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彦华 《活力》2013,(4):179-179
在当前国内外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刊已进入“速读时代”、“眼球时代”。谁能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谁就抓住了市场.谁就抓住了受众.谁就能在新闻大战中独占鳌头、占据优势地位。报刊编辑作为完整组织报刊一系列出版流程的核心人物。对于报纸的生死存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编辑的策划和加工能力水准,是新闻报道走向纵浓深发展的一个标志,直接关系到能否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编辑一个好的“点子”,好的策划将为一篇新闻作品锦上添花,将博得受众的眼球经济。在此,仅就这一方面作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崔静 《活力》2013,(9):59-59
在生存竞争和利益竞争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注重“营销策划”;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力争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从而获得最大的汇报。如果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没有深刻把握事件的价值内涵,报道出来的东西还是没有任何影响力,难以让读者接受,这样就削弱了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晓红 《活力》2011,(11):218-218
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播……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快速变化.阅读兴趣开始下降。一张报纸要想始终吸引读者的眼球.好的策划自然便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杀手锏”。与此同时.策划能力更成为报纸编辑所应具备的“硬功夫”之一。关于编辑的业务素质。过去一直仅仅理解为“六会”:会选稿、会改稿、会拟制标题、会组版、会画版、会校对。而今,策划意识和策划水平已成为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并成为衡量一个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一个编辑,如果不会动脑子、想点子。就不能给读者以更新、更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学做一个有“脑子”的编辑。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纸质书报面临很大冲击和挑战,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对报纸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掌握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报纸是大众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捉住读者眼球,运用网络平台的营销方式,使报刊编辑工作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促进报刊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明川 《活力》2012,(8):202-202
受到电视和网络传媒的冲击,纸质媒体尤其是地方报的市场空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看你的报纸能否抓住读者眼球。这不仅需要好稿件,更重要的是编辑团队要善于激活报纸的版面语言。一个设计精美、搭配合理、图文并茂、风格独特的版面,能迅速吸引读者,让读者瞬间领会到编辑的思想。换句话说,你的报纸版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让读者看着悦目。读着有味儿、过瘾,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想知道、该知道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于振东 《活力》2010,(6):254-254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图片信息日益渴求和苛求,对于报纸这种传统的平面媒体来说,图片和版面既是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先决条件。如何通过版面编排来突出报纸的个性,如何通过视觉语言的主体——摄影图片和插图等演绎明晰易懂的编辑思想就成为版面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董彤 《活力》2011,(11):222-222
面对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份地方报纸办好时事新闻.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如何抓住百姓的眼球,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使其成为报纸长期稳定的读者.这已成为报纸编辑工作上追求目标。可以说,时事新闻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但时事新闻主要以新华社等主流渠道上传的电讯稿为主。编辑选用的时事新闻只能在第二天见报,而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却可以将这些消息即时播出。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地方报纸见报的消息,读者大多已看过或听过,这些新闻或已成为旧闻。  相似文献   

8.
