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观点     
《东南置业》2009,(9):20-20
中国住房保障体系世界最好;房地产未来三年必将有大的调整;“招拍挂’强房价飙升的罪魁祸首;房价上涨,是因为“丈母娘需求”;国企时‘丈母娘’更推高未来房价!  相似文献   

2.
孙春艳 《经营者》2007,(6):66-66
<正>房地产的暴利就像皇帝的裸体一样是遮不住的。中国城市的高房价,并非完全是“潘石屹们”造成的,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也并非是“时寒冰们”所能解决的。2007年房价是涨是跌?这个敏感问题真是碰不得,这场自春节前就开始的房价口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2005,(2):79-80
房地产经济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海泳)中国房地产报10.7土地招拍挂取得新突破(记者王永红郑荣)中国国土资源报10.12上升幅度减缓总体房价难降(致若)中国国土资源报10.12“八三一”不是房价下限(杨国球)中国国土资源报10.12“招拍挂”不会引发房价上涨(本报记者许红洲)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4.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声音/数字     
《楼市》2008,(13)
严介和:今明两年房价都会降“2008年、2009年房价的大趋势是逐步回落。”6月14日,商界“狂人”、中国华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走进重庆大学,为重庆市400多名房地产老板“支招”,并预测2012年中国房市将出现拐点。严介和认为,在2012年以前,房地产是朝阳产业,但到2012年之后  相似文献   

6.
孟德阳 《英才》2014,(9):108-109
他曾在2010年判断:中国房地产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并认为中国的房价“全世界最离谱”、“价格无法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7.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9):34-34
央行可能出台更强硬的政策来抑制通胀,高CPI指数 高通胀率或将促房价暴涨,不存在“负资产家庭”,房价既要防止反弹 更要防止大幅下跌,通货膨胀不会引起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中国房地产还有超过10年的发展良机,有价无市 房地产市场从紧政策不宜再出  相似文献   

8.
近期中国楼市的信息,又如雾里看花:一些主要被房地产广告养着的地方媒体,特别是房地产专业媒体,一直在炒作“楼市回暖”、“房价回升,持续上涨”、“楼市进入黄金期”等等;而一些全国性媒体经调查后却发现,一、二线城市房市经过春节前后短暂“小阳春”后又已走疲,量价下滑,5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骤降14%。到底谁讲的可信?笔者综合多方信息认为:“楼市回升”、“房价持续上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开发商、经纪公司、地方政府的房地产部门和房地产媒体为核心的房地产利益集团的人为做市虚炒,企图诱使人们去买涨炒房。这种虚炒的“升势”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0.
黎婧敏 《新前程》2009,(12):54-55
事件 房价 脱缰野马 谁也不会想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拯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2008年下半年对房地产全面推行救市政策之后,在天量信贷、低利率、购房入户、放开二套房、取消限外令等等利好政策下,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房价更是像脱缰野马快速飚升……  相似文献   

11.
鲁勋 《东南置业》2009,(8):44-44
“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7月29日在南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董藩博客)坚持认为,房价没有泡沫,未来仍会上涨。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任志强博客)再放豪言:“房价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将会暴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膨胀引致中央政府频繁出台调控政策,以期缓解高房价问题。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明确坚持房价调控目标不动摇。但是,由于以往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导致房价出现持续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中国楼市,政策迭出,市场风波起伏,呈现出一种“大洗盘”前夜的动荡和迷乱。2006年堪称“全民房地产年”,房地产业升温到“沸点”,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房价在跌宕起伏中屡破新高;“房奴”成为城市流行语……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房地产行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08,(4):20-20
言论纷争又起,“百日剧变”激荡;前两年房价暴涨不正常;房地产企业上市要靠女性思维;博鳌论坛对话房地产;  相似文献   

15.
三个季度白驹过隙,房价遂了房地产商的心愿,直线上涨。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谢国忠发出警告,“中国房地产泡沫有可能爆破。”《纽约时报》文章也透露出担忧,“中国的房地产繁荣已经出现了让市场非常担心其价格可能雪崩的危险局面。”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经济统计》2007,(8):42-42
“奥运会可能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真正影响房价的可能是婴儿潮,明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因此出现真正拐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05,(5):122-122
中国房地产在经历了2004年房价攀升、“8.31大限”、加息风波、金融政策紧缩、宏观调控等风雨路后,在泡沫论和崩盘说的阴影下,2004年,留给中国房地产业界的是一个变数太多的“冬天”。2005地产行业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18.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每月快评     
专家建言:将土地出让金改征为物业税;警幅房产借社保“下蛋”;潘石屹:开发商形象为何负面多?;马凯:继续完善房地产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房地产市场存在“病态”楼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一片“回落”与“泡沫”声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被看好。但是,在房地产持续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统计显示,2004年前10个月中国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尽管价格上涨有其合理因素,但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