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我国现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最适货币区域理论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经济转型期金融活动深度不够以及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表明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而最适货币区域理论则提供了这种制度安排的一些可能性解释,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芒德尔-弗莱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财政作用大于货币政策)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理解这一现存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模型要点,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中的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1984-200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相信会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激发经济学理论的创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形成了新挑战。本文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之难、"国家道德风险"的制约、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视野等几个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出问题,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和货币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货币流通速度是研究货币供求均衡、运行效率以及宏观调控等问题的一个枢纽性变量。文章从趋势判定、测量方法、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政策效应等五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文章认为,深入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寻找其与宏观经济的客观联系,对于深化货币研究、完善政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已经由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积极扩张转向抑制通胀稳定产出的适度紧缩。本文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三个政策实施的角度,对中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动因、实施方式、可能效果等因素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已经由宽财政、紧货币的调控态势转向了财政货币双退出,同时,汇率政策由稳中有升日益转向加速升值,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自主性受到国际因素的诸多干扰,因此需要对大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协调问题予以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货币错配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新兴经济体债务国以持有外汇储备的形式来对冲外币债务的汇率风险,而储备持有的惯性在部分已转型为债权国的国家仍然持续,使得外汇储备这种改善货币错配的手段,演化成为货币错配加深的基础条件。货币错配的加深导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特别是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影响着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而改变和改善货币错配,应该成为汇率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征 《大陆桥视野》2013,(20):11-1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流派。它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做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它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隐性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模型的建立出发,揭示了我国隐性通货膨胀的内涵、本质和政策涵义。隐性通货膨胀的内涵在于,货币量过度和宏观总量结构短缺造强迫储蓄和货币储存系数提高,货币量过度和各种形式的价格管制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强制下降,降性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效能下降;为此,必须从增强我国货币效能角度来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BGT(2002)模型进行修正,基于2004—2010年中国月度数据估计了动态货币冲销系数,探讨了货币冲销水平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冲销政策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央行总体上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货币冲销,但冲销水平短期内存在明显的波动,这种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央票利率为代表的冲销成本和国内净资产规模的限制,是造成货币冲销水平波动和冲销政策在长期内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表明,商品和货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商品的内在价格并且共同决定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依此推论,通货膨胀可能产生于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相对贬值:相对贬值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不是货币问题;实际贬值根源于的货币量供给量过多,是货币问题。通货膨胀通过对各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影响对宏观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政策选择上,需要通过紧缩货币应对实际贬值,通过减税和补贴应对相对贬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日益重要。而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关键是确立货币总量这个中介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目标,而联系这个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纽带是货币需求涵数,所以确立一个稳定、合理和可预测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货币当局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既有经济增长及货币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单期生产模型的跨期迭代生产基础上。本论文认为,宏观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乃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串联生产和并行生产,以及货币流和实物流的相互配合,它们使宏观经济成为一个横向和纵向联系、货币与实物联系的整体。本论文构造了平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危机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解释,并以美国次贷为例进行了简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4.
欧洲模式借鉴: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欧盟由"准平行货币"向"单一货币"逐步推进的货币合作路径及其政策协调机制进行了探索.从中得到了5点启示,并结合东亚经济金融合作的状况,提出了东亚金融合作应实施渐进式、梯度推进的多重平行货币合作、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协调趋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姚远 《经济与管理》2007,21(2):45-49
采用协整与方差分解的方法时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中作用关系相反,但都具有回归自然水平趋势,货币供应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并不影响货币供应。一方面。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另一方面,偏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导致经济紧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因此应谨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以避免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吉 《财经研究》2004,30(10):120-131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波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货币余额的波动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货币需求的波动,投资的波动与货币余额的波动关联不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余额的变化来判断投资的状况.投资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与消费波动存在背离现象,投资造成大量的成本,这是我国经济非均衡的主要表现.文章的结论支持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动因、模式、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后,得出启示:通过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来实现货币联盟和单一货币、汇率稳定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法、德、意、荷、比、卢6国政府签署的《罗马条约》第2条指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所有成员国公民的生活水平。一般认为,《罗马条约》主张将微观经济政策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这时,宏观经济政策在达到主要目标方面并未发挥显著的作用。《罗马条约》的第104条将宏观经济目标规定为价格和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高水平的就业。条约第105和107条呼吁成员国在货币和汇率政策方面进行合作;但《罗马条约》并没有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因此,共同体在20世纪60年代在宏观经济政策领…  相似文献   

19.
德国东部10年建设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在东部10年建设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货币和就业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效果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我国西部开发具有相似性。本文从中推断我国西部开发可能造成的宏观影响,尤其是不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检验了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各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投资和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下的股票市场资金关系模型,理清了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资金关系,从而阐明了货币供给如何影响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