高鹤 《科技与企业》2014,(3):200-200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网络的基本普及、生活节奏日益快速化,人们希望通过最快捷的方法来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而知道都发生了什么,这就导致了新闻媒介之间的新闻争夺战。随着竞争的产生,也使得新闻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的眼球,必须进行创新来提高行业竞争力,这就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就现在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电视新闻编辑怎样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一个小小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陈洋 《活力》2012,(4):60-60
读者看报.通常很少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一般都会有所取舍。这就需要在新闻中运用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令文章增加可读性,吸引眼球;同时,一个独具匠心、安排得体、特点鲜明、图文并茂的版面,又可以让读者一口气把报纸看下去。这里.文学手法与版面语言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读者在拿起报纸的瞬间,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读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柴秀荣 《活力》2010,(14):152-152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编辑已不单单局限于贯有的“六会”:会选稿、会改稿、会拟制标题、会组版、会画版、会校对。在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后,根据报纸的定位思想,积极开展相关内容策划:让报纸更加贴近读者,增强可读性、参与性,已是新时期对编辑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编辑,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需求.立足本职,转变思想,在内容策划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王丽娜 《活力》2012,(2):132-132
一、卫生类报纸把好质量关是关键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因此卫生类报纸成了报纸传媒业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发行量日渐攀升,成为了读者的新宠,这类报纸对健康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服务性很强.其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物流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就我国目前物流客户的需求来看,能够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企业如果想要不断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就要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流营销策略。本文在对物流客户需求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如何提高物流客户满意度,来为今后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邓晓燕 《新前程》2007,(12):1-1
“原来可以这样活!”当一个编辑脱口而出这句话时,“就是它。”编辑们都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是编辑部在讨论本期特别策划时的一个情景。这期特别策划在讨论“在似乎被定义了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下,人们该如何创造性地生活,发挥自己最大的社会价值。”这样一个话题。当时,编辑部在思考,做这个话题,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我们想要告诉读者的,这句话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冯羽 《活力》2009,(5):47-47
在“读图时代”和数码图像时代的今天,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传媒中的“看”比起“读”来就要直观轻松得多了。文字记者把新闻稿件的“可读性”作为新闻写作的研究课题。那么,新闻摄影记者就要把新闻图片的“可视性”作为提高质量的切入口。报纸上的新闻照片有它自身的优势,它在传递新闻信息中,能够把许多重大而复杂的题材浓缩在一幅画面上,以真实,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电视新闻的迅速发展,使报纸上的新闻照片面临着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服务的专门化,信息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哪个企业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处理和反馈信息,哪个企业就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魏莹 《活力》2011,(12):270-270
曾经有人说.“报纸如果能被读者收藏,而不是看一眼就丢掉,便是一份成功的报纸。”细细分析一下,报纸之所以能被读者收藏.是因为报纸有用。报纸有用,是因为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有用,信息的有用性主要是通过报纸的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报纸要赢得市场,首先必须赢得读者.让报纸成为读者生活、办事的指南。既满足读者的“知情欲”,同时还能激发...  相似文献   

17.
刘艳 《活力》2011,(20):110-1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媒体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的传播者为了吸引更多新闻接受者的眼球。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电视的收视率,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在新闻报道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趣味性新闻与新闻的趣味性。因为,这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行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目前高校对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晗 《活力》2014,(2):114-114
关于报纸上刊发的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究竟作用如何?怎样在报纸上更好地运用新闻图片?时代不同认识和说法也不同。 在新中国的报业发展史上,有过“文图并茂”之说,有过“文图并重”之说,近些年又出现了“读图时代”之说。 报纸进入“读图时代”,是当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基本含义就是--报纸应该增加新闻图片的比重,读图比读字更直接,更鲜明,更省时,更有美感。有专家说,“读图时代”到来的突出标志,就是图片报道需求量迅速增加。这种市场需求的巨大力量必然使采编格局向图片报道适度倾斜,让图片作为报纸的“卖点”来进一步吸引读者,从而吸引和抢占读者的眼球。近20余年来,许多晚报类报纸在大图片,整组图片,整版图片的使用中,进行了大胆尝试,着实使报纸面貌大为改观,不仅使报纸更加好看,吸引读者眼球,而且图片因为常常在报纸中起到主导作用,还大大增强了晚报类报纸卖点,使晚报类报纸发行量一路飙升,让正统的党报发行量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梁可心 《活力》2010,(6):216-216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为吸引繁忙的高品位读者的眼球,面对越来越多新媒体的竞争和冲击,很多报纸都或多或少地走上了杂志化“路线”。业界对此反响强烈,很多人持反对态度。笔者认为,“报纸杂志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只要其不失报纸特色和报纸新闻性,形式上适当杂志化,更便于吸引读者阅读,更能体现新闻中心。易于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