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伊明 《发展》2004,(2):56-57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农地产权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被分解为三种权利:集体拥有的所有权、农民拥有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让农业产业化活起来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素涛 《北方经济》2012,(15):76-77
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冲击着传统农业土地制度,催生农村土地流转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在城市近郊主要是指前者,远离城镇的主要是指后者。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即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按照市场交换原则,转让土地使用权,保留承包权的经济行为。东莞市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的经济走廊,土地流转模式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研究其土地流转模式对其他地区发展可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在其权利存续期间,依法将其享有使用权的土地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拍卖等方式,进行合理流动,以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它的前提是农村土地使用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  相似文献   

5.
杨柳 《改革与开放》2009,(12):18-19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包括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属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原承包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新的承包入。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5条的规定.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  相似文献   

6.
刘铁铮 《魅力中国》2010,(13):29-30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本文通过笔者对我国现行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相关法律研读与考察,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试图探究该权利制度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也称“农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农民宅基地及房屋的流转。之所以称之谓流转,是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相对应而言的,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性质.不能直接交易。与“交易”相比,“流转”是有限制条件的。在某种意义上,农村土地使用权不能直接交易,只能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限制性的流转。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记 《特区经济》2010,(2):171-173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土地承包户依法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针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当积极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措施,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在强调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始终允许和鼓励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但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是土地的承包关系必须稳定,农户是决定是否转让经营的主体。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有所加快,但农民自发流转一直相对还较慢。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冲动,担当了积极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经营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1 土地流转概况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土地流转是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构建的困局与破解——基于理性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鼓励农户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选择。然而从理性人的角度,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存在着低收益、高成本、高风险、利益复杂性等问题,这无疑阻碍着农地流转双方进入市场的积极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地流转市场的缺陷,构建了农地流转市场的模式,提出了运行机制。最后,重点提出了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破解农村土地流转困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户众多,但经营农地分散、规模小,不利于现代农业开发和农民增收.盘活我国农户农地资源,采取财政、税收、融资、投资等支持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经营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农地破碎、集约利用率低等问题.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急需创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则再次强调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给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开辟了新的途径,指出了新的方向,拓宽了土地流转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晓红 《特区经济》2010,(10):159-160
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因的基础上,总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稳定现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如何引导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文章在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义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之上,重点提出并阐述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特点,深刻阐述了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功能与变动空间,详细分析了目前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流转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不同决定其法律关系存在差异性,本文结合课题小组对河南省广大农村的调查,主要从农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抵押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流转中法律关系运行所引发的争议纠纷,从立法、司法等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机制,以期对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序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西部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及价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燕 《老区建设》2013,(10):18-21
通对江西若干个县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有农户与农户、农户与种粮大户、"公司+农户"、农户入股土地合作社四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则以转包和出租为主,且存在地区差异,整体价格偏低。根据对四种流转方式及价格的分析,笔者认为,扶持种粮大户、发展公司+农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辅以确权于民、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与向农民投资等措施,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