自海洋。墨西哥湾是全球著名的海洋油气富集区之一,该海域油气资源开发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为美国油气产量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美国本土及海外大型石油公司对墨西哥湾油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持续增长,投资金额接近3000亿美元,并呈现出以下特点:北关以外地区以及中等规模的勘探开发投资增长较快;难以获得勘探远景区域、工程技术人员紧张是影响投资计划的重要因素;投资预算使用的平均油气价格参数再创新高等。2008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增长11%,达到332亿美元左右,深水投资快速增长,预计增幅为20%,分地区看,预计美国投资增长3.5%,加拿大投资下降12%,北美以外地区将增长16%。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在全球油气上游投资增长有限、乌克兰危机推动区域油气地缘风险飙升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全年呈现较高价格区间宽幅波动走势,整体上对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负面影响较大。2022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总数量仅为215宗,接近20年内最低水平;并购交易总金额仅为880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约36%。2022年世界油气并购市场总体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球范围内交易数量与金额呈现“双降”态势,非洲地区交易数量创近8年新高;二是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并购金额整体减少,国际石油巨头持续出售“非核心”油气资产;三是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持续走高,与国际油价走势差异较大;四是北美非常规油气资产交易活动保持活跃,油砂交易金额接近10年内最高值。2023年,随着国际油价保持较高价格区间波动以及全球范围内疫情逐步稳定,预计非洲和南美地区并购活动将显著增长,国际石油巨头在“买卖两侧”寻求交易,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交易仍将成为市场热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油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油气对外依存度一直居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受油气产量快速增长、需求平稳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开始下降。作为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油气供需结构的这一显著变化不仅仅影响自身的能源结构,也必然会产生全球层面的"溢出"效应,世界油气供需格局会因此受到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制定和调整能源战略规划的关键时刻,在一些重要指标设计论证时需注意美国油气产业变化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赵晶 《中国石化》2015,(2):73-75
<正>一旦国际油价企稳并且开始走强,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就将掀起新一轮高潮。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走出了一波步步惊心的下跌行情,目前已经腰斩过半。国际油价的此次大幅跳水,无疑对全球油气工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油气业务并购的开展。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创新高在高油价时代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公司顺风顺水,国际油价此番出乎意料的下降,着实让全球油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世界石油开发呈现的特点 目前全球海陆石油勘探均在逐步扩大规模,当前的世界石油开发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海洋石油投资大幅增长,海洋石油开发在本世纪头十年不断深入 2006~2010年全球浅海钻井投资额可达1950亿美元,此间深海钻井投资可达650亿美元。如果加上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其它相关费用,海上油气开发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油气行业长远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仍具较大潜力,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世界油气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本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天然气正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非常规气正在成为重要的接替来源,天然气将逐步突破区域性市场的局限,并将对石油形成有效替代,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和压力,对石油价格长期走势产生新影响。非常规资源使全球石油供应格局趋向东西均衡,油气消费重心明显东移,亚太地区将面临更严峻的油气安全问题。油气将长期占据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非常规油气开发将延缓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随着美国页岩油气、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油气,以及巴西深海油气资源潜力的逐步释放,美洲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油气供应的主要地区之一,中东在全球油气工业的统治地位正在受到冲击和挑战.同时,"后危机时代"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亚太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使以中印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世界油气消费的主力."西进与东移"已成为全球油气供需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