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金霞 《黑河学刊》2012,(2):145-146
80后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能否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到大学生能否以愉快的心情度过整个大学生活。本文从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表现类型和产生后果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薛丽丽 《理论观察》2013,(7):146-147
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关键和起点。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中,除了大学生共有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外,医学生还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本文通过浅析影响医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不良心理状态表现.提出正确处理宿舍关系应坚持的四个原则以及通过建立正面自我意识来重建宿舍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容,探讨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要建立友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加强学风建设;注重环境卫生养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宿舍关系的途径。认为儒家内省作为一种干预、影响及完善人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修养的高度自觉性,通过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来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月娥 《发展》2011,(10):162-163
“90后”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出生的青少年。“90后”大学生是指2008年左右进入各高校的大学生。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加强和改进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重要标尺。作为大学生最为集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宿舍无疑是大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阵地,但也常常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危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7.
冯泉清 《魅力中国》2014,(11):138-138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内度过的,可以说宿舍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小家庭中舍友之间的互动来往既频繁又紧密,每个人都受到了宿舍内成员间人际关系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性格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每个人对舍友的人际作用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以高校宿舍为平台,以舍友间人际关系为出发点,探析宿舍内舍友间关系失调、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相关策略。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内度过的,可以说宿舍是大学生大学期间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小家庭中舍友之间的互动来往既频繁又紧密,每个人都受到了宿舍内成员间人际关系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性格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每个人对舍友的人际作用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以高校宿舍为平台,以舍友间人际关系为出发点,探析宿舍内舍友间关系失调、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转型期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80年代相比,呈现日益紧张甚至恶化的趋势,与一直以来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交往原则相背离。因此加强当今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一、当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80年代的差异状况(一)对待他人的态度不同1.当代部分大学生妒忌、猜疑他人。在当今高校,有些学生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  相似文献   

9.
试析高校中的“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华莉  沙文  王陶 《黑河学刊》2009,(2):122-123,125
“80后”和“90后”是被社会普遍议论的两代群体。当前大学校园里,“80后”已逐步成长为辅导员队伍的生力军,而他们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要认真比较“80后”群体独立、自我和“90后”群体主动、现实的特征,分析“80后”辅导员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指出“80后”辅导员需要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有着自我的个性和时代的烙印,他们具有鲜明的代际特色,也具有不同的入党动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90后”大学生党员发挥其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可以从“读好书”、“把好关”、“用好人”、“建好网”、“辅好导”、“组好队”等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褚瑞 《魅力中国》2014,(27):160-160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商品经济时代的学生思想观念复杂。“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传统的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进行,文章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宿舍社区化,学生导师制两个学习和生活互补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密切程度是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女生宿舍关系敏感、易变,极易引发不良行为,且不良人际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不仅对女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也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有必要分析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因素,保障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学习,并对其生活环境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小宣 《魅力中国》2014,(2):398-398
90后是指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人,独生子女是他们的主体。随着90后学生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也烙上了这群“新新人类”的特殊印记。只有准确把握住这代大学生的特点,才能与时俱进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以指导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更有效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付晓璐 《魅力中国》2011,(8):183-183
2008年以后“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就像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一样备受关注,人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弱化倾向。客观而公正的分析责任意识弱化的表现,挖掘这些表现的深层原因,从而为高校培养“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对策,并配合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来重塑“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杨丽钦 《魅力中国》2013,(32):170-170
文章以案例的形式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一比”的存在原因,以及如何解“忧”的建议,目的是引起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使大学生在和睦的高校校园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人们在婚恋观的价值衡量与判断等方面在此种变换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形成了许多关于婚恋行为方面上很多问题。当代“90后”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定群体,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新血液”他们的婚恋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层了解分析他们的婚恋观问题不仅仅能反映出当下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取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出我国未来社会的婚姻家庭状况。由此,探讨当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还具有一定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新生入学教育应克服传统入学教育的缺陷,将入学教育课程化,建立包括校史和校园文化教育、制度教育、学习目的和方法教育、专业导航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国防观念教育、安全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10个模块,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由于转型期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80年代相比,呈现日益紧张甚至恶化的趋势,与一直以来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交往原则相背离。  相似文献   

19.
曹乐 《西部大开发》2009,(11):88-88
近几年,90后已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但随之而来的未婚同居,未婚先孕趋势已在90后有飙涨的趋势,因此出现了“先性后爱”的现象。导致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学校、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既有他们本身的原因,也有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研究主要从求学经历、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索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