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赵剑 《魅力中国》2011,(7):58-58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朗读,朗读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在我们的现行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江红霞 《魅力中国》2011,(21):399-399
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指导学生丰富的形象,积极的思维等都是创额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栾首艳 《魅力中国》2014,(25):212-21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不尽人意。本文着手于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重点剖析了写作教学的凹凸点,立足于课堂训练的实效之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写作创新教学的思路与改进措施,精简提要,方法得当,互练共进。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海霞 《魅力中国》2013,(17):159-159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小萍 《魅力中国》2013,(19):186-18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作文的批改,以及学生作文的自改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好自己的作文呢?笔者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发。  相似文献   

7.
刘玉凤 《魅力中国》2013,(32):140-140
我作为一名20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深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苦于作文,烦于写作,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马蛟 《魅力中国》2014,(7):152-15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几项基本能力。其中读、听是输入,是吸收;说、写是输出,是表达。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受习惯势力和对应考试的影响,读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书读不好也影响其他能力的提高。所以近年来,我们根据《课标》要求,课堂上避免“繁琐提问”和“过细讲解”,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很受师生欢迎。具体是: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听、说、读、写等重要的方面,而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朗读训练有一定的限度,为了最大化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朗读,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在学生的语文早自习上多下功夫。采用多种方法既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又可以有效的进行新课的预习和复习。  相似文献   

10.
刘新桥 《魅力中国》2010,(36):119-119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四种基本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牢“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途径和培养策略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陈举 《魅力中国》2013,(20):144-144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范读、讲解、板书、教态等是一种教学的内功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其美感作用 ,使听、说、读、写在美的旋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使之具有较高的审美观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郑德秀 《魅力中国》2009,(15):145-1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提出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加强小学语文中的教学互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兰 《老区建设》2009,(10):63-64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具有层次性、审美性、共鸣性、渗透性等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课外阅读、教师影响等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郑丽嫔 《魅力中国》2013,(32):248-248
“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又通过感悟来促进朗读。  相似文献   

16.
韩亮 《魅力中国》2013,(19):183-184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阅读教学日益成为语文教师案头的重要课题。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渴望越来越大,那么阅读在教学中就呈现出了主体地位。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十多年,就阅读教学,下面浅谈我个人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秋红 《魅力中国》2013,(10):140-140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为避免教学的脱节,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适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因此,可以总结性的说: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一种工具.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董畅 《东宇经纬》2000,(6):30-30
语教学是个总的概念,它包括很多内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统称语能力训练。“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吸收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我以为语教学要想真正获得大面积丰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素质,首先应强调读。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能读千赋,  相似文献   

20.
王轶武 《魅力中国》2010,(7X):307-30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