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徐丹 《活力》2013,(12):108-108
《黑龙江电视台媒体竞争与发展研究报告》中对黑龙江电视台所有节目做了详细分析.2009年黑龙江卫视在全国竞争状态不佳,收视下滑,只有晚间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收视较好,仅就黑龙江卫视收视较好的电视剧与综艺节目而言,也存在与其他省卫视同时段同类型节目收视水平的差距。观察收视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找到《本山快乐营》与全国综艺节目先锋的差距.对症下药,不断从学习、借鉴中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深圳卫视《男左女右》的火热开播,受到了观众的追捧,引领了综艺节目的新潮流。本文以《男左女右》节目为线索,概述了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以及它以其精良的节目模式、娱乐大众的理念、台上台下互动活泼的氛围牢牢吸引住了不同的收视人群的成功之处。并从它带给我们的视听愉悦中,更多地思考同类节目发展。阐述自己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思考和认识,希望中国的电视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本论文写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是连接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方面流淌出真情,而另一方面,又在竭力抑制着真情,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心理。作为主持人,应该了解节目的要求,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感情控制能力,就有望在主持中达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境界,在综艺节目中更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支持人如何增加感情投入,培养良好的主持人直播心理品质和如何控制感情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视生活服务栏目运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大鹏 《活力》2010,(2):223-223
目前在国内外传媒业的竞争中,面对报业、互联网的咄咄态势和境外媒体的虎视眈眈,电视业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同时卫星电视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同种介质媒体之间的“眼球”争夺大战,台与台、频道与频道、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至此节目策划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可以说策划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频道或栏目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苏红丽  宁玉秋 《活力》2010,(8):334-334
综艺节目是电视文艺节目诸门类中最具生命力、最具观赏性、受众广泛、老少成宜的节目。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文艺中综合性最强的艺术样式,融声、光、画为一体从而构成立体的文艺效果,给观众以多方面的审美感受。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电视艺术形式的节目,因而有着自己独有的审美价值。无论从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还是从受众的广泛性和艺术上的可视性等等.都是其他电视艺术门类所不具有或无法企及的。  相似文献   

6.
胡刚 《活力》2012,(10):196-196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它以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综艺节目之所以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节目形态,是有其受众传播特殊性的。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综艺节目实现了对多门艺术的整合,并汲取了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点,达到了最生动的传播效果。从受众层面来说,  相似文献   

7.
1.农村现状在我国农村人口有一半之多,但农村因其村屯零星分布的特点、人才资源向城市转移及信息的滞后等原因造成了其仍处于文化娱乐的边缘,电视台虽有少数的节目在指导农技、播发一些挣钱能手的创业历程、以“二人传”为主的综艺节目、采编一些农时新闻和一些农民简单的是非处理事件等节目,但对比铺天盖地的以城市文化为主的各类综艺节目来讲却不及其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省市电视台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其寻求自救之路的过程中,主持人的本土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受众往往对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报之以相对浓厚的兴趣,而节目主持人风格的本土化则是驾驭这种优势,吸引受众的眼球,以求在媒体泛滥的今天寻求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9.
李巧辉 《活力》2012,(12):125-125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地组合。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电视样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电视综艺节目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和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及演职人员.  相似文献   

10.
沈晓峰  纪玮 《活力》2014,(3):97-97
电视节目是有时代周期性质的,大众群体所关注的节目类型在不同时期是迥异的,电视台也在不断变化新花样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无论在栏目类型和编导、创意上都要求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媒体传播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水准的综艺类节目闯入观众的视野,特别是湖南卫视的主打节目---《我是歌手》,自开播以来收视指数爆棚,引起了其他电视台和栏目的争相效仿,其节目的新颖与创新在一段时间内在业界掀起了千层浪,所以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对电视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娱乐化的电视谈话节目丰富着电视的平民化属性,而严肃性的电视谈话节目则呈现着电视的文化本性,甚至成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影响力以及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文章分析严肃性电视谈话节目的现状与未来,探讨了电视谈话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亲情不会假     
最近看一档综艺节目,这档综艺节目是一个电视台新推出的益智类节目。节目的规则很简单:由8个人各说一段话,选手可以问一些问题让说话的人回答,然后判断这段话是真是假。为了让选手更准确地判断,电视台还特地请了心理学家来帮助选手作答。  相似文献   

13.
穆超君 《活力》2012,(10):219-219
21世纪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中国的传媒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电视产业尤为如此。现在我们能收看到的电视节目的数量是以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节目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在众多频道与栏目中,如何突显自己的节目,让观众喜欢并持续关注自己的栏目、频道,就成了各电视媒体最为关注和投入最多的一个问题。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电视包装无疑是第一个重要关口。目前,电视媒体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自己的包装,可是什么样的包装才是成功的包装,如今电视媒体包装中存在着哪些误区,这些是本文的主要讨论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富港 《民营科技》2014,(8):272-272
自从湖南卫视举办《超级女声》以来,为电视媒体的策划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于是,各类选秀节目蜂拥而来。虽然各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的数量多得令人目不暇接,但是,人们发现,这些选秀节目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而且节目包装粗糙,几乎所有选秀节目都沿袭着同样的经营模式。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对传统电视媒体构成了巨大挑战,如何使电视媒体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并获得较好的发展。是摆在电视活动策划者面前的一道课题。只有通过创新思路,同网络媒体展开有效互动,才是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一条坦途。  相似文献   

15.
5年前,随便问一个人什么媒体的广告效应最好?答案总是众口一词:电视。的确,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电视凭借影音效果和直击性总是占领着人们的眼球,在广告市场上称霸。  相似文献   

16.
5年前,随便问一个人什么媒体的广告效应最好?答案总是众口一词:电视。的确,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电视凭借影音效果和直击性总是占领着人们的眼球,在广告市场上称霸。  相似文献   

17.
陈宇 《活力》2010,(2):220-222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分析台湾的娱乐节目优点、劣势。为什么这些成功的娱乐节目不能复制到大陆?一个节目它所承载的不单只是节目本身所涉及的内容,还有这个文化氛围、社会氛围对于它的影响和接受,这才是它能否成功的根本源头。本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台湾文化中的“台湾人”作为研究出发点,以《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等节目为例,分析台湾综艺节目中的“台湾人”,并分析该节目在台湾成功的原因,探讨大陆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程翠薇 《活力》2011,(6):233-233
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数十家电视台的几十个电视频道,观众在选择节目时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如何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栏目,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吸引观众的眼球并锁定频道呢?精良的创意包装就给电视节目、乃至整个频道带来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万韬  王莹 《活力》2013,(2):81-81
半个世纪前.电视节目开始走进中国百姓的家门。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逐渐迈人激烈竞争的商业时代。相对于20年前。如今的传播媒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节目选择权掌控在受众手中,他们可以从多个频道中切换;交互性更强的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新兴媒体,让受众有了新的途径获取信息或者娱乐。在此情况下,电视节目是否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强电视节目的传播效率成为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王丽 《活力》2010,(8):287-287
随着电视媒体的强势传播.各色主持人的大量出现.如何使自己主持的节目火起来,让观众锁定自己主持的节目,笔者认为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在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