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超出物质的需求;旅游正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主要手段之一,甚至周末短程出游放松的休闲概念已渐渐脱离出旅游的范畴,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2.
张铁 《魅力中国》2014,(22):273-27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水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大量排放,给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快对水污染的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着良好的空间和环境,而且为游憩者提供了很多娱乐设施,因此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城市公园是特殊的旅游目的地,它不仅为游客带来旅游经历,同时也调节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发展好城市公园对休闲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大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城市公园的发展也不够尽善尽美,要想科学地发展城市公园,就必须研究游憩者行为,深入挖掘和大力提升其休闲功能,推动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与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柳青 《特区经济》2011,(8):140-142
游憩空间就其起源上说,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因而,城市及其近郊为主导的城市游憩空间在游憩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空间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成都市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空间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成都市居民游憩场所选择及活动空间特征,针对目前成都市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京为例,从休闲效益视角出发,在资源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对居民城市森林游憩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南京城市森林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但开发力度不足,森林公园类游憩产品的整体宣传与推广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南京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活动涉入度较高,较为关注森林公园的游憩品质,但对游憩活动的休闲效益认知尚不全面。因此,南京应从资源保护、宣传推广、科普教育、设施服务等方面入手,打造生态性、创意型游憩产品,以满足居民游憩需求,实现城市森林公园的多元休闲效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视角下的旅游城市游憩空间整合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游憩空间是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旅游城市的游憩空间在建设中存在游憩空间分布不均、游憩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需要从游憩者、游憩资源、游憩服务与设施这三个游憩空间构成要素对旅游城市游憩空间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7.
侯文静 《中国经贸》2009,(18):239-239
随着新兴旅游方式的不断增加与游憩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仅对活动的参与性增强,而且渴望在旅游中进行娱乐并获取知识。因此环境解说成为旅游者(游憩者)理解、欣赏环境和遗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城郊野游憩逐渐在我国各级城市流行并开始向规模化发展。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且主要以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主。本次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样本,共回收有效问卷902份,对中小城市居民环城郊野游憩基本特征、游憩需求、游憩地点、游憩场所、游憩活动及障碍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检验分析不同时间和区域条件下被调查者的环城郊野游憩地点偏好,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对游憩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中小城市居民环城郊野游憩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工业的发展,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利影响,促进了人们对绿色景观生态功能的认识.利用城市绿地系统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随之产生的现代休闲公园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对于休闲公园研究的深入更加有利于其发展.本文以新民市湖滨公园为例,对现代休闲公园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忠 《天津经济》2005,(4):24-29
第三产业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城市综合功能的集中体现。从20世纪中叶起,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全球主要产业。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温泉旅游以治疗疾病、康体养生为目的,在我国表现为疗养院的形式,但随着国民旅游的兴起,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单纯的温泉康体旅游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温泉旅游在健康功能的基础上,开始朝向休闲、游憩转化。但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物质程度,社会的进步更趋向于人文关怀,这对LRT也赋予新的内涵,而温泉是LRT的综合体现,所以传统的温泉旅游也体现向LRT转化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孔蕃翀 《魅力中国》2011,(20):350-350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类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矿物燃料被大量使用,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这就使得市区温度升高,环境恶化。所以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城市建设中对于建筑屋面绿化的需求日益显现。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屋面绿化的形式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袁怡婷 《中国经贸》2011,(18):102-103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的东北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在一些老上海眼中,杨浦工业区的记忆依旧清晰可见,但是随着“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建设的开展,杨浦已然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亮点。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实地勘测等方法,对杨浦区的游憩者进行了调研,希望调查结论能为五角场、新江湾城打造城市RBD提供科学依据,为杨浦区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娱乐消费行为的变化,城市游憩功能在不断地健全和发展。文章在深入研究此变化的基础上,引入同心圆结构模型和一阶自回归模型来研究居民休闲娱乐消费行为对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消费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得到游憩商业区(RBD)消费空间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变化后,会形成一个稳定娱乐消费节点构成的ADHOC网络。  相似文献   

15.
国内对城市森林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森林概念被引入之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城市森林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在介绍了城市森林研究概况后,文章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在城市森林的发展历程、城市森林基本理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及管理、城市森林功能及效益等研究情况,认为未来在城市森林的具体界定标准、经营管理系统、功能认知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城市森林功能研究中,游憩功能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肖岚 《天津经济》2023,(11):26-30
环城游憩带是大众旅游需求进程化与城市空间布局有序化的必然产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与优化.以天津 1978-2021 年各环城游憩地面板数据为基础,在环城游憩地分类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GIS技术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形成机制,认为资源驱动机制、市场供需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是天津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问卷等形式对南京居民闲暇时间的城市综合体游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游憩行为受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城市综合体距离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游憩偏好受到游憩者社会经济属性的制约;游憩者收入与游憩花费呈正相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城市综合体游憩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是当今国内各古城发展旅游经济的重点之一。游憩商业区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和功能空间,其内部功能与城市整体功能性质有着较大联系。开封市作为八朝古都,核心风貌保护区内拥有大量文化旅游资源,而围绕文化资源形成的游憩商业区不胜枚举。本文以文化旅游为出发点,以历史空间重构为手段,以提高游憩商业区吸引力为目标,结合古城历史空间的要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举例开封市古城区,以期对国内众多古城游憩商业区的历史空间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时下,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攻关阶段”,这是改革以来最棘手的问题,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国有工业企业赢亏二分天下,企业亏损问题已超过了经济范畴,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探讨解决这十问题的办法时。笔者试图避开人们已说得较多的机制、自主权、管理、负担等问题,单刀直入谈产品,  相似文献   

20.
赵越莉 《上海经济》2006,(11):46-48
老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一张名片,近二十多年来,上海城市建设超常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形成了特有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城市部分历史悠久的街区其功能已慢慢退化,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