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经济问题》2007,339(11):10-14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2.
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莉 《经济问题》2008,(5):105-107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现状、原因.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角度看,双顺差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的这种双顺差格局不可长期持续.同时,双顺差现象对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带来难题,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构成进一步挑战.调整双顺差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中国必须尽快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蔡纯 《经济论坛》2007,(19):36-38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货币因素分析:"双顺差"形成的B和Ms的过量增长 1."双顺差"产生的背景: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我国现在经济增长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就全球经济状况来看,这两年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世界各国前几年大多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流动性慢慢积累起来,形成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中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汪武芽 《经济师》2008,(7):51-52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长期持续必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外均衡的角度考虑认为,外部失衡的双顺差的根源在内部失衡,即国内需求的不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解决双顺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双顺差形成及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原因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在加入GVC时,由于处在"世界工厂"的低端位置,形成了以外资代工为主的生产贸易模式.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嵌入GVC模式的货币镜像.从微观视角探究到的双顺差的国际分工基础,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并存的“双顺差”特点。造成双顺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运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双顺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积极合理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有利于化解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失衡,也有利于带动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杨理嘉 《时代经贸》2012,(18):89-89,109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周倩 《时代经贸》2007,5(12Z):89-90
中国的双顺差问题由来已久,但由于近年来其增长速度的不断攀升,国内外针对该问题的争论也越发激烈起来。本文从中国双顺差的现状出发,对双顺差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并在总结中国双顺差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双顺差及其相关问题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李琴 《经济师》2012,(10):34-36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成功,但是外部经济失衡带来的超长增长的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文章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对影响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缓解失衡问题,不能单单依靠人民币的升值,有必要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利率,引导消费和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新兴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独特的“双顺差”现象。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与2005年全年顺差总和持平;外汇储备逼近10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双顺差”与加工贸易政策、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并引发国内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  相似文献   

12.
在从1994—2008年的15年时间里,中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双顺差"现象,其延续时间之久、差额数值之大实属世界罕见。在指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危机昭示我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论调,我们首先应当对近年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外部经济失衡,顺差的积累造成很多负面效应。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我们必须以哲学的眼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才能恰当的把握"双顺差"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双顺差"背景下实现中国内外均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光 《时代经贸》2007,5(6):61-62
内外均衡目标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均衡.目前,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及利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观点上看,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扩张,资本扩张使世界形成了"中心"和"外围"的不平衡发展的世界经济结构。而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上看,之所以出现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世界上存在妨碍竞争和资本流动的因素。关于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一种趋同论,即认为,一旦消除了妨碍竞争和资本流动的因素,世界经济将逐渐达到相同的水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根据对现实的资本主义扩张的事实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以解释和探索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目的的古典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而不是由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在技术关系分析上存在着一系列逻辑悖论、但却仍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冰 《时代经贸》2009,(12):52-52,51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正处于双顺差阶段,本文将提供一个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时笔者从居民高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投机资本这三个方面入手,并针对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相应得提出了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18.
艾光 《时代经贸》2007,(6X):61-62,64
内外均衡目标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均衡。目前,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及利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收支双顺差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若要清除其负面影响,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洪军 《经济评论》2004,(2):77-82,97
囿于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框架 ,使新古典的货币理论难以处理历史时间和货币 ,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动态的货币经济关系。而凯恩斯则提出了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 ,力图建立不同于新古典的分析框架 ,但遗憾的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则错误地发展了凯恩斯的方法 ,最后又复归新古典。在货币理论中所涉及的均衡有三种 ,即新古典的均衡观、凯恩斯的均衡观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均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